華僑城A這幾日,高管減持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公司董秘關山以“個人財務安排”為由,計劃減持7.74萬股,以最新股價來看,套現金額不過60萬元。但考慮到此前公司高管有多次“忽悠式減持”之嫌,公司股東認為此舉“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
股價嚴重破淨,減持預告又來了
按照5月31日收盤價8.34元測算,此次關山擬減持的股份金額近60萬元,數目並不算大,股東為何反應如此激烈?記者瞭解到,就在關山丟擲此則減持公告前,華僑城A的K線已是“8連陰”,公司最新每股淨資產為9.54元,股價已經嚴重破淨。“公司一直強調價值在二級市場上被低估,既然低估,董秘又為何在大幅跌破淨資產的價位公告減持,一年幾百萬的收入,還差這幾十萬做‘財務安排’嗎?”有股東質疑。
事實上,根據投資者的統計,華僑城減持“三劍客”——公司總裁王曉雯、副董事長姚軍、董秘關山自2017年11月27日將近4年時間,輪番釋出了18條有關減持的公告,合計減持112萬股,減持收益1067萬,而同期華僑城A市值損失27.9億,減持收益與市值損失的比例是0.0038%,即高管每減持1元給股東帶來的市值損失為2.6萬元。其中董秘減持14萬股,減持收益119萬,而其最近4年從公司獲取的薪酬是1127萬,減持收益佔薪酬比例是10.5%,靠減持改善生活的作用並不大。
說減持又不減,鬧啥呢
公開資料顯示,華僑城於2019年5月18日披露,關山計劃自2019年6月11日起的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3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01%。然而半年之後的2019年12月9日華僑城A公佈,關山減持股份相應計劃實施時間已屆滿,但相應股份減持計劃無實施。
無獨有偶。華僑城A又於2019年12月21日披露,王曉雯、關山同時計劃自2020年1月14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分別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9.6萬、10.32萬股。彼時,減持股份計劃期屆滿,但王曉雯、關山均未實施減持。
如此戲碼接踵上演。就在去年8月1日,華僑城A再度公告,王曉雯計劃自2020年8月25日起的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9.6萬股。不過,2021年2月24日,公司公告王曉雯股份減持計劃未實施。
特別巧合的是,每一次減持計劃公告日期,都是華僑城股價位於低谷期。諸多股東懷疑,公司高管如此反反覆覆,是否存在利用訊息聯合利益集團不當獲利,或者為了公司低位回購用於股權激勵的籌碼,而故意做空股價?
去年3月20日,華僑城A曾表示,擬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用於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每股回購價格不超過8元,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19.69億元。截至2021年3月20日,公司股份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總計斥資10.41億元。
在5月14日最新機構調研紀要中,公司也披露新一輪股權激勵計劃將覆蓋公司總部及下屬企業關鍵管理骨幹和核心業務人員,具體方案尚在制定中。對此,有股東建議,公司股權激勵授予價格不應低於每股淨資產,否則相當於變相給管理層輸送利益,起不到激勵之實。
連發利好,挽回人心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華僑城A營業總收入818.68億元,同比增長36.39%; 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26.85億元,同比增長2.8%。受益於地產結算和文旅業務的雙雙復甦,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5.5億元,同比上漲25.4%; 實現歸母淨利9.0億元,同比上漲7.5%。
但從二級市場來看,華僑城A股價長期低迷,高管減持不止被指原因之一。昨日記者撥打公司證券部電話,無人接聽。對於外界質疑,華僑城此前透過互動平臺回應高管堅定看好公司發展,減持計劃是基於個人財務安排。公司重視市值管理工作,將持續從強化旅遊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維持健康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等多方面出發,以期實現與公司價值相匹配的市值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心不穩”之際,6月2日華僑城A公佈2020年年度分紅實施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32.15億元。公司同時稱,已斥資85億元拿下蘇州的三個地塊。受此影響,昨日華僑城A上揚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