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券商連跌9個月:春天何時才會來?

由 公羊易綠 釋出於 財經

1

2018年底以來,券商板塊的大行情只有2波,一波是2019年2月,另一波是2020年7月。尤其是去年7月9日創下5年新高之後,券商接連9個月下跌,累計跌幅高達22%,把投資者折騰夠了!

具體到個股,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期間,49家券商只有3家保持正收益,其中有2家次新股(國聯、中金),另外一家是東財(小漲5%),其餘46家回報率均告負。其中,4家(中銀、光大、紅塔、南京)跌幅超40%,15家跌幅超30%,37家跌幅超20%。

尤為誇張的是中信建投,作為A股第二大龍頭券商,去年8月高點回撤幅度高達45%,8個月市值蒸發超2100億元,現在總市值也僅為2500億。

去年7月那一波,市場上有多少聲音說大牛市來了。機構、大V、專家們高呼:這次牛市只要您想下車撒泡尿,您就會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甩下,因為這是一趟高鐵。

從後視鏡看,券商也就大漲了10多個交易日,接著就是連綿9個月的下跌。這還真應驗了那句話:於是我沒下車,尿在了褲子上,開始有些暖,沒多久後就有些涼,現在是悽悽慘慘慼戚……

這一波大跌行情,主要跌幅是今年1月13日後才貢獻的。恰巧的是,去年四季度機構們才剛剛完成清倉式大減持。

據Choice統計,機構四季度末持倉券商市值僅為591億,較三季度末劇減1.9萬億,降幅超過95%,持倉股數降幅更是高達97%。除了剛上市的中金公司,其餘券商均遭到機構們的全線減持。

去年四季度,大盤指數還在向上衝,還有很多機構們大喊牛市,但身體上卻很誠實,用清倉式的拋盤表達了對於未來行情的態度。誰承受了這一波券商的大跌!你說,還有誰呢……

2

券商是大牛市的旗手,過去20來年的歷史,沒有那一次缺席過。為什麼券商會萎靡下跌9個月,因為去年7月專家口中的大牛市並沒有出現,市場被證偽了,怎麼漲上去的,就會怎麼跌下來。

從去年7月10日統計至今,滬指僅漲0.94%,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僅漲2%。雖然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初,大盤來了一波行情,但卻是極少數藍籌的狂歡,漲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大熊市。年後,白馬抱團股還了回去,多數個股最深跌幅高達30-40%。

這9個月時間,是標準的猴市!期間,一共有2837家上市公司出現下跌,佔比滬深兩市總數量的67%,跌幅超過20%,佔比55%,跌幅超過30%,佔比39.4%。另一邊,股價實現上漲的佔比33%,漲幅超10%,佔比23.3%,漲幅超20%,僅佔17%。

過去9個月,指數微漲,但有55%的個股大跌超過20%!這樣的行情背景下,兩市成交額逐步下臺階。去年7月行情好的時候,每日成交額高達1.7萬億,而當前成交僅僅6000-7000億。成交少,券商業績會很受傷,畢竟多數券商經紀業務所佔比例超過50%。

金融市場交易的是預期。成交不活躍,券商表現低迷,往往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沒有大行情,或者說是牛市。因為券商是大行情的急先鋒,沒有那一次會缺席。我們看看券商指數和上證指數在過去的表現就知道了,基本都是一對孿生兄弟。

那麼,券商整整跌了9個月了,春天什麼時候才會來?在我看來,2021年機會不大,因為今年不會有大的行情。

貨幣流動性方面,2月份M2同比增長10.1%,重回兩位數增長,超出預期的9.4%。此外,中國國債收益率在2月、3月也同樣出現震盪下行行情。但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要寬鬆,大方向是貨幣政策要收緊,貨幣增速將與GDP+CPI之和匹配,即9%的M2增速是合宜的。

2月、3月會呈現偏寬鬆的狀態,背後則源於同期財政支出大幅增加、政府淨融資規模有限。但這一狀況在4、5月會發生較大變化。二季度整體流動性相較於一季度會邊際緊一些的,M2增速也有望再次回落到個位數增長。我們也可以大致推測,全年流動性也不會很寬裕,畢竟貨幣政策還是會轉彎,只不過不會那麼急。

宏觀基本面,則依舊保持復甦態勢。據統計局披露,3月份製造業PMI高達51.9%,環比2月提升1.3個百分點,略超市場預期,可見製造業景氣度有所回升。受到春節就地過年政策影響,今年復產復工節奏要更快,加之2月基數偏低,3月PMI資料表現亮眼。不過生產經營活動預期PMI指數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說明覆蘇過程仍然存在壓力。

全年來看,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6%以上,比市場此前預期全年的9%,整整少了3%。其實,這已經定調了全年的經濟增長,會繼續修復,但力度並沒有那麼強。

綜合流動性和基本面大方向來看,A股今年如同2019、2020年的大行情恐怕還是不要想了,大機率是保持震盪行情為主,因為缺乏大漲的邏輯支撐。

那麼,券商的大春天究竟什麼時候來?

“房住不炒”是樓市的定海神針,讓樓市迴歸居住屬性是大勢所趨。未來,樓市沒有什麼大的投資機會了,大量的熱錢也就不會在流進去了。

另外,前些年很火熱的P2P理財渠道被完全封死,銀行理財打破剛兌,債市收益率不高還有機率會踩雷,老百姓的投資渠道似乎並不多,剩下的大類也就只有股市了。並且,這隻有股市能裝下市場如此龐大的投資需求。

2019年11月,易會滿刊文稱,我國人均GDP即將突破1萬美元大關,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是新時代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使命。

其實,這已經點名了未來的投資大方向。並且,A股制度改革的步伐已經進入深水區,資本市場日趨成熟,心心念的長牛不會太遠,只不過不是現在,不會是今年。

3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未來有一波大行情,亦或是牛市啟動,券商板塊究竟要怎麼投?

配置行業ETF+龍頭,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組合。

這一波下跌,券商ETF累計跌幅達到22%,僅有16家券商跌幅小於22%(刨除2家次新股)。然而,一旦上漲起來,券商ETF也毫無示弱,去年6月18日—去年7月9日,券商ETF累計漲幅46%,排名49家券商第17名。

一波下殺行情下來,券商ETF不會跌太多,但漲起來也不會太弱。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券商ETF或許是抓住一波大行情的主要手段。

個股呢,龍頭券商東財、中信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之一。因為恆者恆強的格局在券商行業也演繹的淋漓盡致,不管是經紀業務,還是投行為業務,頭部集中度越來越高。

其中,東財自2010年上市以來,股價十年漲了31倍,可謂是十足的大牛股。不管是2007年、2015年的大行情,還是階段性行情,東財的反彈空間和穩定性,要好於多數券商的表現。這一波大跌之下,拋除2家次新股,唯有東財才保持5%的正回報率。

坐擁東財APP+天天基金網,兩大資料流量站,經紀業務比較強,且具較強的網際網路思維,其盈利能力(ROE)比其他大多券商要好得多。這也是東財長期股價表現良好的重要因素。

還有,如果你對未來行情拿捏不準,我還告訴你一個方法,看整體券商估值——PB,注意不是PE。

一旦PB低於1.6或1.56(機會值)的時候,就值得關注機會的出現,可以入局一部分,等風來。按照歷史經驗開看,一旦觸及機會值,反彈的機率會比較大。

當前,券商指數PB為1.78倍,位於歷年來中位數附近,並沒有出現極為低估的情況。如果單從估值考慮,這個位置一般般。最後記得,券商投資一般只有波段機會,不會有長期買入躺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