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年遍是一波新基金髮行的“大戲”,爆款基金層出不窮,更有基金單日募集金額創歷史記錄。
1月18日,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全天募集規模超2370億元,而該基金募集上限僅為150億元,預計配售比例為6.3%,重新整理去年由鵬華匠心精選創下的1357億元認購記錄,再度創下國內公募基金髮行歷史。
另外,廣發邱璟旻、華泰柏瑞李曉西、博時基金陳鵬揚的新基金同樣銷售火爆。
多位投資機構和基金經理建議,近期大量資金湧入爆款基金,不一定可以帶來賺錢效應,基金投資的難度也在增加。投資者需對後市保持謹慎,並適當降低收益預期,在基金投資中注意做好長期投資和理性投資。明星基金經理的老基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什麼是比例配售?
當新發基金認購資金超過了募集上限時,就會觸發“比例配售”,為了公平起見,基金公司會按照募集規模上限金額和認購總金額的比例,將新基金分配給投資者,這就是基金的比例配售。
並不是所有新基金都會設定募集上限。對於基金來說,規模過大並不是一件好事兒,因為“船大難掉頭”,尤其對於新基金來說,規模太大往往意味著建倉成本更高、建倉時間更長,甚至可能會延誤最好的建倉時機。
出於這種考慮,基金在發行前就會設定一個基金髮行規模上限。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權益基金身上,比如明星基金經理發行、或者符合市場熱點方向的新基金等。
那麼配售比例怎麼算呢?
配售比例=基金限定發售的規模/募集期內有效認購申請總金額100%
知道了配售比例,就可以算出投資者自己最終確認買了多少基金,也就是募集期內提交的有效認購申請金額配售的比例。
比如說,新基金A的發售規模上限是20億元,但是最後投資者認購總金額達到了40億元,啟動了比例配售,配售比例就是20億元/40億元*100%=50%。如果在基金髮行時認購了10萬元,那麼最終獲得的認購金額為10萬元50%=5萬元。
在基金比例配售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分配情況,叫做“末日比例配售”。“末日”指的就是基金募集期的最後一天。和一般的比例配售一樣,末日比例配售也是為了控制基金髮行規模而採用的一種配售方案,但只針對募集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說,基金募集期內末日前的有效認購申請會全額確認,只對募集期的最後一天的有效認購申請,根據剩餘額度再予以比例配售。
所以基金比例配售的好處是,投資者在認購“爆款”新基金時不用排隊,不會出現因為在最後時間買而買不到的情況。
那麼,投資者如何知道自己最終認購了多少基金?沒有確認的那部分資金又怎麼辦呢?一般來說,基金公司在發行結束後會釋出公告,是否啟動比例配售、以及具體配售比例均以公告為準。投資者未確認部分的認購金額將會在募集期結束退還給到投資者,一般基金公司會在認購期最後一天之後的3個工作日把沒有確認的資金退給第三方銷售平臺,再退還給投資者,具體退還到賬時間以通知為準。
退回的錢買什麼?
新基金銷售火爆,面對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6.3%的配售比例,很多投資者表示“買了個寂寞”。那麼退回來的錢還能買什麼?
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有兩大吸引力,一是它的基金公司易方達是基金業的標杆性公司,名聲在外;二是明星基金經理馮波,他是易方達基金副總裁、研究部總經理,擁有逾19年基金從業經驗,14年投研經驗,在公募基金投資年限10年以上,且年化回報15%以上的“雙十”基金經理。靠著這兩塊金字招牌,再加上市場上充沛的資金,形成了這種創基金行業歷史記錄的火爆盛況。
如果認準了某個基金經理,然後由於限售原因沒有買到足夠的份額,投資者可以考慮選擇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已發行的開放式基金,並透過定投方式進行投資。
於單一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權益型基金(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等),一般來講一個基金經理風格是比較統一的,除非是投資方向基金合同有限制(比如明確規定不同投向),大部分情況同一個基金經理買的標的差得不多,因此同類型、同方向的開放式新老基金在正常運作後(建倉期完成,一般在6個月內)理論上差別不大。
在市場上漲行情中,老基金優於新基金。新基金的建倉時間可能會失去市場上漲帶來的行情。如果客戶判斷,短期股票市場大好,並且心理承受能力足夠,那麼理論上老基金更適合,而且是倉位越高的產品越有機會吃到市場上漲的紅利。
回顧近1年的新發市場,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頗受追捧,王宗合管理的鵬華匠心精選,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都在去年達到單日千億資金追捧的熱銷局面,此外,廣發劉格松、南方章暉、匯添富胡昕煒、中歐葛蘭、交銀楊浩、易方達蕭楠等發的新基金都一天引來超500億的認購量。
今年以來,募集或者認購超百億的新基金來看,基本都是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如景順長城基金餘廣、前海開源基金曲揚、南方基金章暉、廣發基金孫迪和鄭澄然等,後續仍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新基金髮行,這其中可能又將出現不少爆款基金。例如信達澳銀馮明遠、景順長城楊銳文等。
如果看好某個基金經理,不妨關注一下其在管的老基金。下面整理了一些優秀基金經理在管基金,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銀河證券,截止2021.1.18
對於如何選擇基金,除了長短期業績,還可以從基金經理、投資方向、基金公司投研實力等來綜合判斷。
首先,一隻基金尤其是主動權益方向的基金,靈魂人物就是基金經理。選對基金經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其次,內地機構投資者也在加速佈局港股,港股成為公募基金重點關注的領域。基金適度參與港股投資或許是不可或缺的硬核條件之一;
最後,所謂“貨比三家”。對主動權益基金來說,投資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更考驗團隊作戰實力。在權益投資的大時代,頭部基金公司更容易發揮團隊合力,在結構性行情中力爭上游。所以在選擇基金時也要首選大品牌的頭部基金公司。
對投資者來說,需要理性、長期投資,不要盲目跟風。有剛剛發行的新基金尚在面值線徘徊,也有明星基金經理在引來巨量管理規模後,忽略投資能力上限而盲目發行等等。所以,盲目“追星”也會留下隱患,投資者仍需對行情保持謹慎,並適當降低收益預期,在基金投資中注意做好長期投資和理性投資。
(文章整理自財富號。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