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愛國者治港”促進香港與內地互利共贏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迴歸二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香港與內地互利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和保持繁榮穩定。我們相信,“愛國者治港”必將成為聯絡香港與內地的重要紐帶,實現經濟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回首改革開放之初,港澳同胞踴躍赴內地投資興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內地第一家合資企業、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第一家五星級合資飯店等。港澳同胞不僅為內地經濟發展注入了資金,還吸引了國際資本紛至沓來。許多香港、澳門有識之士率先向內地介紹國際先進管理的有益經驗,為內地企業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提供助力。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80%以上的製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等地,促進內地出口導向型製造業迅速發展,助推內地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許多內地企業都是透過香港逐漸熟悉和適應國際市場,學會在國際市場大海中游泳。

當面對風險和挑戰時,內地為香港提供了強大支撐,成為支援香港繁榮穩定的強大後盾。不論是遭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還是非典疫情影響,中央政府對於香港特區的支援和幫助都不遺餘力,確保了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央人民政府支援防護裝備、口罩,派出核酸檢測隊伍支援香港。前不久,有著“港版火神山醫院”之稱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正式啟用,同樣是由中央人民政府支援興建的。

國家好,香港才會好。這些年,經歷了風風雨雨,凡是不帶有偏見的人都會看到,每當香港出現困難,國家都是全力以赴給予香港支援和幫助。國家的快速發展,也給了香港更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為香港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反響熱烈,已有約200家企業登記,提供約1400個職位空缺,為未來有志到大灣區城市發展的青年提供堅實支撐。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及生產總值高達1.7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將為香港帶來無限的發展機緣。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科技創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35年,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集中突破5G及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醫藥、高階裝備、新材料、區塊鏈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智慧經濟、健康產業、海洋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在世界前100名大學中,香港就有4家,在亞洲首屈一指。然而,有專家指出,在香港,大量的就業機會都在金融業和房地產服務業,工程、科研方面的就業機會比較少,到大灣區甚至到內地就業可以大大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內地蓬勃發展的新技術、新產業將為香港人才提供大有作為的發展舞臺。

這些光明的未來,都需要建立在“愛國者治港”基礎之上。因為真正的愛國者才會從國家大局出發,把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放在第一位。那些別有用心的“港獨”分子、反中亂港勢力的根本目的並不是所謂的“為港人爭自由”,而是妄圖顛覆政權,企圖將香港從祖國分離出去。這些人危害國家安全、危害香港繁榮穩定,哪怕是其中極少數人進入香港政權機關,也會帶來無窮後患。

“愛國者治港”像一盞明燈,照亮了香港未來的方向,也照亮了香港與內地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光明前景。我們堅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愛國愛港人士必將更加團結,同心同向,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不懈奮鬥,促進香港發展得更快、更強、更好。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 丹)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68 字。

轉載請註明: 落實“愛國者治港”促進香港與內地互利共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