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氣短”重啟煤電

在歐洲,德國多年來一直是能源轉型的環保先鋒之一。然而如今,隨著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進口的減少,德國面臨的“氣荒”局面正日益嚴重,這令幾乎被逼到牆角的德國政府不得不決定啟用更多燃煤電廠。與此同時,不少歐洲國家已經開始憂慮,天然氣儲備不足將嚴重影響未來的冬季供暖。

德國“氣短”重啟煤電

“能省則省”

德國淘汰煤電站的目標,已經被拋之腦後。德國聯邦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上週日宣佈,德國眼下必須減少天然氣消耗,增加煤炭燃燒,以幫助填滿冬天的天然氣儲存設施。

“情況很嚴峻,”哈貝克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因此,我們將繼續加強預防措施,並採取額外措施減少天然氣消耗量。這意味著天然氣消費量必須進一步下降,在冬季來臨前填滿儲氣設施將是優先事項,否則在冬季供應情況將變得非常緊張。”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沃姆18日也表示,鑑於德國目前天然氣供應不足,希望延長煤炭發電廠的使用時間。德國聯盟黨議會黨團副主席施潘也支援立刻由燃氣發電轉向燃煤發電,他表示:“為了填充儲氣罐,必須在夏季減少天然氣消耗。”

其實早在上個月,德國政府就在嘗試為重啟煤電開綠燈。據彭博社5月24日訊息,哈貝克當時計劃釋出一項緊急法令,允許德國政府在未經聯邦議院批准的情況下,在6個月內啟動燃煤和燃油發電設施。哈貝克稱,“德國必須在2030年前完成逐步淘汰煤炭的工作……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加強預防措施,在短期內將燃煤發電廠長期保留在儲備中”。

“內部清單”顯示,德國總共有26座燃煤、燃油發電廠可供使用。其中15座是燃煤發電廠,6座是燃油發電廠,5座是褐煤發電廠。按理說,在德國國家儲備序列中的許多設施,本應在2030年之前關閉。但面對眼下的天然氣供給壓力,顯然不少煤電廠將重新開足火力。

此外,德國還將額外提供150億歐元(約合158億美元)的信貸額度,用於補充天然氣儲備。

另據德新社報道,“北溪-1”供氣量只有先前供氣量的40%。德國聯邦網路局17日表示,目前天然氣供應形勢仍十分緊張。該機構再次呼籲德國民眾使用天然氣時“能省則省”。

苦夏難熬

天然氣短缺、核電站退役之下的德國,“高汙染”的煤電或將繼續抬頭。據《金融時報》訊息,去年燃氣發電廠佔德國發電量的15%。根據監管資料,截至5月底,德國有31.4Gw的燃煤電廠和27.9Gw的燃氣電廠併網。此外,德國現在還剩下三座在役的核電站,其容量為4Gw,預計在年底前併網——不過出於技術和安全原因,其壽命不會延長。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歐盟能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是之前過於激進的環保轉型規劃與政策,導致了歐盟在能源結構上實現了對於化石能源的快速替代和對於天然氣以及新能源的過度依賴,從而引發了俄烏衝突之下的能源缺乏與能源困境。

天然氣“氣短”當前,首當其衝的是電力供應。早在2021年7月,德國政府就曾表示,其煤炭淘汰程序將提速。德國方面稱,出於氣候保護目標的考慮決定提前棄煤,並計劃最遲在2038年結束燃煤發電。但是現在德國反悔了。在能源安全面前,環保已經被拋到了腦後。

柏文喜認為,歐盟此前試圖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面臨著氣荒的壓力,甚至啟用煤電廠,這就相當於又退回了之前歐洲的能源結構,讓歐洲堅持多年的能源轉型與環保規劃功虧一簣。

德國政府最新宣告稱,出於供電壓力,德國此次將會讓封存的10Gw“高汙染的”煤電產能重新入網,這一部分發電產能佔德國總產能的比例約在5%以下。按照哈貝克的說法,德國此次恢復的煤電產能“最多”10Gw,而本次“暫時恢復”的時長約為兩年。

不過,煤電重啟也會涉及另外一個問題。據瞭解,歐洲從俄羅斯主要進口兩種煤:用於發電廠燃燒的動力煤和用於鍊鋼的冶金煤。俄羅斯煤炭佔據歐盟動力煤進口份額的近70%,其中德國和波蘭尤其依賴俄羅斯。如果雙方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那麼歐洲方面將不得不用更多錢,從南非和澳大利亞那裡尋求替代品。

除了德國外,經由“北溪-1”天然氣管道對其他歐洲國家的輸氣也受到影響。法國天然氣管道運營商GRTgaz公司17日說,本月15日以來再沒有經由德國接收到俄羅斯天然氣,而法國17%的天然氣都來自上述渠道。

近日,高溫席捲歐洲多個國家,部分地區氣溫達數十年來新高,導致空調等電器用電量猛增,多國發電廠天然氣用量也創新高。

同時,夏季高溫帶來的高需求也會使得在冬季前充分補充天然氣儲備變得更加困難,歐盟各國的工廠和家庭都有陷入“氣荒”的可能性,歐盟遭遇的這個苦夏確實難熬。

“禁氣”難行

確保天然氣供應,一直是歐盟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環節。但今年夏天天然氣的用量,以及供給渠道受阻的問題,顯然打得歐盟有些措手不及。

事實上,天然氣輸送問題只是表面現象,令歐洲“提不起氣”的深層問題是俄烏衝突的緊張局勢。今年2月以來,歐盟成員國已對俄羅斯實施了數輪制裁。6月3日,歐盟委員會公佈第六輪對俄羅斯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禁運部分俄羅斯石油。緊接著,是否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立即被擺上了桌面,但歐盟內部對此出現巨大分歧。

據統計,歐盟所需天然氣的大約40%來自俄羅斯,天然氣作為必需的燃料供應,一旦供給不足,將使歐洲大陸的經濟陷入困境。此前,德國、奧地利等國已堅決反對制裁涉及天然氣。

奧地利總理卡爾·內哈默表示,“禁油令”和“禁氣令”情況不同,“俄羅斯石油較為容易找到替代品,但天然氣完全不一樣。因此,天然氣禁運不會成為新一輪制裁的討論話題”。

按照歐盟此前的計劃,到今年11月1日前,歐盟各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量應不低於滿額儲氣量的80%,到明年11月1日前,各國天然氣儲備量不能低於滿額儲氣量的90%。歐盟委員會官員表示,設定這一最低儲備量是為了保證歐盟各國在冬季到來時的能源安全。

但據路透社報道,歐盟目前的整體儲氣量只達到計劃的52%,略低於五年平均水平。

有分析顯示,如果“北溪-1”天然氣管道能迴歸全速供氣水平,歐盟國家理論上可以在11月1日之前完成天然氣儲備量80%的目標。但“北溪-1”天然氣管道的供給何時能夠恢復,誰也說不準。

雪上加霜的是,不僅俄羅斯方面天然氣出口量下降,來自俄羅斯以外地區的進口天然氣也出現了意外。6月8日,美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商之一的自由港天然氣公司表示,由於得克薩斯州自由港港口的一個液化設施突發爆炸,該設施將關閉,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將被推遲。

據悉,自由港是美國7個液化天然氣出口終端之一,生產的天然氣主要用於出口,每年出口量約為1500萬噸液化天然氣,佔美國出口能力的15%以上,一直是歐洲買家的主要供應商。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趙天舒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57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國“氣短”重啟煤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