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轉型仍面臨挑戰 綠色金融監管部門齊發聲:實現“雙碳”目標需政策市場“組合出擊”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我國正在朝著“雙碳”目標持續邁進,但在這一過程中仍會遭遇對宏觀經濟的衝擊。在今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2021年會”上,多位來自金融監管部門的人士齊發聲,為我國平穩地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指明瞭方向。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史建平指出,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工具,積極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增強可持續投融資體系的韌性,提高對低碳減排技術的最佳化開發與商業化應用的資金流入,是助力我國向低碳轉型的戰略決策。

貨幣、財政政策應發揮更積極作用

“透過碳減排工具加大對清潔能源、節能減排技術等的金融支援,央行應該發揮更大更積極作用,支援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但是不應該損害物價穩定為代價。”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認為,低碳轉型對宏觀經濟造成衝擊,可能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傳導渠道及政策空間。央行可鼓勵對能源轉型產業轉型提供長期的融資,並加快建立統一綠色金融標準、推動金融機構強化資訊披露等方式來減少低碳轉型中的不確定性。

有研究認為,低碳發展可能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和傳導機制。王信對此指出,雖然央行有應對沖擊的靈活性,但是央行能夠承受持續供給衝擊程度有限,需要開啟前瞻性行動,有效管理預期,避免更大沖擊。

就中國央行在支援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措施,王信指出,目前在對銀行進行綠色債券、綠色貸款業務評價的基礎上,要完善評價辦法,適時開展更全面的金融機構綠色業務評價,並且根據評價結果對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激勵和約束。此外,支援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發展碳中和等更多金融產品,鼓勵更多民間資本投資綠色低碳領域。

他表示,央行高度關注氣侯相關的金融風險,避免氣侯金融風險和宏觀經濟的衝擊相互強化,相互的影響。應要求推動金融機構進行氣侯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同時也應要對整個金融系統和宏觀經濟,對氣侯的風險做出評估和壓力測試。

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則表示,我國還應發揮財政政策引領作用,完善保障機制,發揮財政的基礎調控作用。運用稅收、財政補貼、專項資金、綠色採購等方式支援國家重大綠色發展戰略,加大環境治理投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支援綠色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深化細化財政資金,完善環境效果評價機制。

以市場化方式引入長期資金

“實現‘碳中和’需要巨量的投資,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金融體系提供融資支援。”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認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所需資金規模級別在百萬億人民幣,但政府只能覆蓋很小的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場間彌補。這需要建立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和激勵金融體系,以市場化的方式支援綠色投融資活動。

在焦小平看來,“市場手段”主要是指發展碳市場。他認為,碳市場是一種高效減排工具,既可以控制總量目標又可以促進競爭、鼓勵技術創新,實現市場主體的優勝劣汰,降低社會總成本。

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認為,碳市場需要和金融市場、電力市場、鋼鐵、水泥、化工產品等市場形成市場體系,否則碳市場就無法發揮配置碳資產的功能。“碳市場與金融市場相連線,要有金融產品,可發揮碳市場穩定價格、提高流動性的作用。”

實際上,我國碳市場已經初步建立。今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根據能源環境部資料顯示,截至9月23日,累計成交量848萬噸,累計成交額4.18億元。目前該市場執行平穩,交易價格處在合理區間。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透露,下一步,能源環境部將繼續穩步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在發電行業執行基礎上,逐步將覆蓋範圍擴大到其他高排放行業。實現全國碳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作用。

此外,陳洪宛認為,綠色低碳核心技術需要更大規模的股權融資支援。我國綠色股權市場增速較慢,規模相對較小,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科技創新,而綠色科技創新具有風險較高,週期較長,資金流變化大的特點要經過較長時期的投入才能產生財務回報,需要綠色股權投資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國要引入更多的長期資金,發展綠色股權投資等,創新型的綠色金融業務,鼓勵銀行保險等具有規模優勢的金融機構與具備專業投資經驗的綠色股權基金合作,共同發起設立基金和地方引導基金的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金參與綠色產業投資。”陳洪宛表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70 字。

轉載請註明: 低碳轉型仍面臨挑戰 綠色金融監管部門齊發聲:實現“雙碳”目標需政策市場“組合出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