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交出超預期答卷,如何穩中求變卻成聯想關鍵詞

北京時間2月3日,國內PC產業巨頭聯想集團公佈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財年Q3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聯想集團營收、淨利潤實現雙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但投資者似乎並不滿意,2月4日港股開盤,聯想集團股價就處於下滑狀態,並且一度跳水近6.6%,最終報收9.84港元,跌幅3.15%。截止發稿,報9.86港元。

Q3交出超預期答卷,如何穩中求變卻成聯想關鍵詞

但若拉長時間來看,聯想集團自去年十一月起,股價一直處於上升階段。此次財報公佈後的股價下跌,很顯然,是資本市場對財報資料的不滿意。步入2021年,宣佈回A計劃的聯想集團,也讓市場頗為期待。

2月4日,聯想集團釋出公告稱,公司召開股東大會投票表決通過了建議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及上市相關事宜。這也意味著聯想集團最快將於數月內登陸科創板。那麼,透過這份最新財報,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聯想集團的迴歸路。

營收淨利雙增長 卻難擋“楚歌四起”

財報顯示,聯想集團2020年第四季度營收172.45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41.03億美元增長22.29%,環比上個季度的145.19億美元增長18.78%。

Q3交出超預期答卷,如何穩中求變卻成聯想關鍵詞

從地區表現來看,在美國,歐洲-中東-非洲和中國的收入同比增長25至30%。即使在受商用產品銷售放緩影響的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的收入仍同比增長了4%。

其中,軟體與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5.9%達92億元,這一資料不僅創出歷史新高,且軟體與服務業務營收在本季度營收中的佔比提升至8.1%,增長的主要原因得益於全球各地簽訂合同數量的增加。

從淨利潤的角度來看,期內,聯想集團淨利潤達3.95億美元,同比增長52.51%;值得一提的是,淨利潤增速已連續三個季度超越營收增速,成為財報的一大亮點。

Q3交出超預期答卷,如何穩中求變卻成聯想關鍵詞

與此同時,在總營收同比增長22.3%的情況下,銷售費用反而同比下降13.5%。

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發現聯想集團各項業務之間發展並不平衡,在這一季度,個人電腦與智慧裝置業務營收佔比總營收的份額仍高達81%,可見聯想對PC業務依舊具有較高的依賴性。

此外,聯想早在2016年就已經注意到,社會對計算能力需求的增長以及資料中心行業的潛力,為此成立了資料中心業務集團,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本季度也難逃“燒錢”漩渦,財報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聯想資料中心業務營收達108.2億元,同比僅增長2%,而稅前虧損仍高達2.1億元,這是自2016年成立以來,連續五年呈虧損狀態。

此前,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就表示,“對於聯想資料中心業務持續虧損,認為是市場低迷所致,也不認為暫時的虧損表示聯想資料中心業務遇到了困難,反而在他們“先打基礎,後求盈利”的發展策略之中”,但連續五年的虧損,似乎有點不在情理之中,並且相比於BAT在資料中心上的大力佈局,聯想集團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此外,不斷投資的網際網路巨頭蘋果、戴爾、惠普等,在賽道持續發力,華為等網際網路頭部玩家也不甘落後,加速佈局。相比之下,聯想集團在未來搶佔市場份額上仍然需要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PC業務仍是“擎天柱” 核心零件短缺恐面臨成本上漲

在三大傳統硬體業務中,個人電腦和智慧裝置業務一直是聯想的重要營收支柱。財報顯示,第三財季,聯想的個人電腦和智慧裝置業務營收928億元,同比增長26.5%,佔比本季度營收份額的81%。

隨著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電腦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工具,以及“一人一機”理念的升級;並且疫情長期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居家辦公成為最佳選擇,促使PC賽道持續增長,聯想集團作為全球PC行業龍頭,無疑成為最大受益者。

具體來看,在個人電腦市場的優勢放大到25.3%,在平板電腦和Chromebook兩大細分領域分別實現了182.5%和370.4%的增長。

從資料來看,第四季度,PC業務表現確實不俗,也為聯想集團進一步開啟營收空間。但受訂單需求強勁影響,聯想第四季度PC產品供應依然緊張,存在缺貨現象。目前,全球半導體供應不足,行業會面臨核心零件短缺問題,可能進一步擴大聯想集團缺貨現象的不足。並且面對核心零件的缺口,可能會引發下游PC行業的爭奪戰,上游供應商趁機提升產品價格,增加聯想集團的成本支出。

從市場層面來看,聯想集團PC業務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在研究機構Canalys釋出的2020年全球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名中,聯想僅領先惠普1%的市場份額,惠普也將成為聯想能否穩坐第一寶座最大的威脅,此外,戴爾、蘋果、宏碁都在後面步步緊逼。

而國內市場,華為也已經入局PC行業,截止2021年2月3日,華為出貨量已經達到了國內第二,處在第一梯隊,已經達到聯想接近四分之三的份額,面對華為、蘋果、等一眾競爭對手,聯想後續的市場份額依然承受較大壓力。

Q3交出超預期答卷,如何穩中求變卻成聯想關鍵詞

回A劍指“數字化” 卻遭研發投入“打臉”

目前聯想集團的滾動市盈率(TTM)僅為19.26,在港股上市的科技網際網路公司中屬於較低水平,一直以來港股給予聯想的估值仍止於PC行業。聯想董事長楊元慶認為,聯想和國內資本市場的連線不夠,希望藉助科創板和更廣大客戶、消費者建立連線和溝通。

目前,聯想集團正在籌劃赴科創板上市事宜,這對於聯想整體估值的提升無疑是有利的。1月12日晚間,聯想集團宣佈,擬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中國存託憑證上市及買賣,受此影響,1月13日聯想股價高開近15%,投資者對於聯想回A頗為期待。聯想表示,此次迴歸科創板上市募集的資金,將用於聯想新技術的研發以及相關產業戰略投資。

但也不乏市場對聯想集團“科創成色”的質疑。對此,楊元慶在此次業績沒推溝通會上表示,如果聯想集團能在科創板上市,將成為現有科創板上市公司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之一。

但回顧聯想對科研費用的投入,似乎不足以讓市場幸福。2019年,楊元慶就表示,每年投入100億元用於聯想技術研發的費用,在研發上的投入不輸同行。

但財報資料上的顯示聯想集團在科研費用上的投入,似乎有悖楊元慶此番的宣言。2020年上半年,聯想研發費用6.39億美元,同比下降1.24%;研發費用率2.29%,同比下降0.2%。此外,根據提交的聯想2015-2019年財報來看,聯想的研發投入費用分別為96.36億元、93.95億元、80.09億元、85.27億元和94.64億元,都不足100億人民幣。

從研發費用率看,聯想集團只有2%的水平,在科技公司中偏低;從投入費用來看,聯想近幾年的投入都不足100億人民幣,整體研發支出僅和2019年的小米相當,甚至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排名倒數第五。

同樣作為老牌科技企業的華為,2019年的研發投入是1317億人民幣,佔全年營收的15.3%。從絕對值來看,華為的研發投入是聯想的14倍;從比例值來看,華為也是聯想的近6倍。

楊元慶曾說,聯想集團轉型成功的“里程碑式”標誌是資料智慧業務營收佔比達兩位數以上。回顧往期財報可以發現,2020年上半年,聯想資料中心業務收入30.91億美元,同比增長15.04%,在收入中佔比11.09%。

雖楊元慶所說的“里程碑”已經出現,但也並不是意味著聯想智慧化轉型的成功。現階段,仍無法改變聯想以PC為主的利潤結構。目前資料中心業務虧損狀況依舊在持續,且有進一步擴大的勢頭,而聯想回歸科技版,可能更多的是彌補在資料中心業務上的缺陷。

總的來講,目前,聯想的軟體和服務業務規模尚在初期階段,成為聯想集團的第二增長引擎仍尚需時日。而回A對於聯想來講,是機遇但也是一個新挑戰的開始。

文章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72 字。

轉載請註明: Q3交出超預期答卷,如何穩中求變卻成聯想關鍵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