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剛進入2020年,加密貨幣就迎來了至暗時刻,連比特幣都跌到了3800美元。
但恐慌情緒過後,加密貨幣就立即表現出了它的韌性,逆勢反彈。尤其是在被DeFi引爆之後,持續升溫直到現在。
這場盛宴不止是加密世界的原住民的狂歡,傳統機構也紛紛入局,而且直奔代幣及其衍生品。
比如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自今年8月以來就已經買入了3.8萬多枚比特幣。
而且最近DeFi火爆,不少傳統公司也考慮將DeFi作為理財手段。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加密貨幣,它都已經不可否認地成為了金融世界的一部分,而且越來越重要。
從鏈到幣——由抗拒到擁抱
傳統機構佈局區塊鏈——這不應該成為新聞。
但傳統機構對於區塊鏈的態度一直都很謹慎,因此早期投資也多偏向於區塊鏈技術及服務。
在當時,與區塊鏈伴生的加密貨幣仍然被視作異端,傳統機構只是抱著不想錯過可能是下一個風口的態度,佈局一下區塊鏈賽道而已。
但隨著加密世界的急速成長與擴張,尤其是不斷冒出的財富機會,讓傳統機構們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由抗拒到擁抱。
市場嗅覺最敏銳的當然是交易所了。
2015年,紐約證券交易所就投資了Coinbase——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
如果說投資交易所是間接入局,那麼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就更直接了——在2017年上線了比特幣期貨。
此外還有納斯達克、倫敦證券交易所等傳統交易所,紛紛佈局加密貨幣及其衍生品。
甚至納斯達克的CEO曾表示:“一旦新興加密貨幣行業受到監管,納斯達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加密貨幣交易所。”
除了交易所本身是基於業務擴張而入局加密貨幣,投資機構也紛紛入局。
比如華爾街傳奇投資人、旗下基金Tudor BVI規模約220億美元的保羅·都鐸·瓊斯,在今年5月公開表示,他考慮了多種投資品類,黃金、美國國債、某些型別的股票、貨幣和大宗商品……最後將目標瞄準比特幣。
“我們正在目睹巨大的貨幣通貨膨脹,各種形式的貨幣都在以空前的速度擴張,這在發達國家歷史上從未見過。”
在瓊斯的計算中,全球各國央行2020上半年印製了3.9萬億美元的貨幣,相當於全球GDP的6.6%。所以他建議購買比特幣來對抗通貨膨脹。
像瓊斯這樣的傳統金融出身的加密貨幣擁護者還有很多。
比如高盛股票衍生品業務的前負責人帕爾表示,他的投資組合中,超過50%是由比特幣組成的。
比如Facebook前產品經理Anthony也表示,他50%的資產是比特幣。
當然,除了比特幣,還有更多的加密貨幣被傳統機構投資,只不過比特幣被提及最多。
共識即正義
加密貨幣之所以被傳統機構所認可,背後是由共識來支撐的。
假如時間回到五年前,如果有人說比特幣跟黃金一樣,只不過是數字版的,那麼這個人大概會被認為是騙子。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很難再找到加密貨幣之外的傳說級別的金融資產了。
而且事實也表明,加密貨幣的價格與傳統金融市場還是有很強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