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一頭連著需求,一頭連著供給。投資對於穩定經濟執行和激發內生動力、促進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穩中加固、穩中向好!這是中國經濟“半年報”中的關鍵詞。投資為此貢獻了重要力量。資料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5900億元,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最佳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合理增長,發揮投資對最佳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衡量投資的作用,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而質量就體現在投資方向上——要能有效彌補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的短板弱項,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培育發展新動能,助推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從上半年投資月度變化趨勢來看,投資呈現出持續穩定恢復的態勢。其中,投資對最佳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一方面,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比較快。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5%,兩年平均增長14.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9.7%、12.0%,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7.1%、9.5%。另一方面,社會領域投資增長比較快。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10.7%。其中,衛生投資、教育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5.5%、14.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4.9%、12.5%。
另外,觀察經濟執行是否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還看要民間投資。今年以來,從部委到地方緊鑼密鼓部署,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渠道、降低民間投資成本、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援,推動PPP專案儘快落地實施。資料顯示,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5.4%,兩年平均增長3.8%。這說明隨著經濟的恢復,市場性的投資正在增加。
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來之不易,這也為下半年經濟執行打下了良好基礎。目前,支援投資持續恢復的有利因素在不斷增多。一方面,市場活力在逐步增強。從今年1-5月份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和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來看,企業效益普遍好轉。另一方面,相關政策在持續發力。“十四五”規劃確定的一批重大工程專案在陸續部署推進。其中,6月份新入庫的5000萬元及以上的大專案1萬多個,環比增長11.6%。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統計局釋出中國經濟“半年報”的當天,還有一份重磅檔案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關於支援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毋庸置疑,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潛力。
投資從短期看是需求,從長期看是資本積累。當前,我國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新舊動能轉換特徵明顯,人力資本積累和物質資本積累都還有較大空間。下半年,應繼續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強化投資政策的精準性和適度性,讓投資這個關鍵“引擎”持續平穩執行,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