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自省攬責 業內預測“海底撈熬過冬天或更大反彈”

”日前,面對因股價下跌引發的輿論質疑,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一則網路流傳的紀要中表示,無論上市前還是上市後,他都一直在公共場合強調海底撈存在管理弱的問題,只不過之前是被業績掩蓋了。張勇總結道,公司管理包括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跟蹤式監督以及資料化考核等方面,而這些內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比如制度建設方面,會出現制度與制度之間的矛盾,海底撈從創業到目前為止,還沒真正建立過完全科學的制度;比如流程化操作方面,組織大了會有各種層級,每個層級在操作中都可能會違反一些制度;而資料化考核方面,是翻檯率、拉新率等多個指標間的平衡,而不是特別強調某一個指標。”張勇坦言,進一步退半步,在海底撈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是常態,在今後依然是常態。

市值蒸發超2400億 張勇自省“對趨勢判斷錯了”

6月24日,“火鍋茅”海底撈報收36.9港元/股,較前日微跌0.27%,市值約1956億港元,相比今年2月85.8港元/股的高位,4個月間蒸發超2400億港元。而股價快速跌落的背後,被輿論解讀為品牌高速擴張、菜品漲價、翻檯率下降、業績表現不佳等。

對此張勇反思稱,是其對趨勢判斷錯誤“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便進一步作出擴店計劃,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地區,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根據財報,海底撈去年合共新開544家門店,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全球擁有門店累計1298家,同比增長69%。事實上,拓展餐廳網路一直是支撐海底撈營收、利潤和估值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面對疫情重創,盲目擴店卻導致加密型門店翻檯率下降以及新店爬坡期拉長。

面對困難,張勇並未氣餒,他表示,一個城市開店,確認有5%門店虧損就應暫停開店。“目前是有一些店虧損,但不是確定的虧損,抓一段時間會調整回來。商業邏輯上來說,如果某一家店虧損,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閉店很正常。但是目前還沒有這種情況。”

不僅如此,張勇依然對門店擴張抱有信心。據他透露,一旦整合好現有門店,他還會繼續對海底撈進行擴張。“因為這是我的使命。穩定了我就衝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衝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事實上,縱觀中國連鎖餐飲市場,加速拓店的並非只有海底撈一家,呷哺呷哺、九毛九、巴奴等品牌均在疫情期間加速跑馬圈地,與此同時,火鍋及餐飲股亦集體走低。據瑞信本月釋出的研報稱,海底撈、九毛九及呷哺呷哺股價分別自今年2月高位累跌54%、28%、68%,主因是市場對翻檯率緩慢復甦及減慢店鋪擴張步伐等方面的憂慮。

業內稱“張勇表態是攬責 海底撈熬過冬天或更大反彈”

“我24歲創辦海底撈到現在,我的心還沒死,我還想折騰。”比起海底撈深陷質疑,張勇的規劃卻愈發清晰。據他透露,公司關注重點仍是組織、供應鏈和新技術。張勇相信,如果三個方面能夠落實下去,海底撈是可以改變餐飲行業成本結構的。

“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張勇認為,餐飲行業是傳統行業,有邊界,不像網際網路企業業務範圍越大,成本越低。他舉例道,餐飲企業開兩家店賺錢,開三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所以過去餐飲企業能上市是不常見的。”

為此,海底撈方面透露,會持續投入新技術,雖然門檻高、投入大,非常不容易,短期又看不到效果,例如智慧餐廳,單店來不符合商業邏輯,同時承擔很大的財務負擔,但正因為餐飲行業並沒有新技術,更需要決心和資源,以及耐心等待,公司相信長遠看一定有回報。

人才規劃方面,張勇稱會適當引進專業化人才,但更多依舊是從內部挖潛。“海底撈的核心價值觀是雙手改變命運,如果專業人士過多會阻礙我的員工的成長。哪怕在經營方面遇到困難,我也願意等,這麼多年我一直是這麼堅持的。我的幹部可能會笨一點,但是我願意等。這麼多年我都等成功了,我相信未來我還會等成功的。”不僅如此,張勇還表態,但凡公司有錢,一定還會加工資。“所以海底撈的財務和股東要做好準備,這是我的使命,是我的堅持。”

對於公司內部,張勇士氣滿滿,但對於投資人,張勇卻格外謹慎。“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張勇認為,海底撈麵臨餐飲企業都會面臨的困難,其他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海底撈同樣沒有解決。“2015年之後公司進入快車道,帶來了表面繁榮。現在遇到困難,我負責的告訴大家,如果這次我僥倖過關,我能把這些店重新整合好,未來類似的困難還會發生。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張勇的表態更多是為了自己攬責,不給海底撈整體團隊製造壓力。沈萌分析稱,海底撈股價下跌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疫情的突如其來以及之後的不斷反彈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這對於餐飲行業的打擊非常大,近期即使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但也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常態;第二,包括原材料、人員和物業等各種成本價格急速攀升,包括餐飲業在內,而另一端的銷售價格卻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將成本傳導至消費者,都要有中間企業吸收,這對於業績表現的負擔也非常明顯;第三,今年春節前,大量資金南下,推動知名港股出現一波快速上漲的行情,而春節後,南下資金迴流,也造成港股股價大幅度回撤。

“所以張勇的表態更多是為了自己攬責,不給海底撈整體團隊製造壓力,畢竟前面提到的幾點因素都是意料之外的,而海底撈拓店策略和規劃都應該是較長期的評估結果,只是遇到突發狀況集中爆發,無法順利推進和落實。”沈萌表示,海底撈既不是剛剛崛起的品牌,也不是才進入資本市場的新手,不會隨便什麼原因就頭腦發熱、盲目擴張。短期內,餐飲消費應該也難以恢復到疫前水平,疫情、成本和消費等問題還看不到出現徹底反轉的跡象,但是海底撈的品牌和積澱,或許會比其他許多競爭對手更能夠熬過這個‘冬天’,之後,海底撈或將迎來更大的反彈。

機構預期連鎖餐企將迎轉機 維持海底撈“推薦”評級

海底撈雖尚未止跌,投資機構卻對其前景“信心十足”。

據摩根士丹利最近研報稱,撇除對海底撈(06862.HK) 短期憂慮外,其月度業務復甦、消費者信心及投資機會具有吸引力,預期至2025年其店鋪數目將增至3273間,而價值市佔率為13%,預計2021至2025年度收益及盈利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5%及32%。據此,摩根士丹利下調海底撈2021至2023年度盈利預測,以及將2022年度預測市盈率由36倍升至39倍,目標價由56港元降至55港元,評級則由“與大市同步”升至“增持”。

方正證券同期釋出研報稱,維持海底撈(06862)“推薦”評級,預計2021-23年營收為545.2/755.1/909.1億元,同比增90.5%/38.5%/20.4%;淨利潤42.3/68.3/82.9億元,同比增1267.5%/61.4%/21.4%。報告中稱,2021年餐飲機遇與挑戰並存,看好火鍋龍頭實現強者恆強。受疫情反覆衝擊,2021年4月餐飲收入為3377億元,2年複合增速僅為1.5%。儘管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但海外疫情帶來的衝擊仍不可輕視,我國餐飲也仍面臨較大的調整。除疫情外,部分上游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亦不可忽視,2021年企業精細化運營、成本管控能力的重要性凸顯。

方正證券認為,短期經營資料不改海底撈中長期優質服務+強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依舊看好火鍋龍頭實現強者恆強。

瑞信同樣預期稱,餐飲連鎖的境況將有機會迎來轉機,最快就在下半年。該行認同行業不穩定的復甦步伐對火鍋股今年上半年業績帶來影響,但認為目前市場“反應過度”,預計今年下半年客流量會恢復正常。

(中新經緯)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35 字。

轉載請註明: 張勇自省攬責 業內預測“海底撈熬過冬天或更大反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