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如果是非洲人,他一定是黑色的;中國如果有特斯拉,它一定是兩輪的。納尼?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中國神車,不是股價一年漲了40倍,正在“三傻大鬧華爾街”,躋身全球十大汽車廠商嗎? 虛名累人啊。2019年,全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一共也就賣了3.1萬輛車,不到大眾汽車一個月100萬銷量的零頭,蔚來迄今才5000輛的月產能,叫李斌一聲“中國的馬斯克”,他敢答應嗎?
從前科技部長萬鋼博士提出2005年提出新能源戰略開始,到今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滿打滿算450萬輛,而兩輪電瓶車呢?350000000,別數了,3.5億輛。兩輪鋰電,是中國的五大發明、是21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它正在深刻的改變世界。
21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馬克思告訴我們,窮人之所以貧困,是因為生產資料被富人佔有。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不是地主無法翻身;工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資本,沒有錢先天不平等,資訊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資料,網際網路巨頭贏者通吃。資料這種生產資料,別說給你,光儲存的費用都是按億來計算的,IDC機房別說你建一個了,打工人連電費都付不起,生產資料的佔有懸殊達到了極致。
然而,資料過於形而上的,它沒有腿。它需要有人去賣貨、跑腿,把資料變現。但幫別人變現也是要投入成本的。天貓上開個店,雖說是幫馬爸爸打工,自己賺個辛苦錢,但是開店也需要100萬註冊資本,15萬保證金。你說我不賣衣服,賣力氣跑腿行不行,你得買個五菱之光吧、你得加油吧、你得買保險吧?6萬塊的五菱之光,創業十萬塊起步。十八線鄉村剛進大城市的小青年,從哪去湊十萬塊?
直到兩輪電瓶車的出現。過去,用汽車跑100公里的費用是多少錢呢?10個油是60元,而用電瓶車之後呢?48V的電瓶車百公里2度電最多6元。而且,它不需要搞車輛改裝、不需要換機油機濾、維護費約等於0。五菱之光6萬元,兩輪電動車2000元,創業成本直降90%,開汽車百公里60元,騎電動車百公里6元,運營成本直降90%。
各位,成本降低90%,才具有產生革命的可能性。蒸汽機取代大帆船、內燃機取代蒸汽機,無一不是社會普遍性成本的急劇下跌。有輛電瓶車,你就具備了可支配的生產資料,當一把自己的老闆。國家為什麼要大力限制網際網路巨頭,打工人就這麼點自留地,不能一家獨大搞壓價。破除了壟斷,小民們才能把勞動賣個好價錢。黃袍加身,每天與大魚大肉相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車上仙。
在農業社會,窮人的活動半徑是5公里,大多數人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鄉村;在工業社會,老百姓的活動半徑是10公里,腳踏車只是體力的延伸;而在今天,兩輪鋰電讓打工人可以輕鬆觸及50公里的工作和生活半徑。一個人的活動半徑,就是他可觸及的機會範圍;一個人的投送能力,直接決定了他的財富當量。
兩輪電動車,是21世紀最偉大的生產資料。它極度普惠、極度廉價、極度親民。買一輛汽車,它是消費品,落地就打八折;買一輛電動車,它是生產資料,那是你能力的延伸和世界的縮小。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天,窮人可以不用買地、不用開廠、不用掌握高新的技術、不用承擔失敗的成本,就能輕鬆的佔有一份生產資料,自由的交換自己的勞動價值,最大限度的和巨頭們實現了時間節省上的公平。
壯哉,兩輪鋰電。人民的特斯拉
和我們很多人想象不同的是,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世界霸主,靠的不是強大的武力,而是海量的民生產品。明朝,大規模的出口茶葉、絲綢、瓷器,英國,滿世界的賣布匹、羊毛衫、恨不得讓中國人每個家庭買頂睡帽;美國,橫掃世界的是可口可樂汽水和福特廉價車。
俄羅斯有幾千枚核彈又怎樣,你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民生產品。幾個月來,外資在中國A股瘋狂的買爆了美的電器和格力空調,就因為他們能大規模的製造普惠性的民生產品。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董大姐就是這種人,她不需要你愛她,你是不得不愛她。我們要看到的是,雖然電動三傻股價瘋狂,但新能源汽車,太高階、太昂貴、太小眾,蔚來ES8五六十萬的價格,普通的小康之家都負擔不起,中國畢竟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塊,新能源汽車必定曲高和寡。
價格和國情就決定了,中國的國民車一定是千元級的,人民的特斯拉一定兩輪的。全世界也是如此,隔壁13億人口的印度,人均年收入才9000多塊,將將處於買得起兩輪電動車的範疇,非洲各國80年代從日本搞去的豐田皮卡和摩托車,早已超過報廢年限。以後,騎著中國電動車,後座扛著AK的黑叔叔們,將會不斷出現在新聞聯播。需要重火力的,上三輪就行。
中國的消費升級也一樣,也無非從兩輪、三輪升級到經濟四輪,都屬於廣義的兩輪鋰電。特斯拉即使降到10萬塊,依然離大多數人太遠太遠。有生之年,我們能看到全世界人民的國民車,終點是3萬塊的中國造。
別小看不起眼的電瓶車,事實上是,今天你去任何一個大品牌的店裡買貨,基本是沒有現貨的。2020年的前10個月,全國造了2540萬輛電動車都賭不上缺口,像點樣子的電瓶車工廠,都是三班倒的連軸轉,廠區外排滿了拉貨的車隊。經銷商的訂單都供不應求,後面的美團、哈囉,還有200萬輛共享電單車在排隊呢。
而疫情在海外的擴散更為電動車行業火上澆油,連法國總理馬克龍都被感染新冠,全球的單獨出行成為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經濟又方便的電瓶車會成為出行首選。今年之前,中國海外出口的電瓶車都是百萬輛級,而到明年,這個數量將直接突破千萬輛級。2021年,中國將生產6000萬輛兩輪電動車。6000萬輛,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出的最大規模的動力型交通工具。
兩輪鋰電,才是中國製造的底色。電瓶車造起來其實十分簡單,輪胎、車架、電池一裝就行,保險槓、儀表盤、遮泥板這些零部件,哪個單獨在東南亞國家造出來,都比中國便宜,但靠強大的整合能力把它裝成整車,中國的效費比最高。而且,最關鍵的動力電池,中國的幾大廠商拉出去能秒天秒地。2021年全球電池的新建產能90%在中國;全世界唯一能大規模生產兩輪電瓶車的,也只有中國。
中國過去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都是陽春白雪而不是俯首蒼生的,所以最終落後了。我們用火藥做爆竹敬神,老外卻造成火槍;我們用指南針看風水,洋人卻用來航海;我們用印刷術搞八股文,老外卻用來推翻神權。追趕到今天,魯迅終於不用再糾結四大發明不務正業了,這一次,電瓶車既是生產資產,也是生活資料。夫妻用它送孩子上學、小販用它去菜市場進貨、小青年用它落實進城的第一份工作、大中產用它體驗下生活的煙火,電瓶車上能去菜市場捉鱉,下可去寫字樓攬月。
而製造它的四大天王,雅迪、愛瑪、臺鈴、新日,老闆都曾戲稱自己是“農民企業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人民的,才是長久的。
戰爭之王
曾經有人問我們怎麼看如今的A股,大王的口訣是:喝酒吃藥開電瓶車。科技的最終歸宿,還是民生啊。今年以來,小牛電動漲了2.5倍,新日股份漲了1.7倍,雅迪香港漲了6.2倍,增幅超越了特斯拉。萬丈紅塵三頓飯,千秋大業一輛車。除投資、出口、消費之外,兩輪鋰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駕馬車。
經典電影《戰爭之王》中,尼古拉斯凱奇說,全世界有五千多萬支私槍,平均每十二人就有一把。我們的問題是,怎樣讓剩下的十一人也擁有一把槍。2021年,中國的4億戶家庭擁有4億輛電瓶車,平均每個家庭都有一輛兩輪鋰電,那麼我們的問題是,怎麼讓全球剩下的7.5億個家庭,每家都有輛電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