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以來,蒙古屢次送上“大禮”,這一次又拋來橄欖枝獻上一份厚禮。只是見到這份“厚禮”後,澳洲徹底不淡定了,態度發生180度轉變,要求中國務必一碗水端平,希望中方能夠重新考慮,不能厚此薄彼,無視兩國多年的貿易合作。
原來蒙古這一次送上的大禮就是煤炭,如果中國將煤炭進口轉給蒙古,很可能會減少對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需求。這對於疫情後的澳大利亞經濟而言,無異於一場不大卻也不小的“災難”。
據英媒指出,目前蒙古正在修建一條專門將煤炭運往中國的鐵路,預計在明年年底前完工。如果鐵路修建完成,每年可以向中國市場輸送3000萬噸以上的煤炭。蒙古煤炭與澳大利亞煤炭相比,運輸成本會極大降低,同時蒙古的用工成本與澳大利亞相比更具優勢,最終會導致蒙古煤炭在開採成本和最終售價上更能贏得中國的青睞,最終很可能令中國選擇蒙古煤炭而減少澳大利亞煤炭的引進。
不止如此,澳大利亞ABC公司在29日報道稱,中國在22日舉行的72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做出表態,提出力爭在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到峰值,在2060年前努力實現碳中和目標。這一表態意味著中國在能源使用上會逐漸尋找可替代煤炭的能源,從而減少煤炭使用過程中對二氧化碳的排放。
據環球時報在6月援引英國《衛報》文章稱,疫情雖然重創了中國出口,卻也給了中國一個放慢腳步整合自身的機會。如今中國正在強化“守衛藍天”的力度,藉助核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並借用特高壓電網輸送技術為東部沿海城市供應電能。
一旦該工程完工,到了2025年前預計每年煤炭需求會減少18.4%,這相當於每年減少的煤炭進口量相當於從澳洲四年進口的總量之和。再加上俄羅斯在2035年前煤炭產量可達到6.68億噸,全球煤炭供應占比將從11%提升至25%,中國煤炭市場通常是俄羅斯的“主攻”目標。可以預見,澳洲煤炭對華出口前景相當不妙。
不過對於從蒙古進口煤炭,儘管這是一份“厚禮”,但坦白地講,蒙古也將從中收穫好處,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是,生意歸生意,感情放兩邊。所以,蒙古煤礦雖然能最佳化我國煤礦進口結構,但同時價格方面也要該壓價就壓價,少一些情面多一些公事公辦的交易。
以我國煤炭每年進口的數量來看,對於蒙古而言又何嘗不是一份“厚禮”。同時,從蒙古包括俄羅斯加大煤炭進口也有利於擺脫對澳洲煤炭的極大依賴,便於進口到更優質、價格優惠的煤炭。
當然這一切自然不是澳洲所能看到的,所以如今澳大利亞方面一部分人也開始呼籲中方要保持冷靜,要念兩國煤炭長久交易的“情分”,只是這樣的話又有何意義?
與其說是“早知當初何必今日”,不如說既然知道明日,澳大利亞還不幡然醒悟,趕緊修復兩國關係更待何時,難道非要等到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不再需求的時候才知道後悔嗎?相信那時澳大利亞即便悔不當初,也為時已晚。相反,及時亡羊補牢,或許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