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九品芝麻官》裡有段戲讓小柒印象很深,方唐鏡很囂張地說:我跳過來啦,我又跳回去啦,你打我呀你來打我呀~
最近醫藥就是這個欠揍的方唐鏡,昨天尾盤突然暴跌,港股A股藥企慘遭血洗。
港股的藥明生物暴跌24%,藥明康德跌19%...A股的藥明康德跌停,皓元醫藥跌9.72%、泰格醫藥跌8.07%...
今天,又齊刷刷地漲回了不少。
大跌的原因老鐵們應該也看到了,有訊息傳說美國可能將8家中國企業列入“投資黑名單”,包括中芯國際、大疆創新等;還有多家企業將被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多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
傳言還沒被證實,市場先跌為敬。
不過,在隨後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制裁名單中,有4家中國企業和1名個人上榜,制裁理由是打擊芬太尼等藥物濫用成癮問題,而不是像大家擔心的那樣,在針對中國的生物醫藥公司。
謠言一破,股價就漲回來了。
不少靚仔靚妹都擔心,這次生物醫藥企業逃過一劫,以後會不會真被搞啊?醫藥基金還能繼續持有不?
要小柒說,擔心生物醫藥企業被美製裁在劫難逃的,duck不必。
從之前美方的限制清單來看,被拉進“黑名單”的企業大多是和資訊保安、官方和JD有關的,所以生物醫藥企業被拉黑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而且,往大的說,疾病、病毒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限制中國醫藥的發展,對它自己也沒有半丁點好處。
往小的說,美國很多藥企需要中國藥企幫他們研發或者做臨床生產,比如輝瑞,就是找凱萊英代工了部分環節,它們新冠特效藥就是由凱萊英生產的;還有藥明康德,也承接了很多海外企業醫藥研發等的環節。
所以,美方制裁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可能性不太。
醫藥股短期暴跌的核心問題解決了,來說回長期邏輯。
小柒認為,醫藥行業高成長性的邏輯依然沒有發生變化。
除了最近的下跌,醫藥確實是從年後就開始大調整了,除了是因為前期漲得太多、抱團股雪崩之外,從行業的角度來看,一大原因是集採。小柒之前有分析過,戳這裡瞭解《醫藥基金能抄底不?》
但這只是對部分藥企產生短期負面影響。從長期看,集採會加速行業出清。
據浙商證券,2018年開始,醫藥製造業虧損企業家數和金額都在加速提升,說明產業升級、低端出清正在路上。但這也會提升行業集中度,對頭部企業來說其實是件好事。
小柒還提到過一點,醫藥屬於消費,而且是剛需性行業,在人口老齡化背景和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我們對醫療的需求會越來越高,這就是它的成長空間。
還有一點沒說的是,醫藥一些細分行業可以歸屬於科技,比如創新藥、醫療裝置等。
而科技正是國家大力支援發展的行業。比如今年藥品評審中心釋出的創新藥的指導原則,也是在引導更好的新藥研發方向,鼓勵醫藥創新。
所以,醫藥是兼具消費(剛需)和科技兩大屬性的行業。
剛需行業受經濟週期影響小,需求確定性強,成長天花板高;科技也是長牛行業,還有國家政策支援。長期看好醫藥沒毛病。
不過,醫藥子行業很多,也不是所有的都值得投資。
集採時代下,醫藥行業創新才是出路,創新的方向包括創新藥(化藥、生物藥、疫苗)、創新器械、創新服務產業鏈(CRO、CDMO)等。
以CXO來說,也就是覆蓋藥物研發、生產全產業鏈的服務商。
它的存在是因為,藥物研發的鏈條很長,要經過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上市這幾個階段。各研發階段的研發支出非常高,失敗率也高。製藥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就會把研發和生產外包給CXO廠商。
據安信證券的資料,在全球創新藥研發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國內CXO訂單充足,今年前三季度,CXO上市公司實現營收430.44億元,同比增長38.15%;歸母淨利潤97.19億元,同比增長49.28%;
此外,CXO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持續投入,員工數量也在快速增長,說明未來業績很可能還會迎來高成長。
醫藥跌得兇,在不少老鐵眼裡,它已經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但機構對它卻是愈發愛得深沉。
12月以來,基金公司合計調研了超過200家上市公司,那些明星基金公司就好醫藥企業。
比如易方達調研了39家A股公司,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公司偏多;天弘基金共調研了29家公司,醫藥公司數量最多;廣發基金共調研了42家上市公司,醫藥生物和機械裝置上市公司都有5家。
醫藥是長牛行業,不要天天盯著短期的漲漲跌跌。少看點日K線、周K線,調月線來看看。
持有的基金也是,不要以每日的基金淨值變動去衡量要不要繼續持有,以長週期來看,淡定定投。別一回調就跳車,最後被甩在列車起跑的前夕。
持有藥基的小夥伴,評論區集合一波,和小柒聊聊你最近的持基心態唄,小柒親手給你做個心理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