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全球市場可謂瞬息萬變。
一月大家還在擔心美聯儲加息的來勢洶洶,而到了二月又被海外衝突攪得好不安寧。
對於普通投資者們來說,這段時間基本都是被折騰地乖乖躺平了。
而基金最近也非常慘,發行失敗的不在少數。
此時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問,基金還行嗎?
其實把眼光放長遠,格局放大點,我們可能才剛剛站在山腳下。
一、中國資本市場日漸成熟 投資思路該轉變了
放眼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居民資產配置中,基金始終是一塊重要部分。
儘管我國的資本市場起步較晚,但隨著近些年的改革,已經開始逐漸向成熟市場靠攏。
眾所周知,我國的居民資產曾一直以房地產為核心。
老百姓手裡有點閒錢,基本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去買房。
根據社科院的資料,2019年我國居民資產配置結構中,住房的比例達40.4%,大幅領先其他型別的資產。
而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國家堅決推進著“房住不炒”的大方向,投資住房已經不再如前些年躺贏了。
像“鶴崗”那樣的白菜價房子,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三四線城市中。
就如萬科鬱亮所說,房地產已進入“黑鐵時代”。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除了買房,還能做什麼?
很多人選擇買基金。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最新資料,截至2022年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5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統計顯示,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為25.87萬億元。
二、“她理財”的眾生相
那麼目前國內的投資者究竟表現如何?
恰逢“女神節“,女性投資者在基金市場的表現其實非常有看點。
這裡我們根據陸金所基金髮布的#女性基金投資資料大發現#中的資料,總結了幾個典型現象:
1、女基民的人均持倉金額增速高於男基民
2021年,女性投資者平均持倉金額略低於男性,但同比增幅明顯更高,女性投資者人均增幅26%,男性投資者人均增幅23%。
2、2021年,女性投資者獲得正收益的機率更高,男性投資者的平均收益率更高,男女投資者平均收益率的差距正在縮小
2021年第一季度,女性基民的正收益率達到71.32%,遠遠高於男性基民的58.93%。但從平均收益率這個指標來看,無論在2020年還是2021年,男性均優於女性。
風險偏好應該是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陸金所基金平臺數據顯示,男基民對中高風險基金產品的接受度顯然更高,投資了陸金所基金中高風險基金產品的男基民人數佔全體男基民的比例達到20.12%,比女基民高出近3%。
3、男女基民都越來越愛定投
陸金所基金平臺數據顯示,從投資行為上看,男女投資者越來越青睞定投這種投資方式:2021年,男女參與定投的比例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且女性投資者上升幅度更為明顯。一般來說,定投被認為一種可平衡市場波動的有效方式,資料顯示,參與定投使用者的平均持倉收益率是整體使用者的1.4倍。
從定投的偏好來看,2021年,男女基民參與定投的平均次數也基本相同;但在平均單次投資金額上看,男基民的平均單次定投金額為609.24元,顯著高於女基民的538.81元。
4、投顧產品方興未艾,專業能力帶來“穩穩的幸福”
陸金所基金平臺數據顯示,體驗投顧類產品的使用者及其行為並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大部分使用者仍處於“小試牛刀”階段,在購買投顧類產品的基民中,近三成基民購買的投顧產品佔其整體倉位的比例超過20%。
整體來說,基金投顧可以說是男女不限,老少咸宜了。
三、為什麼行業都在看投顧
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大部分人對於如何投資股市和基金都是沒有系統知識的。
但是專業的事情還得專業的人來幹。由於基金數目龐大、種類繁多,如何從市場上不斷擴張的基金池中選優和後續的調倉與運營成為了投資者所面臨的問題,基金投顧應運而生。
另一方面,政策推動下的大環境也在改變。
在“保本保收益”的“剛兌”時代,普通人也能躺著賺錢,對投顧的需求度自然不會高。
而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截止,淨值化產品成為主流,波動性已經難以避免,躺賺的時代過去了。
個人投資者本身對投資的理解就不深,沒了保本收益,急需專業的幫助。
同時,和美國當初的情況類似,我國透過投資運營實現養老金長期保值增值的需求,也在日漸增長。
機構對基金投顧這一塊的重視程度,必然將持續增長。
在當下國內主流的買方投顧模式下,基金投資顧問的利益與客戶利益繫結,以實現客戶資產增值、降低客戶投資成本為第一目標。
根據美國專業機構的統計,2020年直接在市場上購買基金的投資者僅佔32%,而有50%的投資者是透過基金投顧來間接購買基金的。
顯然,基金投顧業務早已是美國個人投資者入市的一個主要渠道了。
回顧一下美國基金行業的發展歷史,我們就能明白為何基金投顧會脫穎而出。
美國的基金業務誕生自20世紀20年代,背景當然是經濟繁榮,大家都有些閒錢,理財的需求旺盛。
但在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爆發後,大家發現,理財還是有門檻的,需要更穩定專業的服務才能安心睡著覺。
進入20世紀70年代,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缺口問題,美國推出了社會保障、僱主發起式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退休金賬戶並行的養老體系改革方案。
這些資金可是不容有失,不然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因此必須由最專業的機構親自操刀管理。
大量機構資金入市,又促進了美國財富管理業務的快速增長。
而隨著行業的發展,大眾開始更傾向於獨立、公正的服務,獨立投顧應運而生。
同時,由於佣金的降低,以銷售模式為主的基金從業人員開始大量失業,有專業投資組合構建能力的投資顧問進一步搶佔市場。
進入全面智慧化的21世紀,金融科技再為投顧行業添磚加瓦,智慧投顧的出現覆蓋了個大多數客戶群體。
總得來說,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與變革,在不斷的升級、最佳化中,美國的基金投顧形成了一套成熟體系。
以史為鑑,智慧化的基金投顧在國內也是大勢所趨。
站在女性投資者的角度,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家庭青睞投顧產品:首先,家庭理財講究“長期”、“穩健”,這其中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並要不斷學習瞭解金融市場。無論對於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女性來說,這都是不小的挑戰。而投顧產品強調對客戶的全業務週期陪伴和細化場景策略,降低因基金投資者行為不當造成的投資損失。
資本市場上有一句老話,“始於分歧,終於一致。”
那麼在如今充滿分歧的市場裡,會不會又在醞釀新機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