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行者
編輯 | 蛋總
出品 | 子彈財經
對於上任8個月的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瑾一來說,2021年的新年假期一過,公司好像“又變天了”。
一封由瑞幸咖啡的七位副總裁,以及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簽署的聯名討伐信被髮出,他們集體要求罷免現任的董事長郭瑾一,信中列出了郭瑾一包括貪腐、關聯利益以及能力低下多項罪狀。
在震驚之餘,郭瑾一迅速展開了反擊。一天後,他釋出了一封全員公開信稱,“員工是受了原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及原CEO錢治亞的欺騙”。為了自證清白,他懇請董事會設立獨立調查小組,就舉報信的問題展開調查。
然而,有意思的是,資本市場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並不強烈,有熟悉的投行經理向「子彈財經」表示:“由於陸正耀在瑞幸的股權已經被清空或者抵押,現在的董事會認為陸正耀的意見並不重要,甚至連董事會本身的意見都不重要。”
在他看來,這更像是陸正耀想要回股票和投票權的一次示威行動,“由於退市,而且開曼法院有了相關的資產重組判決,如今在董事會說話算數的不是各位董事,而是開曼法院指定的資產重組監督執行人。陸正耀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希望透過各種形式向董事會和這幾個執行人施壓,希望能拿回在瑞幸的控制權。”
眾所周知,2020年瑞幸咖啡被曝出財務造假事件,雖然剛剛跟SEC達成初步和解,陸正耀也失去了瑞幸的股份和投票權,但後續追究管理者和實控人的責任依然在進行中,一系列投資人索賠的案件還在排隊審理。
在不排除會承擔民事賠償甚至刑事風險的情況下,陸正耀在2021年年初突然向現有的瑞幸管理團隊發難,希望透過施壓的方式奪回自己在瑞幸的控制權。
讓人不禁想問,陸正耀為何不顧一切地去“奪權”?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1、監管報告的背後陸正耀的這次突然發難,跟2020年12月17日瑞幸官網以及SEC公佈的一份報告有關。
這是一份英文報告,名字叫《THE JOINT PROVISIONAL LIQUIDATORS’ FIRST REPORT TO THE GRAND COURT OF THE CAYMAN ISLANDS LUCKIN COFFEE INC.》,翻譯成中文就是《臨時清盤人向開曼法院提交的第一份報告》(以下簡稱《第一份報告》),而這份報告所包括的時間段為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2月17日。
在我們分析這份報告之前,先來看看整個事件的由來。
2020年5月,瑞幸造假事件被輿論和SEC頂到了高潮。在此期間,瑞幸也做了一系列的自救舉措:除了更換董事長CEO外,他們還成立了獨立調查小組,並公佈了瑞幸咖啡自我調查的報告。
但這一切對想在資本市場重新挽回信任的瑞幸來說,還遠遠不夠。當時註冊地在開曼的這家海外中概股上市公司,面臨的大麻煩除了SEC可能啟動的刑事調查以外,還包括之前大部分融資中出資人和借款人的“逼宮”。
為了解決問題,也為了能給公司的重組和下一步發展謀取時間,當時還在董事會的愉悅資本劉二海和大鉦資本的黎輝,兩個主要投資人兼股東,聯合其他董事在董事會通過了一份決議。
正是在這份決議中,瑞幸董事會決定將依託開曼群島的法律,向開曼法院申請指定一個由國際資本認同具有公信力的“臨時清盤人”,負責在這段特殊時間內監督瑞幸的董事會運作和日常經營,尤其對財務進行審批和控制,以便於在最終債務重組的時候,能取得各方債權人的認同和諒解。
這就是所謂“臨時清盤人”的由來。實際上“臨時清盤人”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一個或者幾個機構的集合體。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瑞幸的臨時清盤人就包括Alexander Lawson of Alvarez 、 Marsal Cayman Islands Limited、Wing Sze Tiffany Wong of Alvarez 和Marsal Asia Limited四家公司,其中有會計師事務所、財務諮詢公司、法律諮詢公司和一家審計事務所。
根據2020年7月瑞幸董事會透過的決議以及開曼法院相關的公告可以看出,這一個臨時清盤人組合起到的作用,其實是為了穩定投資人的信心,為瑞幸公司重組自己的業務和投資以及負債提供時間和方案。
而2020年12月17日公佈的《第一份報告》,就是在整個臨時清盤人團隊正式上任之後,他們對半年以來瑞幸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了一番梳理,以便於現在還持有瑞幸公司股票、還在粉單市場進行交易的投資人獲取最及時的資訊。
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將為瑞幸公司在開曼法院的直接干預下與債權人進行的重組談判提供依據。
而後者,對瑞幸來說顯得更加重要。
「子彈財經」從多家投行業務經理方面得到的資訊顯示,在12月底之前,瑞幸已經跟幾個主要的債權人,就債務方面的重組事宜達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見。
瑞幸則於2020年12月17日當日,在其英文版的投資者關係管理頁面中對《第一份報告》進行了評價,併發布官方公告顯示:
“我們很高興,在對公司的運營和財務狀況進行了廣泛的審查之後,聯合信貸銀行與公司共同制定了關於公司債務的詳細可行的重組建議,一項或多項安排方案正提交給開曼群島法庭,該提案是為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制定的。”
這份公告的意義重大,因為這揭示出“瑞幸終於從困局中復活了”。
2、瑞幸又活了遺憾的是,截止目前,國內的很多媒體和機構並沒有注意到這份報告的真正意義。
從投行的專業角度來看,這份報告意味著在未來三到六個月,瑞幸的財務重組會基本完成,最起碼在公司經營領域,造假事件給整個經營實體帶來的影響基本上會被解決。
但這樣一個對瑞幸顯得尤為重要的進展,並沒有被外界關注。而之前瑞幸指定這個臨時清盤人所釋出的監督報告,或者你可以理解為一個未經審計的半年財報,也在國內的媒體之間得到了一箇中性偏負的評價。
很多媒體認為這只是瑞幸對外釋放的一個“煙霧彈”,並對其經營資料產生了諸多懷疑。
然而實際上,報告是由臨時清盤執行人出具的,這是一個不受瑞幸指揮和影響的第三方獨立機構聯合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份財務報告的公信力,可能還會超過瑞幸以前釋出的一些財報。
而最近這一個多月以來,瑞幸的股票在粉單市場的不斷反彈和節節上升,恰恰說明了投資人對這份財報的認可。
因此,在該報告發布了17天后,陸正耀為何就急匆匆地想搶回瑞幸的控制權?讓我們認真地看這份報告。
《第一份報告》顯示,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和11.45億元。瑞幸咖啡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5.8%。
其中,瑞幸咖啡2020年第三季度來自自營商店的收入為9.7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3.1%;上個季度來自自營商店的收入為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3%。
可以看出,疫情對瑞幸咖啡造成了很大影響,不過,自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瑞幸咖啡的營收已經開始回升。
根據這份報告,預計瑞幸2020年營收規模在38億元到42億元之間。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非限制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為51.75億元(約7.427億美元)。
如果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數字,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重點。
首先,瑞幸實現了自己2020年造假時為資本市場定下的經營目標。而當時陸正耀提出40億元左右的年度收入,在於這樣的業務增速和營收規模,恰恰能滿足瑞幸盈利的收入基礎。
其次,自營商店的收入在節節攀升,意味著瑞幸單店的運營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報告強調,擴張依然是瑞幸咖啡的發展戰略,但其重心已經從快速擴張轉向針對性擴張,以此提高盈利能力和現金流表現。
此外,在陸正耀時期瘋狂開店的狀態已經得到抑制,轉而精準的店鋪運營,這也是自營商店的收入能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瑞幸咖啡在增長潛力強勁的地區開設了新門店,並關閉了部分現有表現不佳的門店。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擁有3898家自營店和894家加盟店。其中自營門店總數量從2019年12月31日的4507家降低到了2020年11月30日的3898家,共計減少609家。
瑞幸咖啡要在2021年開店1萬家的目標也不復存在。報告稱,到2023年,瑞幸咖啡希望擁有4800-6900家自營店。
報告中還提到,瑞幸大概63%的門店已經實現盈利。透過這些資料可以看出,瑞幸現在已不是原來那種“大水漫灌”的經營方式,轉而對現有的業務精耕細作。而超過6成的門店盈利,也證明這種方式符合瑞幸的經營模式。
這一點對於瑞幸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都非常重要。
3、改變對手的瑞幸如今看來,造假事件是瑞幸命運中的“分水嶺”,現在的瑞幸已不是之前的瑞幸了。
根據上述報告,其實能看出瑞幸在郭謹一的領導下,進行了大範圍的業務調整。這些調整恰恰符合企業經營的規律,也跟資本市場的期盼方向一致。
因此,即使陸正耀使出“聯合控告信”的手段想搶班奪權,但最起碼在投資人和股東看來,郭謹一的位置還是非常穩的。
瑞幸現在能實現業務上的重大轉機,並爭取到6成以上的店鋪盈利,在於新管理層調整了業務方向。
「子彈財經」認為,瑞幸現在的業務設定其實跟陸正耀時代已經完全不同。
當瑞幸處於“陸正耀時代”的時候,它的競爭對手和對標物件是星巴克。當時瑞幸內部每一次會議,高管們給員工打氣,提出的重要口號就是“幹翻星巴克”。
在2019年,星巴克確實被瑞幸的各種打法弄得有點“灰頭土臉”,但這也促使這家百年老店迅速轉型擁抱網際網路,在阿里的支援下取得了新零售上的成功。
而且在2020年,已經嚐到甜頭的星巴克董事會,將在中國成功的網際網路商業化模式,全盤複製到了美國和歐洲,並透過跟優步的配送合作,實現了網際網路業務增長超過傳統線下門店的亮眼業績。
這其實能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瑞幸給星巴克帶來的壓力。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而在2020年後半年,瑞幸的業務方向悄然做了調整。報告中指出,瑞幸咖啡決定著重發展其核心咖啡業務(包括自營店和加盟店),將資源向核心業務傾斜,並且進一步最佳化產品組合、產品定價和折扣政策,以保證使用者留存和購買頻次,進而最佳化成本控制。
可以看到,瑞幸咖啡的產品品類愈發豐富,除了咖啡以外,還有茶飲、果汁、甜品、烘焙和零食等,甚至連礦泉水都不放過。
在這樣的業務方向調整的背後,實際上是瑞幸將競爭對手從星巴克轉移到類似雀巢咖啡,香飄飄奶茶等這些曾佔領白領休閒飲品市場的品牌。
而轉型到這個細分市場的瑞幸卻悄然發現,公司陰差陽錯地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發展通道。
畢竟,傳統速溶咖啡含有植脂末等成分,而越來越多追求健康的都市白領不再願意以其作為主要的辦公室飲品,而正規的咖啡粉沖泡又需要一系列的裝置和步驟,在便捷性上無法跟速溶咖啡媲美。
原本便捷和便宜是速溶咖啡的優勢,但瑞幸作為網際網路咖啡經營實體所帶來的降維打擊,徹底把市場牢牢佔據。
不知不覺之間,大城市的白領基本上都習慣了在辦公休閒時間點一杯瑞幸咖啡,並等著快遞小哥將其送上門來。
不過,在定價方面,瑞幸也確實變貴了,如今3.8折的大額優惠券已經難覓蹤跡,但比起星巴克,瑞幸的定價還是低得多。再加上瑞幸採用的咖啡豆也是高品質的咖啡豆,能提供高於商業咖啡品牌各種咖啡粉的口感,還有便利性和快捷性,因此,其在白領市場的攻城略地,就可想而知。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一個6成以上門店盈利、現金流非常良好,而且收入還達到資本市場預期目標的瑞幸,這對陸正耀而言就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如果再加上瑞幸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細分優勢市場,並跟主要的債權人達成了債務重組的方案,這意味著瑞幸公司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一家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公司。
這點對陸正耀的吸引力更加強大,甚至讓他無視正在進行調查和投資人賠償起訴帶來的各種法律風險。
美國知名投行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師克萊爾女士對「子彈財經」表示,最起碼美國市場是可以讀懂瑞幸的發展邏輯和商業故事,這對一家正在重建的上市公司非常重要。“華爾街投行之間有個共識,那就是‘能盈利的就是好公司,持續能盈利的就是好模式’。從這個角度看,瑞幸現在可以歸到好公司的範圍中了。”
因此,退市後在粉單市場交易的瑞幸,最近這幾個月的股價節節攀升。
最新的訊息顯示,截止2021年1月15日,退市時在3美金左右股價的瑞幸,現在在粉單市場交易即便複雜,也依然上升到了10美金左右,市值也到了20億美元左右。
這樣的股價表現,也是對還在堅守的瑞幸股東和投資人的激勵。畢竟瑞幸曾經的“三大支柱”中,劉二海的愉悅資本還在堅持,到現在一股沒賣。
從這點來看,2021年對瑞幸的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
但願,這其中不包括陸正耀。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