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迄今為止的最大的中概股IPO已經誕生。平安集團旗下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陸金所”)在當地時間10月30日上午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次公開發行1.75億股美國存托股票(ADS),IPO定價為每股 ADS 13.50 美元,共募資23.6億美元。IPO首日,在美股大盤全線下跌的背景下,陸金所的股價表現不佳,開盤即破發,首日跌4.81%,收報12.85美元。
這不僅僅是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中概股IPO,也是繼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6年以來,美股市場最大的中概股IPO。陸金所也是繼金融壹賬通之後,平安集團旗下第二家登陸美國股票市場的科技獨角獸。
此前,陸金所自2016年起就不但傳來上市訊息,今日終於落地。期間經歷了P2P行業暴雷、網貸監管政策遲遲未明、新冠疫情暴發、美股市場連續式熔斷、中概股監管趨嚴等重大事件。如今,美股市場在2、3月閃崩後強勁反彈,創下歷史新高,國內關於P2P業務的監管正在逐漸明晰,IPO市場重新火爆,優質中概股公司也在美股市場飽受熱捧。對於陸金所來說,當下的確是個不錯的時間點。
一位專注互金板塊的分析師表示,陸金所的優勢在於從P2P平臺向小微企業貸款的調整較為成功,且背靠平安集團,但同大多數集團旗下的公司相似,對母公司的依賴性是陸金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平安集團持有陸金所42.3%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本次IPO後持股比例下降到38.9%。第一大股東為TUN KUNG COMPANY LIMITED公司,持股42.7%,本次IPO後持股比例下降到39.4%。
招股書並未披露高管的具體持股資料。但是,TUN KUNG公司由Tongjun Investment 公司和Lanbang Investment公司分別持持股41.0%和37.4%,而Tongjun在招股書中披露為平安高管持股平臺,因此,可以判斷高管在陸金所的持股中佔有相當比例。
雖然從營收資料上,平安的直接業務佔陸金所業務的比例並不高。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0日和2020年6月30日的前6個月,陸金所為平安集團提供了貸款賬戶管理、理財產品推介、技術支援等各類服務,期間技術平臺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別為人民幣8.978億元、7.459億元、10.2360億元和7.546億元,分別佔陸金所總營收的3.2%、1.8%、2.1%和2.9%。但是陸金所的風控系統、資料技術、業務發展等優勢都要依仗平安這棵大樹。
相比於螞蟻集團,陸金所的技術投入較低。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的技術和分析開支為8.49億元,佔營收比重的3.3%。同期的螞蟻集團研發費用達到57.2億元,佔營收比重達到7.9%。
招股書中披露,本次IPO募資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基礎平臺建設、產品開發、技術投資和收購、銷售和營銷活動、國際擴張,以及一般公司用途。但是,陸金所並未披露各項用途的具體比重。
陸金所的具體業務細分與螞蟻集團不同。上市當天陸金所CEO計葵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陸金所控股的貸款平臺主要針對中小企業主,計葵生說:“我們的客戶都借方是中上客群的個人,但用途在企業。” 陸金所控股財富管理平臺上超過75%的客戶資產是來自於資產規模大於30萬元的客戶群體。
2017年至2019年,陸金所控股的營收分別為278.2億元、405.0億元和478.3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為31.1%;淨利潤則分別為60.3億元、135.8億元和133.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8.65%;淨利率同樣從2017年的21.7%增至2019年的27.8%。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控股的營收為256.8億元,淨利潤為72.7億元,淨利率為28.3%。(文/魏天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