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殺跌,任澤平:新能源車不是最終解

  15日,兩市三大股指持續走低,以光伏、風電、新能源車為代表的賽道股更是充分“領跌”。細分板塊跌幅更是在5%上下,其中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麒麟電池等細分板塊跌幅都在5%左右。個股中,寧德時代跌幅近4.6%,報價414.35元/股,市值與萬億僅“一線之隔”,德賽西威、伯特利、德賽電池等更是跌停。

  隨著近期新能源賽道的持續下挫,市場風格變化的聲音不絕於耳。任澤平也在其個人公眾號發文稱新能源汽車並非最終解,甚至帶有偽新能源的概念。

持續殺跌,任澤平:新能源車不是最終解

  市場風格開始切換

  由於市場前景可觀和業績預期向好,新能源方向今年以來仍是市場資金偏愛物件,其一度成為二季度市場反彈的急先鋒,而隨著時間進入8月下旬,板塊內部逐步分化,且整體開啟回撥至今。

  鋰價高漲、新能源賽道整體回撥、寧德時代持續大跌市值逼近萬億關口;反之是地產、銀行、消費等板塊的持續走強。種種跡象表明著或許市場風格應經開始切換了。

  有分析認為,新能源賽道的調整或於其高估值有關,加之賽道擁擠加大,市場一些的小擾動也會導致板塊大幅回落。同時,在美聯儲或將繼續激進加息的預期下,並不利於成長股估值擴張。

  對於新能源板塊近期的調整和震盪,農銀新能源混合基金經理邢軍亮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成長賽道前期已積累顯著的超額收益,市場擁擠度升至歷史高位,投資者情緒較為敏感。在此情況下,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債利率上行,打壓了成長股估值;其次,近期人民幣匯率快速調整,上市公司半年報出現部分業績不達預期情況,讓成長板塊遭遇估值與業績調整壓力,眾多因素抑制市場風險偏好;第三,8月以來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市場提前博弈經濟企穩預期。因此,部分資金分流至金融地產和消費,對成長板塊形成擠出效應。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隱晦表示,雖長期看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細分板塊的表現會更持久一些;不過短期而言,還是建議在底部適當佈局。

  新能源汽車並非最終解?

  任澤平在個人公眾號“澤平宏觀”發文稱,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並非最終解,甚至帶有偽新能源的概念,主要以煤電為主,未來“綠電+儲能”的模式才算真正的新能源,最終夢想。

持續殺跌,任澤平:新能源車不是最終解

  文中觀點稱,在全球雙碳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相關的行業產業是未來經濟最有希望的、最具爆發力的領域。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主要包含三大主線賽道領域:從電動化到智慧化,從煤電到綠電+儲能,從鋰電池到氫能源電池。

  一是新能源相關的消費者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智慧駕駛等。新能源車應用蓬勃發展,快速滲透,未來從電動化到智慧化,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即將來臨。二是新能源相關的清潔電力能源建設領域,包括電源工程、電網系統建設,未來將從煤電到“綠電+儲能”。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並非最終解,甚至帶有偽新能源的概念,主要以煤電為主,未來“綠電+儲能”的模式才算真正的新能源,最終夢想。三是新能源相關的電池技術領域,從鋰電池到氫能源電池,未來發展高資源自給率、成本可控、市場化商用程序可落地的多元化電池技術路線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按照任澤平的觀點,由於目前新能源車所需要的“電力”仍然是煤電為主,而等到未來光伏、風電等“綠電”為主要電力來源後才算真正的新能源。

  機構觀點分歧,提升認知才是“王道”

  東吳證券指出,一味地、完全堆積在今年以來的熱門賽道上,還是充滿風險的,建議還是適度的均衡。能源價格將持續下降,降低了部分新能源產業鏈的吸引力。而地產市場有可能熬過最困難時機,消費場景的恢復也在預期內。

  興業證券卻給出了相反的觀點,對於後市的新能源行情,其認為新能源接近估值底,新一輪上行或在10月下旬開啟。5、6月份的顯著上漲使得新能源擁擠度一度接近歷史高位。但在經歷7、8月的震盪、分化、休整後,新能源擁擠度已降至中等偏低水位。若後續板塊繼續橫盤震盪,擁擠度也將逐步回到歷史低位。

  對於投資者而言,機構的觀點對於自身投資決策而言只能是輔助作用。畢竟若想在股市中長久“生存”下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才是長久之道。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65 字。

轉載請註明: 持續殺跌,任澤平:新能源車不是最終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