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劃重點:

1.作為一代“股王”,上市前的暴風科技確實有足夠的資本支撐起“妖股”的段位。

2.上市後,暴風科技開始抄樂視網的作業,自此開始走下坡路。

3.25倍槓桿瘋狂併購MPS直接導致暴風科技“死刑”!

4.在併購MPS過程中,投行團隊究竟是經驗不足還是責任心缺失下定論,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11月9日,暴風集團正式宣佈退市和A股說再見!

雖然後來更名為“暴風集團”、“暴風退”,但在大多數投資者眼裡,“暴風科技”才能喚起吃瓜群眾對昔日“股王”的懷念。

連虧3年,2019年報表無法出具,連續20個交易日交易價格低於1元,昔日“股王”就這樣屈辱的離開了資本市場。

而此時,始作俑者馮鑫依然關押在監獄。昔日,他用勤奮做到了生意人的極致,但在天才雲集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卻輸掉了寶座。

好的生意模式是擁有穩定的淨利潤和現金流,曾經的金山銷售冠軍馮鑫深諳其中門道。可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玩法已經徹底顛覆,燒錢補貼使用者賺取下載量,花大價錢買版權免費給使用者看。馮鑫看不懂這樣的打法,因為這不符合馮鑫奉為圭臬的生存法則。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暴風科技公眾號

在順應潮流,瘋狂併購,追隨大哥樂視的戰略下,暴風最終被一場併購一波帶走,落得了和樂視一樣的下場。

賈躍亭下週回國,馮鑫至今未判。

PC時代的佼佼者 上市成一代“股王”

上市之前,暴風憑藉“爆款”軟體暴風影音帶來的強大流量,廣告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商業模式清晰簡單,加上移動網際網路的東風帶來的流量增長,內容付費一片藍海,想象空間直接“爆表”。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資料來源:暴風科技招股書

暴風上市前主要透過賣廣告位獲取收入連年遞增,從2012年的2.2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3.43億元,兩年增長52%。如果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暴風完全可以熬到付費時代的到來,可能現在長影片的牌桌上,除了騰訊影片、愛奇藝、優酷,還有會有暴風的一席之地。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資料來源:Wind

2011-2014年,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暴風依然保持了相當驚人的盈利能力,接近80%的毛利率吊打搜狐和迅雷等對標公司。正式在這種優秀的運營資料之下,暴風上市後連續N漲停,股價一度碾壓茅臺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在上市後開啟連續漲停後,暴風科技很快衝到了327.01元(未復權)的股價巔峰。同日,貴州茅臺的收盤價258.59元(未復權),身居暴風之後。

上市40個交易日36個漲停板,市值最高時達到了408億,當初阿里的20億出價已經不值一提。

國內網際網路歷史上,燒錢的專案大部分都失敗了,少有的取得成功的案例之一是滴滴,成功原因卻啼笑皆非:大家都熬不下去了,快的賣身給滴滴,燒錢結束。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燒錢成功法則”帶壞了很多人。

很多創業者為了迎合投資機構偏好,甚至違反商業邏輯。譬如為了靠近所謂的消費概念,明明自己處於產業鏈的上游,可以和下游廠家愉快地合作。結果擼起袖子把全產業鏈的事情做了。哪知道投資機構絲毫不感興趣,自己落得山窮水盡。

2015年上市,對於馮鑫和暴風都是分水嶺。上市前的馮鑫,堅守生意原則,公司保持合理的增長節奏,有著對商業基本邏輯的堅守,對生存法則的尊敬,公司擬穩步發展。

上市之後的馮鑫,徹底拋棄對常識的理解,走上歪門邪道,暴風也走上不歸路。

走樂視老路虧損賣硬體 瘋狂併購根本停不下來

2014年的馮鑫還在被版權折磨地死去活來,為了上市衝利潤,不得不將每年購買版權的費用控制在4000萬元以內。

暴風時任副總裁王剛在上市的時候曾酸溜溜地說:“暴風在版權上的態度是:在內容採購上暴風不燒錢,少買或不買獨家、少買或不買首輪播出權,在內容製作上不花錢搞自制。”

好景不長,2015年上市後,有人問馮鑫,上市有錢了要做什麼?馮鑫很巧妙地回答:“網際網路核心還是使用者,在這方面我們優秀於樂視。當然,樂視積累和實踐出來很多新的東西。想要追趕樂視,要看暴風能否做成功兩件事:第一件是是否能用一年的事情幹他們三四年的事情,第二件是是否乾的事情能夠更網際網路屬性一些”。

上市後,馮鑫膨脹了。

“資本市場是企業發展的槓桿”、“暴風體育用100天追上樂視和騰訊!”、“沒有藍海,就創造藍海”。

2015-2016年大批網際網路科技以燒錢為己任,特別是樂視的“硬體入口”理論讓很多人著了迷,暴風科技也中毒了。簡單說,就是硬體僅僅作為流量入口,貼錢做生意,後續透過付費賺回來。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暴風科技硬體產品毛利率為負

2016-2018暴風的年報讓人看不懂,銷售的硬體商品竟然是負毛利率,暴風賣的VR裝置和電視是做生意還是在送錢?馮鑫忠誠地實踐著賈躍亭的“硬體入口”理論。難怪暴風號稱“小樂視”,一邊抄襲樂視的硬體戰略,一邊夢想著用會員費用彌補硬體虧損。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資料來源:暴風科技年報

然而,馮鑫顯然低估了消費者的智商,暴風硬體產品越賣越多,會員收入卻越來越少。資料顯示,暴風的硬體收入佔比從2016年的55.68%提升到2018年的80%。2018年網路付費服務收入只有0.42億,硬體的營業利潤虧損達到了2.88億,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負32%,缺口越來越大。

很明顯,消費者就是看重東西便宜,會員,可有可無。

資本市場的常識是不要和股票談戀愛,隨著暴風的股價竄天而上,馮鑫以為和資本擁有了曠世愛情。後來,暴風的股價開始緩緩走下坡路,馮鑫滿腦子都是“資本運作”,以為搞一些大運作,資本就會重拾舊愛。

暴風開始買買買的節奏:

1.收購北京風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之後成為了暴風秀場,也就是風秀直播。

2.收購杭州立動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一家遊戲公司,後來就有了火力風暴。

3.收購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也就是吳奇隆和劉詩詩的那家公司。

4.收購了甘普科技,主要從事海外遊戲的運營業務及推廣業務。

暴風上市後所有併購(剔除併購義大利體育版權公司)預案,總金額是54.031億元!如果加上併購義大利體育版權公司MP & Silva Holdings S.A.65%(以下簡稱MPS)股權,總金額就高達106.031億元!

收購和做生意都要本錢的,可是樂視做生意不要本錢,先講個故事圈筆錢,然後再講個故事,再圈一筆錢,股價上天,大家皆大歡喜。

最尷尬的就是,暴風抄樂視作業,抄到一半的時候,樂視先“雷”了,騎虎難下之際只能硬著頭皮自由發揮,最後自己也“雷”了。

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第一沒錯。但為了流量,不計成本,或許暴風科技更應該去港股或者美股上市。

25倍槓桿收購MPS 光大證券跟著遭殃

土豪般的海外版權收購,生態協同的性感話題,MPS的65%股權收購完美的滿足了此時馮鑫內心的渴望。

2004年,兩名義大利米蘭人裡卡多-席爾瓦(Riccardo Silva)合安德烈-拉德里扎尼(Andrea Radrizzani)聯合創辦了一家體育傳媒公司——MP&Silva;。

2015年,MPS在其全盛時期已經坐擁世界盃、英超、意甲、法甲、F1、法網、NFL、NBA等十多項世界頂級賽事版權,業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多個全球賽事產權,30多家賽事權利機構合作伙伴,每年超過一萬小時的播放時長。不過,即使在全盛時期,這個公司員工才93人,還有一堆即將到期的代理合同。

2016年3月,暴風集團與光大證券聯合,收購MPS股東持有的65%的股權,作價52億元。

暴風集團沒有能力管住MPS兩位創始人放飛的自我,畢竟拿了7億美元后還要辛苦工作,簡直太反人性了!於是收購不久,兩位創始人離職,他們簽署的轉播合同也隨之到期,順便留下了一大堆待付的轉播費給暴風。

2018年,MPS破產。自此,國內也有一堆爛賬等著馮鑫擦屁股。

收購MPS花費的52億人民幣中,暴風只出了2億,剩下的都是從機構募集來的資金,上市公司暴風集團承諾兜底。

根據事後披露的資訊,至少有34.89億元來自招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理財基金裡面還有深度的結構化,包括優先/中級/劣後,打包後統一作為收購方的槓桿資金)是以光大資本作為管理人和光大證券隱含兜底承諾而募集的。

MPS破產後,招商銀行將光大告上了法院。

2020年8月7日,上海金融法院判決光大資本向招商銀行支付約31.16億元及自2019年5月6日至實際清償之日的利息損失,並承擔部分訴訟費、財產保全費等費用;向華瑞銀行支付投資本金4億元,支付2018年1月1日至實際履行之日投資收益並承擔訴訟費、保全費等。

為了賺點中介費,結果變成“出資人”,光大證券也一肚子火,轉手就起訴馮鑫及暴風集團,當初說好的兜底回購呢?

至此,MPS像一座大山,徹底壓垮暴風和馮鑫。

美女香檳別墅VS監獄牢飯唾罵

通常公司被收購後,核心股東和高管會獲得豐厚的資本利得,難免動心想退休享受生活,MPS的兩個創始人也不例外。握著幾十億元還認認真真當個“打工人”,未免太強人所難了,這就是人性!

在成熟的併購市場,會有激勵的手段留住這些人。如果不行,則會設定過渡期,讓核心高管成為公司戰略顧問,帶著新高管到核心客戶和核心戰略資源處轉一轉,將相應的隱形資產平穩轉移到新團隊中。

更重要的是要與核心高管簽署禁業協議,嚴禁從事和原行業相關的業務。

令人驚訝的是,暴風沒有這麼做!

套現52億的義大利創始人逍遙自在做起老本行生意,一邊是美女香檳別墅,一邊是監獄牢飯唾罵,天壤之別!

據媒體報道,馮鑫鋃鐺入獄主要是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MPS一事,馮鑫在專案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以上常識如果老闆不瞭解,作為頂級投行團隊,為什麼沒有提示風險?

光大資本MPS併購專案的關鍵人物——光大資本投資總監之後加盟暴風,而財務顧問中金公司負責人2017年12月加盟今日頭條,出任今日頭條副總裁。

是經驗不足還是責任心缺失?如果對人性可以沒有把握,但是對或有負債怎麼會熟視無睹?

MPS陸續喪失轉播權後,各大聯賽要求MPS支付後續的轉播費,2018年8月,意甲要求賠償4440萬美元的未付費用。另外,MPS還欠德甲1000萬美元,欠法網500萬英鎊,此外還有英超、國際手球聯合會、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賬單要付。

如此龐大的或有負債,財務顧問有沒有盡調清楚?

如果沒有這筆併購,暴風可以是一個二流的播放器公司,可以是一個被人嘲笑日落西山的網際網路企業。但是,暴風科技絕對不會退市,馮鑫也不至於鋃鐺入獄。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資料來源:暴風科技年報

從過往資料看,2015年以前,暴風的母公司和合並報表的收入、利潤比較一致,基本可以認為,母公司收入、利潤就是暴風本體業務。

合併報表收入=母公司收入+子公司收入叫-互相抵消收入

怎麼這麼理解呢?MPS相當於暴風科技的兒子,而母公司相當於國內暴風科技,合併報表相當於家庭收入。爸爸打工掙得錢和兒子上班賺的錢就是家庭收入,爸爸辛辛苦苦雖然犯傻,到底還是掙錢的,結果MPS這兒子不爭氣虧的一塌糊塗,剛開始老爸還是挺著想辦法,多少還是盈利的,到了最後兜不住了,就崩了。

2016年收購了MPS後,母公司和合並報表就開始分離。2016年,母公司收入6.89億元,利潤1.61億元,而合併報表虧損了2.35億元,說明MPS至少虧損了3.96億元。

2017年子公司虧損2.9億元。這兩年,暴風的業務整體看至少是在盈利的,不會退市。

2018年,子公司MPS破產事件開始逐漸影響到暴風本體業務,收入2.1億元銳減60%,而且母公司也破天荒虧損了7.09億元。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了。

暴風最終離場 六萬股東被埋

如果馮鑫還是那個純粹的商人,如果暴風影音還是那個PC時代的影片播放器的王者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堅守者,暴風科技至少還可以和特力A、梅雁吉祥、安碩資訊、世紀遊輪等並列在“老妖股”之列。

也許他還會為內容發愁,卻不會望著牢房外的天空悲嘆。

也許他還會為被批評為二流企業家義憤填膺,卻不會為52億元債務一夜白頭。

也許他還會為頂級的烏鎮大會門票掙扎,卻可以自由的去感受烏鎮古樸的風光。

也許他熬到2019年,這個看劇付費的年代,再次煥發活力也未可知。

可惜,只留下了六萬多股東,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無限悵惘......

「黑天鵝」系列欄目聚焦資本市場熱點事件、上市公司深度分析和財經圈大咖訪談,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有思想有深度的優質好文。與作者交流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900 字。

轉載請註明: 暴風之死:一場併購帶走了昔日“股王” 也把馮鑫送進了大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