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保險資管公募業務部轉制公募基金公司獲批,泰康資產再度吃到了行業第一隻“螃蟹”。
泰康資產2015年在保險資管中首家獲批開展公募業務。去年12月,該公司向證監會提交設立基金公司申請,經過8個多月後,終於9月1日獲批設立。
另一家設有公募事業部的人保資產,去年10月先於泰康資產提交了設立基金公司的申請,已獲得證監會受理,目前還處於審批流程中。
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提升,公募基金業務迎來空前機遇,還有一些保險資管也有意收購公募牌照。
泰康基金核心員工持股20%
9月1日,證監會網站釋出《關於核准設立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覆》,核准設立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泰康基金)。
根據批覆,泰康基金註冊地為北京市,公司經營範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
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2億元人民幣。其中,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出資9600萬、佔股80%;5家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出資2400萬元、佔股20%。
證監會要求,泰康基金應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組建工作,出資方足額繳付出資,選舉董事、監事,聘任高階管理人員。
泰康資產是泰康保險集團旗下資管公司,成立於2006年,截至今年6月30日管理資產總規模超過2.4萬億元。其中受託管理的第三方資產總規模近1.4萬億元,另類投資管理規模超4700億元,養老金管理規模超5800億元。
2015年4月,泰康資產獲批開展公募業務,是第一家獲得該業務資格的保險資管公司。去年12月25日,泰康資產提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申請,獲證監會接收材料。由此,其公募業務轉製為獨立基金公司的動向受到關注。
趕上公募大發展的泰康資產公募業務發展也很快。泰康資產公募事業部負責人曾介紹這幾年的發展,2015年、2016年打基礎,2017年抓到貨幣產品的機會,管理規模超過200億;2018年是債券牛市,作為保險資管系的泰康公募業務也有優勢;2019年思路重點轉到含權益產品上來,此後產品線佈局逐漸均衡。
截至2021年6月底,泰康公募業務共管理近60只公募基金產品,管理規模超800億元,客戶數量超320萬。其中,債券型產品規模314億、混合型規模365億、股票型規模67億。
從公募事業部轉為子公司
在泰康資產申請設立基金公司之前,人保資產也已申請獨資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去年10月23日獲證監會接收材料,經過補正材料等步驟後,於去年12月4日獲得證監會受理。
人保資產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於2017年1月獲批資格,2017年3月正式開業。人保資產和泰康資產是目前僅有的2家透過下設獨立事業部來開展公募業務的保險機構。
這也意味著,這2家採取事業部形式運營的保險系公募基金,都已申請轉製為公募基金公司。
曾有基金業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公募基金業務的兩種牌照(基金公司法人機構牌照、資管機構公募業務牌照)各有優勢。對於保險資管佈局公募來說,在起步階段,公募基金事業部作為資產管理公司下的部門存在,可以藉助資管公司的品牌優勢,自身可以更聚焦於業務核心職能,精簡中後臺職能。綜合考慮未來自身發展空間以及近年來基金市場發展勢頭、競爭形勢,成立獨立基金公司可能是更合適的。
目前人保資設立基金公司還在證監會審批流程中。
今年3月12日,證監會向人保資產提出第一次反饋意見,提出7個問題。主要包括:人保資產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某基金專戶子公司未完成整改,需提交配合整改的相關方案;結合存量貨幣型基金相關情況,需補充完善貨幣型基金產品持有人大會召集失敗的應對預案;人保資產公募業務資訊科技系統涉及從上海至北京的平移,而存量公募基金產品交易不得中斷,需分析相關風險點並制定防範措施;人保基金某位擬任董事任人保資產首席投資經理,需就其現任職務與擬任人保基金董事職務之間利益衝突和利益輸送風險制定相關安排。此外,還需補充提交人保資產2020年度經審計財務報告,以及補充更新企業名稱設立登記通知書等。
證監會彼時要求人保資產在30個工作日內對上述問題逐項落實並提供書面回覆。如不能提供,也需提交延期回覆的申請。
還有保險資管有意拿公募牌照
從整個保險業看,已佈局公募業務的主要集中在頭部機構,且佈局時間主要是2015年之後。
目前與保險機構有關聯的公募基金有9家,包括泰康資產、人保資產、國聯安基金、華泰保興基金、太平基金、國壽安保基金、浙商基金、平安基金、泓德基金,合計管理的資金規模已突破9980億,接近1萬億,在146家公募基金機構管理23萬億規模中的份額為4.3%。
與這些保險機構自身在保險業的影響力相比,保險系公募業務在公募市場的存在感不強,尚未形成足夠影響力。主要原因包括佈局時間較短、尚未脫離母公司支援、市場化程度不高等等。
不過,這並不影響保險資管機構對於公募業務的信心和興趣。儘管大型保險機構多數已佈局公募,也還有不少保險機構尚缺這塊業務牌照。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在居民財富“搬家”、公募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一些保險資管公司對公募牌照興趣提升,正在市場上四處物色收購標的。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