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彭一葦
“新消費”“雙迴圈”,近年來的兩大經濟熱詞。如今二者聚合,將如何為經濟發展“旺上加旺”?中國企業要怎樣把握機遇?
5月8日,第六屆中國商業發展論壇在首屆消博會間舉行,聚焦“雙迴圈格局下的新消費”主題,龍永圖、沈建光等經濟學家“以案論道”。
精品消費並非高不可攀
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消費精品展,展覽面積8萬平方米的首屆消博會,吸引了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500家企業參展,可謂“雙迴圈格局下新消費”的一次典型實踐。
“雙迴圈的大背景下,促進消費是在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滿足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使國內消費不但成為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推動力,也使全球共享更大的中國市場。”原外經貿部副部長、經濟學家龍永圖對雙迴圈下的消費升級寄予重望。
在龍永圖看來,精品消費並非高不可攀,可以從最簡單的衣食住行開始。“比如上海的陽春麵是一種常見的小吃,但有的小店會匠心製作一碗麵,一年收入幾十萬元。”
在新消費背景下,更快、更近、更便利、更精準,成為零售企業需要高度聚焦、高度關注的核心。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事業群副總裁熊斌說,相比於天貓等遠場電商,這幾年以生鮮為代表的近場電商迎來了蓬勃發展,更強時效亦是消費需求升級的體現。
雙迴圈加速企業分化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十分關注海外消費市場。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資料表現亮眼,說明外國老百姓也樂於花錢買中國貨。
全球經濟復甦的動能從疫情防控較好、產業鏈完備的中國經濟起步,正轉向更廣泛的復甦。
沈建光說,世界發達經濟體應對疫情的財政支援規模達到GDP的16.4%,遠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5%的水平。相比2008年,一些經濟體政策出臺速度更快,應對措施更豐富,直達居民和企業,消費需求恢復明顯。
“大趨勢向好,國內經濟恢復並不均衡。”沈建光的依據,源自大型企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好於中小企業。
PMI有“信心指數”之稱,包含新訂單、採購量、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在手訂單等十餘指標,是國際上通行的經濟監測指標之一。在一定範圍內,PMI指數越高,意味著經濟水平增長越快。
沈建光分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雖然全球需求在逐步恢復,但在流動性寬鬆和供給側衝擊的雙重作用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意味著議價能力弱的中小企業成本上升、利潤下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可口可樂產品戰略顧問朱丹蓬也證實,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企業分化加快。大型快消品企業採取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高階化、小眾化等策略,在包裝、配方、品牌調性等方面下足功夫,形成了品牌體系的金字塔。相形之下,一些小企業的升級步伐還未跟上。
龍永圖認為,要在後疫情時代的消費狂潮中乘風破浪,國內企業應在質量和品牌上多下功夫,關注新消費群體,在深耕商品貿易的同時,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升我國的服務消費水平。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