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000億沒了!白酒、醫藥股崩了,發生了什麼……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0日電(張猛 吳曉薇) 白酒、醫藥大幅殺跌,發生了什麼?
20日,A股大幅調整。創指跌超2%,滬指、深成指均跌超1%。一天內大盤市值蒸發超3000億。
白酒、醫藥未來相關板塊未來走勢如何?何時能抄底?“V觀財報”(微訊號ID :VG-View)特邀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師、營銷、投資專家進行解讀。
白酒、醫藥股為何走低?
20日,恆瑞醫藥、金域醫學、通策醫療、安圖生物跌停,醫藥主題概念股只有安迪蘇1只股票出現上漲。
訊息面上,恆瑞醫藥集採重壓疊加最大單品放量不及預期,2021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6.67億元,同比微增0.21%。截至8月20日,股價較年初最高價已跌約50%。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V觀財報”表示,恆瑞醫藥一直是醫藥板塊中最大、也是表現最好品種,中報來看,恆瑞醫藥淨利潤以往都是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基本是持平狀態,雖然從企業發展角度來看,這種情況出現也正常,但市場習慣其高增長,就很難接受利潤增長放緩。
川財證券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歐陽宇劍接受“V觀財報”採訪時指出,醫藥板塊大幅調整,更大程度上是受到情緒和資金面的影響,特別是對教育和房地產的監管導致投資者擔心醫藥板塊也會受到波及。同時部分醫藥龍頭公司2020年下半年業績基數相對較高,今年業績成長性或有不足導致無力消化過高估值。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認為,最近訊息面上來講,集採重壓疊加最大單品放量不及預期,所以相關概念股都是非常明顯大幅殺跌,而且是恐慌性殺跌,破位性殺跌。此外,醫藥板塊整體累計漲幅比較大,而且獲利盤較多。在近期的一個市場調整背景下,整體板塊出現或者說呈現下跌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醫藥股比較鬧心,白酒股也不讓人省心。20日,酒鬼酒跌停,山西汾酒跌超9%,金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等跌超7%。此外貴州茅臺跌超4%,失守1600元/股,市值蒸發超900億。
訊息上,8月20日上午,市場突然流傳出一份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釋出的《關於召開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的通知》。據經濟觀察網報道,會議內容並不是打壓白酒企業,是針對資本炒作白酒的問題進行探討。目前是座談調研是徵集看法,主要針對的是資本圍獵醬酒,已及茅臺酒價高漲如何控制的問題。
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對“V觀財報”指出,整個社會公眾對白酒行業包括醬香酒,特別是茅臺價格變化非常的敏感,這種敏感影響到國家有關部門會關注這些行業的龍頭企業價格變化。國家有關部門開會是一種提示警醒作用,是指導性效力而不是指令性和強制性效力,符號性作用比較大。
甬興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表示,白酒行業是標準的消費升級概念,過去幾年,內外資追逐高階白酒股票。但是,這種消費升級也有階段性天花板,漲太多、過度透支,必然要回調。這是股票市場的正常規律,目前的走勢符合長期趨勢、並沒有意外事件驅動。
桂浩明認為,今年以來,白酒也是在持續下跌,重要因素是市場情緒變化。另外,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8月17日召開,研究紮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這對奢侈品消費,以及白酒特別是高階白酒消費也會構成某種壓力。針對訊息面上的白酒市場座談會,雖然無法得知具體座談內容,但現階段,官方依然是要控制白酒價格無序上漲,一些酒廠紛紛做高階酒,不符合國家消費政策導向。
何時能抄底白酒、醫藥?
Wind資料顯示,醫藥主題指數年內跌超8%,白酒指數跌超10%。
談到醫藥、白酒何時能走出低迷,桂浩明指出,需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調整到足夠低位置,只有調整到足夠低位置,估值達到相對合理狀態,才會有新資金願意進入。第二,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這兩者因素疊加起來,可能還需要點時間,不是短期內馬上就能出現,所以這時對這類品種還是要保持一定冷靜,需要一定耐心。
在歐陽宇劍看來,醫藥板塊長期投資邏輯仍然不變,政策對部分細分醫療的影響不同導致內部有一定的分化,但醫藥板塊在人口結構大趨勢下具備一定的成長性和穩定性。對於白酒方面,中長期看,認為白酒擁有優秀的商業模式,仍是消費品種較為優質的賽道。
張翠霞認為,從風險釋放基本結構特徵來講,在有效底部結構沒有給出之前,提醒大家應該是遠離和觀望為主。
專家建議:理性分析判斷形勢
對於未來A股走勢,桂浩明預判,短期而言,持相對謹慎態度,從目前來看,整個內外環境都相對比較嚴峻,市場內缺乏有效上升動力,在持續高位整理以後,特別是帶量整理以後,無法顯示向上突破。
“也不會有特別大回調,在度過近期擴容高峰以後,市場還是會逐漸起穩反彈,但是就走勢而言,可能會有一段整理時期,個股操作機會並不是很大,因此對投資者來說,這段時間需嚴格控制倉位,等待局勢明朗,而不是過於激進地進行操作。”桂浩明說道。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投資者在當前市場非理性下跌的時候,保持信心和耐心,靜態市場恢復理性。那麼從中長期來看,當前市場應該是處於一個最低迷的時刻,好的公司仍然是最好的投資資產。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建議,適當時機可以研究一下穩定市場的舉措,避免“踩踏”,少用極端方法來消化泡沫。要客觀冷靜判斷全球金融市場形勢進行風險管理,而作為市場主力要有大局觀,做到以大局為重。而高槓杆投資者特別要注意迴避槓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