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是傳統消費旺季,休閒、購物成為不少人的選擇。國慶節前,眾多城市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透過打造新型消費商圈,培育“首店經濟”“夜經濟”“網紅經濟”等業態,提升城市形象和商業活力,也為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發揮重要引領輻射作用。
廈門:加快接軌新的市場需求
國慶、中秋假期,廈門SM城市廣場吸引了眾多前來購物、休閒的人們,眾多“首店”是廣場引流的一大法寶。
廈門SM城市廣場商場經理陳碧瓊介紹,國慶前完成升級的廣場一期緊扣消費熱點,強化美妝、美食、健康等板塊,吸引了GUCCI BEAUTY、BURBERRY BEAUTY、赫蓮娜等眾多福建“首店”、廈門“首店”。
這些品牌基於新的消費趨勢,主要集中在餐飲、化妝品類。它們對客流有吸引力,在維持廣場業績上也有很大幫助。
廈門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張鳳清介紹,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加快完善商圈網點規劃佈局、推動現有商圈提質升級、支援傳統商圈經營業態調整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結合廈門實際提升傳統商圈、打造新商圈,積極引進國際品牌便利店來廈門發展,進一步豐富消費業態,發展“首店經濟”“健康經濟”“夜間經濟”“直播經濟”。
廣州:加快發展“免稅經濟”
而在廣州,經過改造升級、嶄新亮相的北京路步行街成為國慶假期市民打卡熱門地。廣州市越秀區區長蘇佩:
業態變酷、變潮了,街區精心打造了全國最大的戶外8K裸眼3D異形屏,推廣無人送餐、無感停車、刷臉支付、超高畫質直播,催生了機器人餐廳、故宮文創、木可花房等53處社交媒體網紅打卡點。
此外,廣州計劃在三年內逐步引入200個國際品牌,並加快發展口岸免稅店,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入國際品牌折扣店。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何作用?
除廈門、廣州外,今年以來,重慶、杭州等地也紛紛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上海、北京更是搶先佈局,早在2018年4月,上海就釋出了《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巖說,在當下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過程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將發揮重要的引領輻射作用。
透過建設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能夠集聚更多優質消費資源、提升服務品質,更好推動消費融合創新,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也能把消費升級的紅利更多留在國內,逐步擴大國內消費規模。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是這個城市要具備良好的城市發展基礎,城市基礎設施、自然人文環境、公共服務水平等軟硬體配套水平要夠高。二是具備一定消費潛力,商圈發展要相對成熟,城市及周邊區域有一定消費潛力。三是城市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具備國際化消費環境和服務水平,國際消費便利化程度高。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也有多種不同型別,既包括具有全球影響力綜合性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也會培育一批專業化、特色化和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來源:經濟之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