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長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湧現出華為、騰訊等世界級科技企業,成為中國經濟向更高質量階段發展的新引擎。移動支付、網路購物、短影片互動等網際網路應用不斷推陳出新、走向海外,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共同繁榮。
但是近來,在一些政客的鼓譟和煽動下,美國瘋狂對中國海外科技企業進行圍堵、脅迫、打壓。此類美國慣用的手法,無非是濫用“國家安全”之名,行“脅迫交易”和“技術掠奪”之實。宣佈禁止美國個人或實體與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及其中國母公司進行交易,並以此作為威脅,企圖強迫TikTok與美企達成所謂“合作協議”,近日還企圖使微信和TikTok從美國移動應用商店下架。此前,美國曾以同樣的藉口對華為、海康威視等企業實施了一系列使用禁令和出口限制。無論是全面封鎖,還是巧取豪奪,美國對於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霸凌行徑均呈現出一種美式“強盜邏輯”。
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美國一直鼓吹公平貿易原則和市場經濟規則,以公平競爭的“倡導者”、市場經濟的“維護者”自居,原因在於其自身經濟實力、科技水平在國際上佔據著超強地位,能夠確保自身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最大收益。美國認為在全世界向其開放的條件下,憑藉超強科技實力可獲取最大利益,因此一方面構築綿密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遲滯別國獲得新技術的速度,另一方面則不遺餘力從全球科技和人才市場中榨取更多智識資源,以“文明”的方式穩固其霸權國的地位。
但當自身經濟與科技實力稍顯頹勢,越來越可能被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所趕超時,美國便一改此前全球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秩序“捍衛者”的面目,毫不掩飾地搞“貿易霸凌”和“科技霸凌”,不僅利用國家行政機器對競爭對手實施圍堵與打壓,還對所謂有“安全威脅”的企業進行脅迫與掠奪。
在科技領域,為了防止被彎道超車,美國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和霸凌行徑,對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採取直接制裁。從20世紀80年代打壓日本半導體行業先鋒東芝到近些年肢解法國電力與交通行業巨頭阿爾斯通;從此前全面制裁華為到近來圍堵、脅迫TikTok,其霸道作風顯現無遺。在貿易領域,美國將目前的不利地位歸咎於迅猛發展的全球化,擺出單邊主義的驕橫姿態,悍然發動對華貿易戰,置世界經濟的穩定秩序於不顧。在投資領域,美國濫用國家安全審查,加大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阻撓力度。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客觀上也給美國國內投資環境帶來更大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使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投資者在美國投資信心嚴重受挫。
長期來看,美國對新興市場國家科技企業的制裁無論是在雙邊層面還是在全球層面都危害重重。這樣的無端制裁是對全球開放格局的極大破壞,無助於全球自由市場的運轉。微信、TikTok等網際網路應用已經成為眾多美國人的娛樂工具、情感寄託甚至生活必需品,美國對其實行封鎖勢必影響美國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這一禁令在遭到其國內“微信使用者聯合會”反對的同時,也招致了多地聯邦地區法院的禁止。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無端制裁是其霸權主義的直接體現,大大傷害了國家間正常的科技交流和經濟往來。為了制裁相關企業,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機器,高度政治化商業與科技往來,引發了眾多國家的強烈不滿與批評。美國對與其形成競爭關係的高科技企業無端制裁還會危及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創新,也使得本來就困難重重的世界經濟發展雪上加霜。面對美國的強硬制裁與惡意脅迫,相關科技公司深感失望並憤然表示強烈反對。與此同時,相關禁令也引發了其他國家海外科技企業的擔憂,使他們對美國市場的開放性產生了懷疑,美國市場對外國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遭到削弱。美國這種保護本土企業、打擊其他國家海外企業的做法意味著其國內市場公平性和競爭性的下降,長此以往必將造成重大科學技術進步的停滯。
受到全球範圍內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響和推動,中國企業在資訊科技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獲得了巨大發展,也引領了國際網際網路應用的前進潮流。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努力為工業4.0前景創造先機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持續繁榮,乃至重振世界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美國一些政客出於一己之私,深陷冷戰對峙的思維定式,走入“逢強必霸”的邏輯誤區,對包括中國在內其他國家高科技企業施加一系列無端制裁,既擾亂了全球開放格局,助長了國際強權政治,更是沉重打擊了世界經濟。
中國始終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求同存異的原則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建交40多年來,中美兩國在經濟、科技和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雙方各自發展,造福了兩國人民。美國一些政客逆歷史潮流而動,阻撓破壞兩國間正常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瘋狂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傷害的是中美雙方利益,註定不得人心,不能得逞。
中美兩國關係歷經風雨,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發展,正是因為兩國能夠從大局出發,管控矛盾和分歧,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維護雙邊關係總體穩定。事實證明,中美兩國只有進一步深化包括科技領域在內的現有合作,並在合作中摒棄固有偏見,走出認識誤區,切實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遵守國際經貿規則,才能最終實現平等合作、互利共贏。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08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