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14日電題:聽,航空業的“潮聲”!
新華社記者丁玫、謝佼、劉昕宇
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能聽到一種“潮聲”。
每兩分鐘這裡就響起飛機轟鳴聲,或由遠及近,或直上雲霄。中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機場生產統計顯示,全球航空業疲軟背景下,雙流機場今年5月以25299起降架次在全球領先,9月、10月在大型機場中率先實現起降架次同比正增長,進入冬春航季日均航班計劃1100架次,同比增長5.1%。這轟鳴就是中國航空業復甦進取的潮聲!
潮起,來自經濟和社會活力的牽引。這裡晝夜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川航物流公司,一排排貨物整裝待運,川航物流營銷部副經理周崗說,該公司2019年營收7.46億元,到今年10月營收已達16.4億元,全年有望過20億元。
“增長最快的是國際航線,今年新開十幾條。貨品中有全球急需的抗疫物資,有各類供應鏈物資、電商產品,極大拉動了經濟執行。”周崗說,成都周邊貨品僅三成,“全國貨品都在飛!”
潮頭,得益於時代風口的鼓動。航空物流需求猛增,“客機改貨機”正當其時。川航機庫裡,四川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職工正在探索空客321飛機“客改貨”技術。他們曾於2017年實現亞太地區首架無預留鯊鰭改裝,打破行業內該專案的世界紀錄,吸引當時中國市場一半的該專案訂單。
“五中全會提出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我們要緊抓國際國內雙迴圈機遇,只爭朝夕,實現航空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該公司總經理帥志勇說,“過去飛機做類似汽車保養的8C檢,只能專門飛到法國或其他西歐發達國家去做,前後週期40多天,花費百萬美元。如今我們只花20多天就能做,費用還大大降低。產業基礎能力的提升,帶來了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潮聲,更聽從奮力拼搏的節奏。大飛機示範產業園中,為滬外首臺國產飛機ARJ21飛行模擬機入駐,中國商飛四川分公司正加班加點。在蓉飛行模擬機執行團隊負責人姜毓琦說,受中國商飛客服公司委託,為加速建立屬地化ARJ21複訓能力,提升西部國產飛機運營支援水平,團隊在前期不分晝夜進行訓練。三個月的連夜鏖戰,團隊達到了需全年才能掌握的資質能力。
“五中全會精神催促我們奮進!”姜毓琦說,“辦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大飛機事業需要增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能力,這條路沒有捷徑,只能不停學習、不停試錯、不停總結經驗。”
航空業的潮聲,在成都航空經濟功能區206平方公里內迴響。今年1月到8月,這裡引進專案協議總投資172億元,航空製造維修實現產值37.6億元,航空金融規模突破15億元,國際全貨機運量增長126.6%,帶動成都市外貿進出口4545.2億元、增長24.9%……未來天府國際機場投運後,成都將進一步釋放綜合樞紐的巨大能力,與重慶共同形成帶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