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銀行年度交卷,新生成色參差不一
“重組新生”銀行成立之初大多揹負著化解風險的使命。
記者丨李海顏
抱團取暖的“重組新生”銀行陸續交出合併後的業績“答卷”,5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蒙商銀行、四川銀行、山西銀行、中原銀行和遼瀋銀行均已披露2022年“成績單”,但受制於合併時間和發展情況的影響,“重組新生”銀行業績表現不一。部分合並較早的銀行已步入發展正軌實現盈利,個別“歷史包袱沉重”的銀行則尚未走出負增長困境。
“重組新生”銀行業績不一
合併重組較早的四川銀行勢頭迅猛,歷經兩年時間發展後,該行業績進入快速增長期。2022年,四川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4.75億元,同比增長27.4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9億元,同比上漲46.59%。
四川銀行業績的快速增長主要來源於利息淨收入的增加,該行銀行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達88.57%,得益於生息資產規模增長的帶動,2022年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26.26%至39.63億元。
在2021年消化處置歷史遺留問題後,山西銀行也逐漸步入發展正軌,2022年該行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由虧損46.73億元到盈利3.93億元;營業收入則同比增長14.66%至31.01 億元。
吸收合併較晚的中原銀行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2022年5月,中原銀行吸收合併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和焦作中旅銀行省內3家城商行,從業績表現來看,2022年全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56.11億元,同比增長32.8%;歸屬於該行股東淨利潤36.5億元,同比增長2.4%。
歷經一段時期的發展,部分“重組新生”銀行相繼走出陰霾實現創收,不過,亦有個別重組時間較晚或歷史包袱較重的銀行尚未實現盈利或業績出現下滑。
2021年6月吸收合併原遼陽銀行和營口沿海銀行的遼瀋銀行尚未走出虧損。2022年,遼瀋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31億元,歸屬該行股東淨虧損29.04億元。2023年是遼瀋銀行實現“扭虧為盈”的決勝之年,該行表示,將透過確保實現貸款有效投放,實現付息成本壓降,持續提升改善資產質量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
承接部分原包商銀行的資產和負債新設成立的蒙商銀行在2021年扭虧為盈後,2022年業績則有所滑落,報告期內,蒙商銀行實現營收35.19億元,同比減少37.4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0.42億元,同比減少93.29%。
“5家‘重組新生’銀行2022年的表現不一,有自身經營層面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與重組合並方式以及被合併銀行的資產質量有關。”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於百程表示,四川銀行成立時已經進行了原有銀行資產的重組和不良的處置,並獲得大規模注資,因此業務開展相對順利;而遼瀋銀行是在新設之後,吸收合併遼陽銀行和營口沿海銀行,後兩家銀行的資產重組和風險化解由遼瀋銀行來承擔,因此包袱可能比較重。
個別銀行不良率高企
“重組新生”銀行成立之初大多揹負著化解風險的使命,普遍存在不良率高企等情況。截至2022年末,遼瀋銀行、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仍然較高,兩者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67%、3.51%,但相較於上年同期已有所改善,分別減少1.35個百分點和0.64個百分點。
山西銀行、中原銀行和四川銀行不良貸款率則穩中有降。截至2022年末,山西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33%,較上年同期下降0.96個百分點;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93%,較上年末減少0.25個百分點;四川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7%,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對於部分合並新設銀行前期不良率高企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合併重組銀行合併後淨利普遍虧損,不良率高企,一是,銀行合併初期處於內部管理磨合期與經營戰略適應期,資產擴張速度慢;二是,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加大不良撥備計提,夯實經營基礎;三是,宏觀經濟、行業波動;另外,也不排除部分歷史遺留的不良風險進一步暴露等原因。
撥備覆蓋率是衡量銀行信用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截至2022年末,遼瀋銀行撥備覆蓋率雖較上年同期減少7.46個百分點,但數值仍超500%,為592.67%;四川銀行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減少33.24個百分點為286.69%。蒙商銀行、山西銀行、中原銀行撥備覆蓋率則較上年末有所增長,分別上漲8.78個百分點、10.42個百分點和3.59個百分點至186.05%、161.56%和157.08%。
兼併重組或成趨勢
目前來看,“重組新生”銀行通常有新設合併和吸收合併兩種方式,例如,蒙商銀行、四川銀行、遼瀋銀行、山西銀行均為新設合併,即幾家銀行合併後新成立一家銀行;而中原銀行吸收合併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則屬於吸收合併,即在原有銀行基礎上,吸收併入其他銀行。
於百程認為,在經濟下行等因素壓力下,中小銀行生存與發展面臨一定挑戰,部分規模小的銀行經營較為困難,抱團取暖成為比較現實的選擇。目前來看,透過合併重組這種市場化手段來推進改革和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可能會成為較普遍的一種模式。
對於合併重組後銀行如何儘快出清風險早日進入發展階段,於百程進一步分析指出,一般來說,銀行重組合並後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調整,包括新資本的引入,被合併銀行的資產和風險清查處置、人員安排、架構調整,以及合併後的業務磨合等。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則認為,“重組新生”銀行合併起初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在化解不良資產前期歷史包袱上,前幾年尚未形成內生的穩健發展能力,業績指標有所下滑較為正常,需要更長時間觀察合併重組是否成功,包括戰略發展方向是否清晰,重組之後團隊磨合的情況以及經營管理水平是否提升。
對於合併較早的銀行該如何提升區域內的競爭力,周茂華指出,從行業與地方經濟看,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合併,有助於減少同業低效率競爭,減少個別中小銀行風險外溢,夯實行業發展基礎;同時,銀行穩健經營有助於提升金融服務地方經濟能力。合併重組的中小銀行發展方向是明確的,股權清晰、內部治理完善、聚焦主責主業、深耕區域市場,與大型銀行進行差異化競爭策略。
編輯丨林琴
圖片丨視覺中國、壹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