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界性難題,中國該怎麼做?這一舉措被多次提及

面對世界性難題,中國該怎麼做?這一舉措被多次提及
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日前在線上進行,與會的經濟學家們表示,對中國經濟要有信心,但前提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穩住宏觀經濟,保持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全球領先地位。建議中國加大內需拉動力量,最核心的是消費。作為拉動消費的有效手段,發放消費券被多次提及。

在疫情反覆、美聯儲加息、烏俄衝突等內外部複雜因素下,中國經濟表現如何?如何打好“政策組合拳”,促進發展,暢通內迴圈?

5月14日,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線上進行。在“中國經濟與政策展望”主題圓桌論壇上,與會的數位首席經濟學家為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多位專家表示,對中國經濟要有信心,但前提是要穩住宏觀經濟,保持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雙迴圈發展格局下,進出口受到負面影響較大,中國需要加大內需拉動力量,這其中最核心的是消費。作為拉動消費的有效舉措,發放消費券被多次提及。

面對世界性難題,中國該怎麼做?這一舉措被多次提及

發券拉動消費

效果尤為明顯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直言,當前市場情緒過於樂觀,特別是對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的發展,美聯儲給出的預期和指引也比較樂觀。

他認為,美國正在重蹈上世紀70年代的覆轍。當時,美國通脹上行疊加經濟衰退,為了控制通脹,美聯儲大幅加息,卻造成了經濟的深度衰退。當前,美國面臨的問題不比上世紀70年代更輕鬆,畢竟當時困境的背後更多是石油危機,而現在卻是歷史上從沒有過的靠印錢來使經濟走出衰退的局面,這也是新貨幣理論實現的後果。

“從貿易條件來看,中國也是深受其害。”沈建光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15.8%,預計接下來困難會更大。此外,我國今年在進口石油、天然氣額外的開支預估要超過一千億美元,對外部風險要充分進行考慮。

沈建光強調,中國需要加大內需拉動力量,內需當中最核心的是消費,促消費會成為今年核心政策點。目前,中國主要刺激經濟的方法是減稅降費,給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條件,但在消費端的刺激是比較弱的。

“在當前國際國內複雜形勢下,促消費會成為重頭戲,包括髮消費券或者轉移支付給受疫情影響的員工等。”沈建光建議,除了給受困人群發放現金,中央還可以考慮給各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提供中央財政支援。發券對於短期拉動消費立竿見影,而且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

財政撬動信貸

紓困中小企業

在多重複雜內外部因素中,疫情反覆是衝擊經濟的重要因素。二季度GDP預計表現如何,貨幣及財政政策組合拳如何發力?

針對疫情因素對經濟的影響,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總體來說壓力還不小。內部來看,疫情是當前衝擊經濟的重要因素。預計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會比一季度的4.8%明顯“下一個臺階”,下週一公佈的4月份經濟活動的資料也可能不太樂觀。

在此背景下,如何打好政策的組合拳?陸挺也提出,發放消費券是非常好的政策,可以著手發力。今年,在貨幣政策空間已經比較有限的背景下,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以及最佳化財政支出的方向顯得非常有必要,能夠穩定預期,保障基層政府的穩定執行並保障市場的主體。

陸挺進一步表示,從財政支出的角度來講,進入疫情的第三年,很多家庭還有中小企業面臨非常大的困難。以財政政策撬動信貸政策非常重要,如增加貼息、貸款的擔保,給予一定的租金、稅費減免等。

財政政策應更積極

加大力度提振消費

“內迴圈不暢的癥結在於我國居民消費率過低。”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直言,當前外迴圈及內迴圈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障礙。內需主要靠投資和消費,消費的作用比基建投資更大,但目前是基建投資擔當重任,消費引擎還沒有啟動。此外,財政支出直接對消費領域的投入偏少。

在李迅雷看來,促消費方面,貨幣政策作用有限,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今年,減稅降費和留抵退稅的力度非常大,總規模全年預計到2.5萬億元,尤其是留抵退稅對於解決企業目前現金流問題有非常積極的效果。但當前財政主要投入在穩企業穩就業上,對於消費領域的支出偏少。

他同樣建議發放消費券,認為這比美國發放現金的方式更具針對性。

此外,李迅雷還提出應該推進各項改革,增加中低收入階層收入。一是居民部門的收入結構需要高度重視,因為個稅佔比過低;二是居民收入再分配功能偏弱。他建議,第三次分配要增加企業責任,增加企業的慈善事業,多種舉措共同發力,改善居民的收入結構,提高中等收入組的收入水平,這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

有條件應對挑戰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美聯儲利率緊縮、俄烏衝突等挑戰。這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性的難題。其中,俄羅斯、烏克蘭不論是經濟體量,還是和中國的貿易聯絡,相對來說都比較小,對中國的影響也比較小,但俄烏衝突的間接影響也不容忽視。

“中國貨幣政策既要堅持以我為主,同時又要堅固內外平衡,面臨比較大的挑戰。”管濤認為,中國市場不缺錢,當前主要的問題不是貨幣政策,而是受到疫情蔓延的影響,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所以,今年能不能夠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內關係到穩增長的目標能否實現,對外關係到能不能有效應對外部超預期的衝擊。

“今年主要發達經濟體包括美聯儲在內的貨幣政策轉向明顯加快,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債市、匯市的波動明顯加大,資本流動的不穩定性也增強,且產生了溢位影響。”管濤預計,未來美聯儲將進一步緊縮,透過貿易往來、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渠道,對中國產生溢位影響。需要關注的是,美國是否因為政策失誤導致資產泡沫破滅、經濟衰退,這個是非常大的尾部風險。

管濤總結道,雖然內外部的挑戰確實是前所未有的,但這些並不是中國單獨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性的難題。中國經濟體量大,政策空間足,迴旋餘地大,所以中國應該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來應對挑戰,但前提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穩住宏觀經濟,保持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全球領先地位。

社融與股市走勢相反

背後有兩點可能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人、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理論上來講,股票市場沒有太大的下行風險,但現在卻出現了跟2020年初一樣的情況——社會融資走勢和股市走勢完全相反。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今年和往年情況有何不同?王慶提出兩點可能:

其一,如果股票市場的反應是錯誤的,那麼是高估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2020年初也是這種情況,股票市場的反應當時被證明是錯誤的,後來也追上了社會融資表現。

其二,如果宏觀經濟分析師判斷的社會融資未來走勢是錯誤的,那麼是低估了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困難。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僅是一個支柱行業,同時也是中國貨幣創造、信用傳導重要的載體和機器,如果房地產行業遇到的困難無法解決,就無法形成有效的信用傳導,很多研究者預判的今年社會融資可能就無法實現。這種情況便和2020年初不同。

王慶總結稱,作為投資者應聚焦兩個問題,一是疫情有多嚴重,二是房地產市場問題有多嚴重。

記者 朱燈花

編輯 陳偲

封面製圖 孫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76 字。

轉載請註明: 面對世界性難題,中國該怎麼做?這一舉措被多次提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