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要說近兩年以來的理財產品,什麼最火,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有了一定的答案,那便是基金。這話不假,似乎是經過一定的普及之後,基金便真的一夜之間火遍了全網,甚至對於某些完全不理財的人來說,他們都聽說過基金二字。

當然了,過去這兩年時間裡,似乎也存在一種現象,那便是當基金大漲的時候,當我們賺到錢的時候,內心是壓根就不願意上班,甚至是想著全職理財。但是,當基金大跌,甚至是虧到我們的本金時,這時候又想著還好有個工作,壓根就不敢離職。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漲了就不上班,跌了不敢離職的現象呢?一時的漲與跌,又真的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年輕人理財,又真的該全職操作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一、漲了不想上班,跌了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坦白講,自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似乎基金的行情一直都不錯,甚至是一直在過年前,很多人的賬戶收益都是非常讓人眼紅的。於是乎,便讓某些人產生了一種念頭:賺錢太容易了,上班工資又低又受氣,還不如理財實在。

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覺。要知道,理財收益高,並非是我們普通人有多牛,也不是你的基金經理有多牛,而是市場所導致的。說白了,當市場瘋狂上漲的時候,不論買什麼樣的基金,都是可以掙到錢的。

但是,如果市場行情不好,例如2月份的最後一週行情時,這時候哪怕是再牛的人,也都是會有所虧損的。所以,暫時收起那顆浮躁的心,在自己沒有一定存款甚至是經濟能力之前,保住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二、一時的漲與跌,真的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相信很多人也都和小胖一樣,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晚上8點之後,便時不時的開啟手機,檢視自己的基金收益如何。當然了,過去這半年期間,基本上都是漲多跌少,所以賬戶的數字自然是越來越多。

但不得不說,這種一時的漲與跌,在我們還沒有完全賣出甚至是清倉之前,它們都只能稱之為浮盈而已。那些真正賣掉,完全放到自己口袋裡的錢,才能叫做盈利。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胖某位朋友前些天的基金收益一共是3萬多塊錢,但短短一週時間,便全部跌了回去。這,便是市場,而我們最應該做的,便是敬畏市場才行。

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三、年輕人理財,該不該全職操作?

的確,當行情好的時候,或許我們真的會覺得賺錢太容易了。說白了,便是隻要你有一定的本金,然後不論是買基金也好,買股票也罷,都是能夠每天不斷帶給我們收益的。

而每當這種時候,我們都會想著不再上班,甚至是想著未來光靠著理財賺錢。但不得不說,這種想法一點都不現實。要知道,理財收益再好,我們也只能將其當成一個錢生錢的副業而已,而不能當成主業。

而我們的主業,個人覺得應該是本職收入才對。因為,本職工作是最穩定,也是最實在的收入,它是你每個月收入來源的重要途徑。有了收入,未來才會有存款,而有了存款,也才能夠利用存款去理財,這是一個先後順序,不是嗎?

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其實,對於很多理財的老手來說,都經歷過大漲,也同樣經歷過大跌。個人覺得,這種暫時的漲與跌,對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更應該做的,便是糾正自身的心態,唯有如此,未來我們才真的能夠笑對漲跌。

當然了,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也應該在自己收益非常不錯的時候學會止盈。因為,只有當這些賺到的浮盈真正放到自己的兜裡,這才叫做你的錢,不然,都是市場的錢,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是什麼原因呢?理財創造收益,又真的能夠全職操作嗎?在您看來,普通人未來的理財收益,又真的有可能超過自身的本職收入嗎?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81 字。

轉載請註明: 基金漲的時候不想上班,跌的時候不敢離職,為何會這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