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淡水魚價格“漲聲一片”業內人士:供應偏緊 Q3魚價有望理性迴歸
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晨靜)訊,近期,多地反映淡水魚價格攀升,微博上“淡水魚價格上漲”話題閱讀量達233.3萬元,不少網友表示,今年實現“豬肉自由”、“小龍蝦自由”,為何淡水魚價格“漲勢洶洶”?
業內人士認為,淡水魚價格上漲原因複雜,受前期環保政策影響,不少養殖戶填塘平土,淡水魚產量減少,加之日本排放核廢料,淡水魚需求升溫,因此價格居高不下。短期看,預計Q3供應緊張局面有望緩解,長期看,受價值規律影響,淡水魚價格會迴歸正常水平,但不會回落至前期低價狀態。
疫情疊加日本核廢料排放 淡水魚需求升溫
根據wind資料,自去年11月起,淡水魚價格一路攀升,幾乎沒有回撥。華安證券研報顯示,5月21日,鯽魚批發價24.17元/公斤,同比上漲31.57%;草魚批發價20.60元/公斤,同比上漲48.09%。
淡水魚價格上漲讓很多業內人士感到意外,“我從事家魚零售30多年了,第一次看到兩位數的魚價,今年是行情最好一年。”日前,河南某淡水魚零售商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日本核廢料排放訊息導致海產品需求減少,6月1日,記者致電河南省農業廳水產局,工作人員表示,淡水魚價格上漲原因比較複雜,日本核廢料排放入海是一個原因,該事件對日本海水魚影響很大,淡水魚需求逐漸升溫。
大湖股份(600257,SH)內部人士也持有相同觀點,他認為,淡水魚價格上漲主要是市場行為,日本排放廢料事件發酵,出於健康考慮,大家會傾向購買內陸養殖淡水產品,淡水魚價格自然上漲。
疫情也催化淡水魚需求,海外冷凍魚進口大幅減少。一位資深淡水魚批發商表示,以前由於價格實惠,像巴沙魚這類冷凍魚國內進口量很大,但是今年因為疫情很多冷凍魚都不允許進口,大家都偏向購買淡水產品。
多重因素致魚價上漲
近年來,多地出於環保目的,不斷擴大禁限養區範圍。水產局工作人員表示,國家倡導黃河高質量發展,許多處於沿黃溼地保護區域魚塘受政策影響被拆除。加之長江禁捕,水庫變水源地等因素,捕撈量大幅下降,市面上淡水魚供應緊張。
供應緊張是業內人士的共同感受,零售商向記者透露,養殖面積不斷減少,尤其臨近水源區,魚塘數量縮減厲害。加之持續數十年低價徘徊,部分養殖散戶開始虧損,紛紛填塘平土甚至轉行,淡水魚總體供應下降,市面上貨源緊張。
除了環保要求,飼料成本也增加養殖壓力。據瞭解,漁用飼料原料主要是玉米、豆粕等,這些原料價格自今年起一直保持高位執行,據華安證券研報顯示,上週五玉米現貨價2918.63元/噸,同比上漲38.73%,豆粕現貨價3606.29元/噸,同比上漲28.25%。
值得關注的是,受疫情影響苗種數量也在下降。水產局工作人員解釋,現在不僅僅成品魚價格上升,苗種也漲價厲害,而且苗種供應不足。零售商也印證這一觀點,他曾向記者透露,“現在小魚供應跟不上,青黃不接。”
後市難以預判
淡水魚價格何時能夠迴歸理性,是諸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水產局工作人員認為,淡水魚也遵循價值規律,像其他農產品一樣存在週期性,今年魚價上來養殖戶也會多起來,或許第二年價格就會下降,但魚市畢竟還不是成熟市場,未來價格難以預判。
零售商也贊同魚週期看法,他認為,魚價存在週期性,不同的是魚週期相對緩慢,預計中秋節魚價或迴歸正常。
5月31日,淡水魚批發商向記者透露,目前魚價整體已有所回落,市場上高品種魚和常見鯉魚、青魚等均已開始下滑,但是他認為不會恢復到以前低價狀態,因為飼料和人工都在上漲,環保、質檢要求逐年趨嚴,養殖成本在不斷升高。
西南漁業網表示,未來淡水魚價格還是一個未知數,隨著淡水魚的生長,到今年秋冬季,供應緊張局面有望得到緩解,而且水產品進口正在逐步恢復,魚價終將理性迴歸是必然,也不會大跌至原來持續多年的低價傷農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