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是一個很專業、很複雜的國際性問題,其手段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地推陳出新。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決定粉飾會計報表的方法,在此歸納瞭如下幾點供大家尤其是審計朋友們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重視: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粉飾經營業績的方法
 


企業經營業績以利潤指標表示,根據粉飾經營業績的需要,操作利潤的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具體地看,有如下操縱方法:
 
①利潤最小化。
 
利潤最小化除了可減少納稅之外,還可以將以後年度的虧損前置於本年度,迴避企業連續多年虧損的事實。比如我國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那麼將被摘牌。如果公司已經預計到本公司將連續三年發生虧損,那麼它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將以後一年甚至兩年的潛在虧損前置於本年,使本年發生鉅額虧損,而確保以後年度盈利,迴避被摘牌的命運。典型的利潤最小化的操縱方法有:推遲確認收入、提前結轉成本、使用加速折舊法、將應予資本化的費用列入當期損益等。
 
②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的動機容易理解。它不外乎是希望透過提升企業業績水平來獲取本不能獲得的經濟利益。操縱的典型做法有: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結轉成本、潛虧掛賬、資產重組、關聯方交易等等。
 
③利潤清洗(利潤鉅額沖銷)。
 
利潤鉅額沖銷的目的,一般是為了迴避責任。比如企業更換主要經營者時,新任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經營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往往會採用這類方法粉飾會計報表。典型做法是:將壞賬、積壓的存貨、長期投資損失、閒置的固定資產、待處理資產盈虧等一系列不良或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
 
④利潤均衡化。
 
企業將利潤均衡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企業生產經營穩定的外部形象,以獲取較高的資信等級,為對外籌措資金打下基礎。典型的做法是:利用應收應付賬戶、跨期攤提賬戶和遞延賬戶來調節利潤,精心設計出企業利潤穩步增長的趨勢。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粉飾財務狀況的方法



一個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與其資產負債狀況密切相關。因此,粉飾財務狀況主要是從操縱企業的資產和負債入手。具體地看,有如下的操縱方法:
 
①低估負債。
 
低估負債可從形式上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有利於對外籌措資金。比如企業在爭取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時,為了提高信用級別,就有低估負債來降低財務風險的慾望。典型做法是:將負債隱藏於關聯企業、對或有負債不加以披露,等等。
 
②高估資產。
 
高估資產除可獲得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有利於對外籌資的利益之外,還可獲得股權方面的潛在利益。例如,當企業對外投資和進行股份制改造時,往往傾向於高估資產價值,以便獲得較大比例的股權。典型做法是:編造理由進行資產評估、虛構資產交易業務等等。
 
總之,會計報表的粉飾動機決定了會計報表的粉飾型別。例如以業績考核、獲取信貸資金、發行股票和仕途晉升等為目的,會計報表粉飾一般以利潤最大化、利潤均衡化,以及高估資產和低估負債的形式出現。


而以減少納稅、推卸責任等為目標的,會計報表粉飾一般以利潤最小化、利潤清洗,以及低估資產和高估負債的形式出現。就粉飾會計報表對與企業相關利益主體經濟利益的影響來看,危害最大的會計報表粉飾是利潤最大化或虛盈實虧,以及高估資產和低估負債等型別。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財務報表粉飾的動機
 


1、獲取外部投資者的投資;
 
2、獲取信貸資金;
 
3、獲取或者維護上市資格;
 
4、滿足業績考核;
 
5、稅收策劃;
 
6、推卸責任。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財務報表粉飾的手段
 


(一)利用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手法調節利潤
 
這種手法通常為上市公司與母公司或其他關聯方所用,他們透過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方式,達到其增加利潤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與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的決議,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有限責任公司18.375萬股權及現金6792萬元,與參股公司世茂建設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濱房地產有限公司50萬股權進行置換。如此一置換,世貿股份2003年年度業績同比猛增25倍。
 
(二)利用調節營業外收入或補貼收入粉飾年報
 

這是ST公司慣用的手法。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各種收入,它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它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所以,營業外收入常常成為利潤的“調節器”。
 
(三)利用對存貨價值的調節進行利潤操縱
 
首先,存貨計價的方法不同,對企業財務狀況、盈虧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或期初存貨計價過低,當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潤調整空間。


其次,有的企業採用定額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將產品定額成本差異在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分攤,本期銷售產品卻不分攤,以降低本期銷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虛列存貨或隱瞞存貨的短缺或毀損,從而達到虛增本期利潤的目的。這樣的做法,雖然使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好看了,但卻為其今後的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四)利用調節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粉飾年報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被稱為會計報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寶盆”,前者隱瞞潛虧,後者隱瞞利潤。年報不實的上市公司在應收款或其他應收款方面做文章,從而達到虛增利潤目的的手法屢見不鮮,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難以收回的應收款掛在賬上,以虛增資產。
 
(五)利用計提手段結合會計估計調節利潤
 
企業鉅額計提秘密準備,使估計計提成了操縱利潤的一種普遍手段。秘密準備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幾種:低估資產、高估負債、不反映某些特定資產的價值、擱置資產價值上漲時的機制調整。
 
(六)費用“減肥”,利潤“虛胖”
 
上市公司對當期費用進行調整,也可實現虛增利潤的目的。在實際處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進行調賬,在以後年度逐漸進行分攤,從而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


(七)關聯方交易
 
1、關聯購銷商品
 
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利用股東或者非控股子公司虛增銷售、利用不同控股程度的子公司調節銷售、溢價採購控股子公司的產品形成固定資產等。
 
我們核查公司的關聯購銷商品時,應重點關注的事項是商品的質量、單價、金額、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否是形式重於實質的交易、是否有持續性等因素。
 
2、費用分擔
 
由於許多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存在接受勞務和提供勞務的關係,雙方往往簽訂了有關協議,明確有關費用支付和分攤標準,但一些公司在利潤水平不佳時,可能會改變費用分攤方式和標準,比如母公司調低公司承擔的管理費用或是將其以前年度繳納的有關費用退回等。
 
3、委託經營
 
具體表現形式包括:公司將不良資產委託給母公司經營,定額收取回報,以在避免不良資產虧損的同時,憑空獲得一塊利潤;母公司將穩定、獲利能力高的資產以較低的託管費用委託公司經營,以增加其經營業績。
 
4、資金往來
 
資金往來包括以現金或者實物形式提供的貸款或權益類資金。我們應重點關注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的金額、性質、是否有持續性,雙發資金往來成本公允性等因素。
 
(八)選用不當會計政策
 
選用不當會計政策是財務報表粉飾的常用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未滿足收入確認標準下確認收入
 
手法多體現在提前確認收入和不適當確認收入,通常是提前確認收入(當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尚未轉移時就確認收入),比如委託代銷商品在代銷方尚未出售時就確認收入。
 
2、將費用遞延處理或者一次性沖銷
 
將費用遞延處理主要表現為收益性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折舊或攤銷非正常緩慢甚至不提折舊以及隱瞞資產減值問題:
 
(1)將收益性支出列為資本性支出,即成本費用被不適當地記錄為可以分期攤銷的資產(而非費用),比如廣告宣傳費、固定資產日常維護費等;
 
(2)折舊或攤銷非正常緩慢,即透過對固定資產減少提折舊或者無形資產攤銷期限延長等方式使當期費用減少。明顯調整折舊方法或者折舊攤銷期限還比較容易被察覺,但有些公司透過拖延在建工程的結轉程序使折舊減少,則透過賬面很難發現。
 
(3)隱瞞資產減值或者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充分。提取減值準備不足或減少準備都會虛增利潤,特別是資產總額上升時相應減值準備反而下降,或者以前年度計提的準備發生逆轉,都有被粉飾的嫌疑。
 
3、虛減成本、費用或負債
 
公司透過不記錄相關費用及負債或者利用存貨計價方式減少銷售成本等手段,主要表現方式有:
 
(1)公司對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或對期初存貨計價過低;
 
(2)公司將產品定額成本差異於期末在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分攤,本期銷售產品不分攤;
 
(3)有些公司故意虛列存貨或隱瞞存貨的短缺或毀損。
 
4、運用不恰當的股權投資核算方法
 
比如公司對於出現虧損的被投資企業,本應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但是卻採用成本法。
 
(九)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方法
 
會計準則中關於減值準備等專案,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判斷,而這些對職業判斷的依賴也為財務報表粉飾留下了機會和空間。有些公司透過隨意變更折舊政策、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合併政策、資產減值的估計方法等手段,調節公司利潤。比如純粹依靠主觀判斷來估計某項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比如隨意更改存貨的核算政策調節銷售成本。
 
(十)模擬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會計資訊所反映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模擬會計主體是指一些業績不好、規模不夠的公司為了符合IPO、重大資產重組、借殼上市等法律法規要求,在製作方案時,選擇一個或幾個被併購的企業,並將併購的日期做到1年甚至是3年以前(實質上併購是在製作方案時才開始進行的)。
 
(十一)資產重組
 
一些公司資產重組的目的,實際上是轉移利潤,即由非上市的關聯股東將利潤轉移至上市公司,以達到配股、增發或者避免被摘牌的厄運。典型做法有:
 
1、由非上市的關聯股東以優質資產置換上市公司的劣質資產;
 
2、由非上市的關聯股東將盈利能力較高的下屬企業廉價出售給上市公司;
 
3、將虧損子公司高價出售給關聯股東;
 
4、將不良債權和股權出售給關聯股東;
 
5、互購資產,哄抬利潤和資產價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78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造假? | 財智乾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