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全國一共229家企業,6.2億噸粗鋼產能已經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這是截至2020年10月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最新統計資料。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10月30日舉辦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與節能技改、綠色金融供需對接服務活動”上獲悉,目前還有96家鋼企正在開展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預計還有兩個月時間,山鋼的日照,濟南鋼鐵等企業將陸續完成評估監測工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在會上表示,伴隨下個五年規劃到來,綠色將成為打造鋼鐵產業競爭力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2019年粗鋼超量9.96億噸,佔世界總產量一半,汙染物排放量大,近年來透過採取結構最佳化,重點地區企業的異地搬遷,強化末端汙染治理等措施,鋼鐵行業汙染物減排取得了重要進展。
但鋼鐵行業的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鉅:根據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介紹,分企業來看,減能減排水平依然參差不齊,對廢氣中汙染物的治理還主要停留在關鍵汙染物指標的超低排放整改上,節能減排技術創新仍需突破等問題,還需要在接下來的十四五期間繼續攻堅,而包括髮改委、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將為此在政策上持續進行安排。
229家鋼企、6.2億噸粗鋼產能實施超低排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介紹,目前中國鋼鐵正在推行世界鋼鐵史上最為嚴苛的汙染物排放標準,中國鋼鐵企業有組織排放治理加快,無組織排放有效控制,過程控制技術應用更加深入,環境治理成效顯著。低消耗,低汙染,超低排放的綠色製造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一大批企業成為綠色花園工廠,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專案處處長佟彥超介紹,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一共229家企業,6.2億噸粗鋼產能已經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環保處處長蔣靖浩回顧十三五表示,近年來透過採取結構最佳化,重點地區企業的異地搬遷,強化末端汙染治理等措施,鋼鐵行業汙染物減排取得了重要進展。2013年以來淘汰過剩產能2.1億噸,使得全國鋼鐵產量上升的同時,實現了汙染物排放總量下降。
蔣靖浩介紹,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後,在減少區域汙染物排放總量上,與2005年相比,2018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由694標煤降為555標煤,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幅縮小,一些企業指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噸鋼耗水由8.6噸下降到2.75噸,水重複利用率94.3%提高到97.88%,重點鋼企在節水和廢水治理減排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噸鋼外排廢水量由4.71噸下降到0.74噸,下降了84.3%,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3千克下降到0.53千克,削減幅度達到81.3%,噸鋼煙粉塵排放2.18千克下降到0.56千克,削減幅度74.3%。
蔣靖浩認為,以上資料表明,鋼鐵行業綠色發展各項指標在持續改善,中國鋼鐵企業的環保指標持續向好,但分企業來看水平依然參差不齊,整體上重點鋼鐵企業由於排放標準嚴格,環保設施先進,汙染排放控制的較好,與國外對比看,我國鋼鐵行業的環境保護水平與先進產能的差距縮小,但是差距依然存在,排放水平仍有提升空間,目前我國對廢氣中汙染物的治理還主要停留在關鍵汙染物指標的超低排放整改上,而工業發達國家先進鋼鐵企業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治理基本完成,正致力於第三代汙染物二氧化碳,二噁英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蔣靖浩表示,十三五期間能源環境指標的約束增強,給鋼鐵企業帶來更多挑戰,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越來越成為鋼鐵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地區是我國鋼鐵產能主要聚集區,同時也是環保汙染治理的重點地區,鋼鐵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節能減排任務,相應的改造任務既艱鉅又迫切。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2019年粗鋼超量9.96億噸,佔世界總產量一半,汙染物排放量大。由於鋼鐵行業總產量巨大,排放水平參差不齊,目前鋼鐵行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佔全國排放總量7%,10%和20%左右。隨著環境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強,特別燃煤電廠實施超低排放以來,火電行業汙染物大量下降,鋼鐵已經超過電力行業,成為工業部門中最大的來源,同時鋼鐵行業與國外行業水陸運輸不同,主要依靠公路運輸,目前鋼鐵貨運量為40億噸以上,顆粒物排放非常突出,佔到鋼鐵企業自身總排放量20%以上,除排放量大之外,我國鋼鐵產能佈局主要集中於大氣汙染相對嚴重的地區,像京津冀,還有長三角周邊,大氣平均的PM2.5濃度也比全國的平均濃度高38%左右,大量鋼鐵行業的集中排放加重了區域的大氣汙染。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節能處處長羅曉麗介紹,近年來,我國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的地位,2019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達到28%,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37.1萬億,但鋼鐵、水泥等傳統高耗能行業工業中佔比較高,工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工業是能源消耗的重點領域,2019年我國工業能源消費31億噸標煤,佔全國的比例超過了60%。
姜維也指出,儘管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行力度空前,但降低環保設施,運營成本,二次汙染有效控制,節能減排更大技術創新,仍需進一步突破,表現在超低排放上缺乏最經濟可行的技術方案,穩定長週期執行,可供全面推廣應用的成熟工藝裝備,仍需加快開發完善,企業環保成本過大,經濟性和綠色發展統籌協調的空間仍有很大。低碳冶煉等革命性技術需要加大投入。
政策掃描:十四五繼續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汙染排放標準,推動鋼鐵等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將超低排放改造作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任務之一。
蔣靖浩認為,推動鋼鐵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行業也有重要意義。一是能夠提供可行的技術路線,為企業改造執法檢查提供參考。二是能夠倒逼工藝結構的調整,實現源頭減排,絕不是實施末端治理,更多要求企業從生產工藝路線上進行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減少汙染物的產品,比如物料運輸不是除塵封閉就能夠達到要求,要求企業工藝上實施改造,實施氣力運輸方式。三是形成正向激勵機制,幫助環保先進其他發展壯大。近年來我國取締了1.5億噸的地條鋼產能,對生產成本低和產品質量差的落後企業進行清退,透過促進行業公平競爭,使得全行業的供給結構明顯改善,市場環境也得到改善,此次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實施更嚴格的排放限值,與更嚴的措施管控雙管齊下,能夠倒逼環保落後企業提升技術水平,真正實現在同一環境標準下的公平市場競爭。
此外,本地超低排放改造還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加大了政策支援力度,為達到超低排放目標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援,差別電價等優惠政策,特別是差別化環保管理政策,讓企業在重汙染天氣和採暖進行錯峰,企業是否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成為管理部門的重要考量因素。
近年,發改委透過修訂釋出《產業結構指導目錄》2019年本,組織開展了化解過剩產能的重要檢查,印發《關於確認鋼鐵行業2020年化解過剩產能計劃目標的通知》,推動鋼鐵行業的殭屍企業出清,最佳化能源結構,組織實施京津冀及周邊,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等重點地區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作。為加快最佳化運輸結構,還印發實施了《關於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多市聯運,推動沿江港口與沿海港口的聯動。為推動大氣汙染防治,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大氣汙染防治法的執法檢查,還安排中央預算類投資,支援重點區域的大氣汙染防治專案建設,組織開展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週期評估,修訂節能管理辦法百千萬行動,實施迴圈經濟重大工程。
未來,發改委還將繼續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升級改造,加強節能和提高能效,基於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推動地方實行用能預算管理,修訂完善固定資產投資專案的節能審查辦法,以工業園區,工業企業為重點組織開展節能診斷和改造,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的管理,繼續組織實施節能的重點工程。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專案處處長佟彥超介紹,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超低排放的意見》,按照突出重點,穩步推進的原則,有序的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工作。
全面穩定達到超低排放的企業,可享受環保稅的優惠政策,環境保護專用裝置的優質稅和財政補貼;重汙染期間實施差異化環保政策,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不停產,不限產;對改造不同企業的實行不同的電價和水價,河北、河南、江蘇都已經出臺相應政策。
此外,近期商務部聯合生態環境部,計劃在近期推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享受出口退稅的政策。
佟彥超提到,稽核態環境部近期也對幾個鋼鐵大省進行了調研,包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等省,發現有些鋼企仍然在無組織排放的治理、清潔運輸、環境管理、線上監測執行和規範化等環節都存在薄弱點,需要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
“有部分鋼鐵企業沒有按照可用性技術指南進行改造,不能夠達到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甚至有部分企業在評估監測時弄虛作假,很多鋼鐵企業在監測監控方面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佟彥超說。
針對這些情況,生態環境部門將會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同行業普遍反應投入低,改造技術不成熟、不過關,偷奸耍滑,甚至在評估監測過程中觸碰法律底線、弄虛作假的企業,生態環境部將會公佈一批案例,將企業和評估監測機構納入黑名單,對那些真正達到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的鋼鐵企業在企業生產、環保監管、社會信用等方面,給予貨真價實的好處。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深入貫徹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繼續有序推進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