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年連續下滑疊加疫情影響,2020年客車行業基本見底”,4月15日,亞星客車釋出2020年報,據記者計算,其淨利潤大幅下滑1234.40%。
同花順資料顯示,A股業務涉及客車的上市公司共17家,主要包括江鈴汽車、英維克、長安汽車、大為股份、中國中車、張家界等,其中主營業務為客車的主要是亞星客車、宇通客車、中通客車、ST安凱等。
亞星客車釋出2020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9億元,同比下降30.60%,實現歸母淨虧損1.58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淨利潤1394.62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234.40%。
記者注意到,A股中以客車為主營業務的4家上市公司,已釋出的2020年成績單並不好看:宇通客車淨利下滑7成,中通客車淨利下滑3成,ST安凱歸母扣非淨虧損達到4.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亞星客車2020年報中稱,2021年客車行業需求預計觸底回升,未來有望逐年增長。不少上市公司均指出,新能源將是未來公司的新賽道。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由於難以適應長途使用,在客車部分場景中使用電動車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公路客運市場推廣電動化也有一定難度,未來一段時間內,城市公交仍是新能源客車核心主力市場。
亞星客車淨虧1.58億產銷量下滑均超4成
據介紹,亞星客車主要業務包括客車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產品範圍覆蓋從5 -18米各型客車,主要用於公路、公交、旅遊、團體、新能源客車和校車等市場。
2020年,亞星客車的生產量為2978輛,比上年減少41.42%,銷售量為2950輛,同比下滑42.11%,庫存量為185輛,同比上漲17.73%。
2017年與2018年,亞星客車淨利潤曾連續兩年下滑,其中,2017年下滑31.28%至4282萬元,2018年下滑69.47%至1307萬元,在2019年淨利潤小幅上升6.69%至1395萬元後,亞星客車在2020年再度遭遇業績“滑鐵盧”。
按照產品分類,亞星客車主要依靠客車銷售和配件銷售來獲得收入,其中,客車銷售在2020年營業收入大幅下滑31.11%,毛利率為10.01%,比上年減少了7.35個百分點;配件銷售的營收並未下降太大,只下降了9.51%,但毛利率為-7.62%,同比減少了13.89個百分點。
此外,亞星客車還提醒,公司可能面對財務指標較差。累積虧損較大,資產負債率高,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現金流壓力大;產品線分散,不夠聚焦,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成本提高,盈利降低等風險。
記者注意到,由於經營現金流支出減少,2020年亞星客車現金流淨額達到4.14億元,同比增長262.21%,但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921.79萬元,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2.06億元。
亞星客車此前公告顯示,2020 年 7 月 27 日,公司控股股東濰柴揚州公司透過山東重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委託貸款方式向公司提供借款6000萬元,期限12個月;2020年9月30日,公司控股股東濰柴揚州公司透過山東重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委託貸款方式向公司提供借款1.2億元,期限12個月。
而在應收賬款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亞星客車公司應收賬款餘額 35.33億元,壞賬準備金額4.64億元,賬面淨額 30.69億元,應收賬款佔資產總額的 73.67%。
和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報告顯示,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需要管理層識別已發生減值的專案和客觀證據、評估其未來可獲取的現金流量並確定其現值,涉及複雜且重大的管理層判斷,且應收賬款餘額重大,因此我們將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作為關鍵審計事項。
業績下滑的不僅僅是亞星客車。
宇通客車2020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7.05億元,同比下滑28.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6億元,同比下滑73.43%。2020年,宇通客車全年累計實現客車銷售41756輛,同比下降28.85%
中通客車2020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0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4.62%;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350.2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93%。
ST安凱是四家公司中淨利潤唯一同比上漲的公司。
ST安凱業績虧損更為嚴重,2020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59億元,同比減少3.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958.24萬元,相比於去年同期3362.06萬元大漲196.19%。
但是,ST安凱歸母扣非淨虧損達到4.15億元,相比於2019年9653.49萬歸母扣非淨虧損持續下滑。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2020年ST安凱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就達到了4.29億元。
客車行業遭遇銷量“最低谷”
實際上,上述四家客車上市公司都提及,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影響,導致國內出行需求減少,出口業務同時受阻。
對於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亞星客車表示,由於行業價格競爭更加激烈,訂單質態大幅下滑。而更具體來看,亞星客車稱,影響公司經營業績主要因素有行業總體需求、產品競爭力、市場競爭度、市場佔有率、公司運營能力以及成本管控能力等。
亞星客車稱,中國軌道交通投資提速,城市/城際軌道交通、高鐵等領域快速發展。同時,伴隨著人均收入的提升,消費升級帶動客運向更快、更舒適發展。國內共享單車、網約車、私家車和人們工作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公路客運量減少。客車行業受到其他出行方式的擠壓,加之2020年新冠疫情進一步加重行業市場下行。
從整個行業來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統計分析,202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客車市場需求有所下降。2020 年,大型和中型客車分別銷售5.81萬輛和4.50萬輛,同比下降 23.34%和32.04%。
公司稱,2020年,是過年10年來客車行業年銷量“最低谷”,基本已經“見底”。
據中汽協資料顯示,2011-2019年間,除了2019年以外,客車行業年銷量均在15萬輛以上。而2020年全年銷量僅10.3萬輛,差不多是2016年高峰時的一半。
亞星客車稱,這是由新冠疫情撞擊而來的,並不是市場的正常表現,或使得行業一步“見底”。
ST安凱也表示,2020年,面對客車行業連續五年負增長,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外部環境錯綜複雜,經營壓力空前巨大。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宇通客車則表示,2020年,受國內外新冠疫情影響,各地人員流動受限,人員出行需求減少,導致城市公交客運量、中短途客運量、旅遊客運量大幅下降,市場競爭加劇;同時,受疫情防控影響,公司出口業務開展受阻。
中通客車提及,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客運市場受到民航、高鐵、私家車、網約車的替代競爭,市場萎縮,同時年初國內疫情嚴重影響到公共出行和客運旅遊市場,客車需求出現較大程度下降。另一方面,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新冠疫情影響衝擊全球經濟,海外市場整體需求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大客車電動化市場割裂? 新能源能否拯救客車
值得注意的是,亞星客車2020年報中稱,2021年客車行業需求預計觸底回升,未來有望逐年增長。
那麼,新能源能否成為拯救客車行業的觸手 ?
實際上,亞星客車在2019年年報中就披露過,公司2020年收入計劃為30億元,但2020年未完成該目標。如今,亞星客車再度立下2021年的30億元收入計劃。
亞星客車2020年報立下目標,公司預計2025年銷量能達到15萬輛以上。
除了疫情因素之外,一方面,公司認為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替換週期,新車購置需求將陸續釋放,另一方面,公司認為海外新能源客車需求增長,中國客車佔有優勢,海外市場有望增長。
“從發展趨勢看,新能源化不可逆轉”,亞星客車表示,隨著動力電池成本下降和 續航里程增加,新能源客車逐漸進入公路客車領域,短期內主要用於短途客運和景區內擺渡等。
亞星客車稱,新能源客車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隨著純電動客車補貼退坡,混合動力車型優勢會逐漸顯現,有可能成為一種可選擇的技術路線。除了在城市公交領域繼續拓展外,從現有技術能力來看,還可以向鄉村客運、接駁運輸等領域延伸。
出口方面,預計未來部分國家和地區為刺激經濟發展,將會加大對交通運輸、旅遊業等方面的投資和政策支援力度,有利於客運、旅遊業的恢復;另外,歐洲、拉美、東南亞等地區受環境保護政策的驅動,新能源客車需求存在增長機會。
不過,亞星客車也表示,新能源客車成為近幾年來客車行業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但從2017年開始,基於引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紓解財政支出壓力等因素,新能源補貼開始加速退坡,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在崔東樹看來,未來在公路客運市場推廣電動化仍然存在一定難度。他表示,傳統燃油車在長途運輸上具有較大便利性,而單位用車則暫時沒有推行電動化的轉型動力。
另一方面,城市內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需求大增,為中低速客車帶來了巨大市場機會。公交外的市場如果不拓展,沒有政策支援,大客電動化會面臨尷尬的市場割裂情況。
崔東樹表示,總體來看,2019年新能源客車市場走勢較弱,2020年又受到疫情打擊。不過,未來大中型客車是新能源城市交通的核心,具有較大發展前景,隨著地方補貼新能源公交的政策進一步強化,新能源客車仍將持續進軍城市佈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