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0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這是國家統計局今天公佈的最新資料。
由於去年經濟資料“前低後高”的基數影響,今年我國各季度的經濟增速呈現“前高後低”走勢,反映到資料上,一、二、三季度的經濟同比增速分別為18.3%、7.9%、4.9%,其中三季度增速跌至5%以下,兩年平均增速也跌至5%以下。
從一些資料指標來看,三季度經濟執行情況有些低於市場預期。10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中國全年經濟增速為8%,較7月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三季度,中國經濟動能是否因新冠肺炎疫情、汛情、房地產調控、控電限產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將延續怎樣的發展態勢?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儘管三季度經濟增速受到疫情、汛情及基數升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所回落,但我國經濟發展還是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總的看,經濟持續恢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任務。
從“三駕馬車”來看,消費、投資、進出口方面的指標都蘊藏著增長動能。在今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付凌暉指出,從消費來看,就業基本穩定,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有利於消費能力增強。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消費環境也有所改善,社會保障不斷完善,有助於提升居民的消費意願。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市場銷售保持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同比增長16.4%,升級類和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8.5%。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名義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5.7%,比上半年有所加快。
從投資看,企業效益保持較快增長,目前產能利用率處於較高水平,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也會持續顯效,有助於製造業投資總體改善。前三季度,製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3.3%,今年以來整體呈現改善的態勢。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有利因素也在增多。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一系列重大專案陸續開工建設,政府專項債發行進度加快,有利於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兩年平均增長0.4%,比1-8月加快0.2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看,世界經濟總體復甦,我國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企業能夠靈活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出口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同時,國內經濟恢復也會帶動進口增加。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2.7%。
付凌暉還表示,國際疫情反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海運緊張、關鍵零部件短缺、勞動力短缺等,制約全球經濟復甦,因而IMF下調了全球經濟預期。但是相較之下,中國經濟增速依然高於全球經濟增速,也要高於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
對於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IMF釋出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預測值下調至5.9%,較7月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將美國全年GDP增長下調為6%,較7月預測值下調1個百分點;而對中國經濟的全年增速預測值為8%,仍然在全球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細數各項經濟資料,就業指標的改善,或許是全年經濟保持增長的底氣。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的95.0%。
當下,能源價格波動引人關注。今年以來,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煤炭、天然氣、原油價格屢創新高,國內電力和煤炭供應偏緊,多種因素導致近期部分地方出現了限電現象,對正常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有些地方出現了限電限產情況,有企業和行業協會表示生產和出口都受到比較大的影響,許多機構也隨之下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
對此,付凌暉表示,中央高度重視能源供應,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做好能源的生產供應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和保供穩價措施。隨著相關措施的逐步落地見效,煤炭、電力供應偏緊的狀況將會得到緩解,對經濟執行的制約也會降低。從9月情況看,電力生產增速也有所加快,總的看,能源供應偏緊是階段性的,對經濟的影響是可控的。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資料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表示,去年受疫情影響基數較低,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呈明顯回升態勢,三季度仍可保持較快增長,四季度增速可能會明顯回落,全年增幅在8.5%-9%之間,並呈現“前高後低”走勢。
在許憲春看來,疫情對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基礎型服務業的影響較大。今年三季度由於疫情多點暴發,這些行業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疫情得到較好控制,四季度這些服務業會逐步恢復。而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等新型服務業,對中國經濟增長將會繼續起到帶動作用。
展望四季度經濟執行,付凌暉表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受到疫情、汛情、基數升高等影響,但經濟恢復依然取得積極成效,顯示出我國經濟有強大韌性和活力,有能力實現全年6%的增長預期。“總的看,經濟持續恢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不會改變,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任務。”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