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李彤)“無科技不消費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的趨勢正在顯現。
從2009年首批牌照試點算起,國內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已有十年。過去幾年,行業競爭帶動了消費金融行業快速發展,除資金成本優勢外,自建場景、科技支撐等能力,正成為支撐平臺發展的基礎架構。有業界人士表示,越來越多消費金融公司更加註重自主研發、自我創新的金融科技能力。
近期,由中原消費金融主導研發的新一代業務系統上線,應用效能、日業務承載量、查詢和交易併發處理能力提升。新系統告別了結算時段中斷業務的傳統模式,實現了7*24小時不間斷的業務執行。
“透過構建新一代分散式雲架構,從架構上提升了系統的可用性、穩定性和可擴充套件性。”中原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
科技賦能消費金融正成為大趨勢。《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有8家消費金融公司申請的專利已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公示,公示專利數量累計達到139項,有38項專利涉及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佔專利總數的27.34%。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認為,消費金融行業特別是線上業態步入快速發展黃金期。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平臺,能夠更好用數字基礎設施搭建業務運營架構,為使用者提供更開放、更便捷、更高效、更友好和更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務。
5月30日,坐落於重慶江北區的小米消費金融正式掛牌開業。據媒體報道,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批,其中26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正式開業。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高階顧問許小青表示,當前我國消費金融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對金融科技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平臺未來在行業賽道能否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