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莊一強:中國醫療用品的優勢視窗

由 公西成化 釋出於 財經

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稱,雖然日美歐擔憂醫療用品過於依賴中國,試圖實現國內生產和採購地的多樣化,但全球的醫療防護用品進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卻從1月的59%(平均值)提高到5月的83%。

為何看待中國醫療防護用品出口在發達國家壓力下不降反升的現象?進入全球化大迴圈的貿易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個檔次,分別是原材料、初級產品、中端產品和高階產品。其中,初級加工產品更多是來料加工,對工人受教育程度要求比較低,目前,這一類產業基本轉移到東南亞、拉美等國家。在高科技、高階製造、精密製造方面,中國雖有少數企業、產品進入這一檔次,但暫時沒有形成矩陣式優勢。

在中等科技需求的中端產品方面,目前中國的優勢最為明顯。以原料藥生產為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義大利、西班牙是原料藥的全球生產基地,加入歐盟後環保要求提高,原料藥生產逐步遷至中國、印度、東南亞、拉美。但發展至今,只有中印成為原料藥第一、第二生產大國,這主要因為拉美、東南亞國家沒有足夠多的、中等教育程度的熟練工人。

再比如口罩,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國,擁有完整產業鏈,別的國家即便想形成內迴圈,也缺乏無紡布產業鏈及足夠的供給能力。而且,醫療防護用品是重資產產業,不容易轉移,這也導致全球對中國醫療防護用品進口不降反升的情況出現。

中國在堅定不移地推動全球化戰略的道路上,既要清楚自身短板,也要找到優勢視窗。所謂“要幹=想幹+能幹+可幹”。想幹是目標;能幹則是自身能力和內部資源;可幹則取決於外部環境。中國結合自身競爭優勢來選擇堅持全球化的戰略方向,其他國家輕易取代不了。(作者是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