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迴圈”一詞自今年5月14日首次提出以來,就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近兩個月,政府高層會議、行業論壇、企業家座談會又多次提及並進一步明確相關概念及邊界。
這些重要會議上反覆提及的國內大迴圈,被視為影響未來5-10年的重大經濟戰略,不少投資者認為內迴圈概念是接下來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但內迴圈涉及的範圍很廣,各行業受益的程度也有很大差異,仍然需要仔細甄別,要知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要想抓準內迴圈概念下的投資機會,需要對內迴圈的時代背景和運作原理有正確且全面的認知。內迴圈是一種措施,而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維持經濟平穩、健康的發展。
過去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消費、出口和投資,國內國際雙迴圈均高速運轉,但在某些重點領域,國家一直在推動內迴圈能力的形成。
注:部分月份資料未披露,統一做了剔除處理
近期受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科技封鎖等事件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加速內迴圈能力的形成。我國的經濟,也需要在進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對消費和投資這兩架馬車進行提速,同時努力開拓出更有效的增長點,比如核心科技。
這樣來看,內迴圈概念主要受益的方向就比較清晰了:
1. 消費內迴圈:在擴大內需基礎上的消費升級(如免稅、國潮等)、市場下沉(如農村電商等)、進口替代(如消費電子、家用電器等);
2. 投資內迴圈:包括資金端和資產端,資產端主要以“兩新一重”為主,跟科技內迴圈和製造業內迴圈有較大重疊,故此處投資內迴圈主要指資金端(如直接融資、資產配置等);
3. 科技內迴圈:圍繞新基建展開的硬體科技(如晶片、5G基站、特高壓等)和軟體科技(如人工智慧、雲計算、大資料等);
4. 製造內迴圈:重點是產業升級(如工業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等)和高階製造(如精密儀器、軍工、航空航天、機器人等);
5. 服務內迴圈:持續提升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加強發展現代服務業(如醫療服務、教育、文化娛樂、專業服務等);
以上5個方向,我們分別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家A股上市公司(基於細分領域和市值等資料進行選取),供投資者參考。
消費內迴圈
獲取完整內迴圈概念名單點選下方連結或掃碼即可檢視全部內容。
檢視全文:"內迴圈"背後的財富密碼,縱覽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搶投概念股】
即刻訂閱【搶投概念股】專欄,及時獲取最新概念股內容,更可以獲取Excel版本的原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