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突發閃崩!“盲盒第一股”出事了,一度暴跌16.4%,150億市值蒸發,被爆拆封二次銷售

由 不新伏 釋出於 財經

剛剛上市的泡泡瑪特遭遇煩惱。

12月28日,泡泡瑪特(09992,HK)開盤突然閃崩,一度暴跌逾16%。此前,新華社刊文表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畸形發展。此外,泡泡瑪特被曝二次銷售。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跌幅收窄至9.19%,報77.65港元,成交13.84億港元,市值蒸發150億港元左右。

泡泡瑪特被爆拆封再出售

據中國基金報28日報道,12月23日,有抖音網友釋出影片稱,在泡泡瑪特濟南永珍城店買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質疑店員二次銷售,在上面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裡面的標籤甚至有出現彎曲摺痕,很明顯有被拆開的痕跡。

24日凌晨,該網友稱已得到泡泡瑪特回應,確認情況屬實。門店工作人員承認並表示表示:“我們看了以後發現是膠水沾過的,因為它發黃了嘛。”對此,泡泡瑪特回應已開除5名涉事員工,涉事員工已被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接下來會對門店服務流程改進,並開展對各地門店的巡視,加強監管。

不過,此事一經發酵,便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注意及吐槽。多名來自北京、上海的網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碰到過二次銷售。

據瞭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組成,獲得後者的機率很低。在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隱藏款”和“熱賣款”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價十倍,這也就導致了店員們徇私舞弊的牟利行為。

需要強調的是,在此之前,泡泡瑪特的港股上市可謂公司高光時刻。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截至12月28日暴跌前一個交易日泡泡瑪特總市值依然超1200億港元。33歲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持近49.8%股權,夫妻身家突破500億港元。

事實上,泡泡瑪特此次港股上市乃二次上市,早在2017年2月,其曾登陸新三板,掛牌2年後,於2019年4月終止掛牌,後重啟上市。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主要專注於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臺和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綜合運營服務領域。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毛利率高達64%。

新華社評“盲盒熱”: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

據新華社12月25日訊息,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樣式的玩偶,消費者憑藉運氣抽取,有時抽到重複的固定款,有時則抽到心儀款或者隱藏款。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不少年輕人感到新鮮刺激,選擇“入坑”。

天貓2019年釋出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手辦超過潮鞋和電競成為“95後”熱度最高的愛好之一,過去一年在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上,大約20萬消費者在盲盒上的花費超過2萬元人民幣。跟蹤玩具市場動向的頭豹研究院資料顯示,國內盲盒市場市值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5.6%。

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對記者表示,對學生和上班族來說,寫一篇論文做一個專案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盲盒的即時效能讓消費者在當下就得到滿足,“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比起實用價值,年輕人更注重物品帶給自己的情緒價值。”

一個盲盒的售價在49元到79元人民幣不等,也有上百元的。不少玩家表示,花幾十元獲取一個小快樂挺值得的。

盲盒不僅是一個玩具,還是一種能夠滿足歸屬與愛等需求的媒介。特別是對於面臨社交恐懼症等問題的年輕群體而言,盲盒不僅給予他們精神寄託,更帶給他們認識朋友的機會。

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對此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基金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