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電器走了,海爾智家來了。
12月23日9時,海爾電器完成港交所私有化退市,與此同時,程式碼為6690的海爾智家在港交所正式掛牌。
至此,加上1993年上市上海證券交易所、2018年上市法蘭克福交易所,海爾智家完成“A+D+H”佈局,成為全球第一家橫跨三地的家電巨頭。
港股首秀漲逾6%
23日一早,深交所公告稱,因海爾智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不適用價格穩定期機制,且相應A股上市滿10個交易日,根據相關規定,將海爾智家調入港股通股票名單,當日生效。
開盤後,海爾智家H股在短暫下跌後直線拉昇,一度漲逾11.8%,隨後漲幅雖有所收窄,但截至午盤仍上漲6.67%,報25.60港元/股,半日成交11.27億港元,市值達2744億港元。
圖片來源:Wind
A股方面,海爾智家午盤收報27.45元/股,漲幅為3.90%,成交額15.67億元,市值2320億元。就在同日,美的集團市值躍升至6536億元,格力電器市值達到3623億元。
圖片來源:Wind
“經介紹”上市瞭解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掛牌港交所,海爾智家走的是“介紹形式上市”路徑。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介紹形式上市”是已發行證券申請上市的一種,不需要在上市時再發行新股,因為該類申請上市的證券已有相當數量,併為公眾所持有,主要類別有分拆上市、轉板上市、換股上市三種,海爾智家選擇的是“換股+現金”協同方式。
根據此前方案,海爾電器撤銷港交所上市地位,股東就每股被登出的計劃股份以1:1.6的換股比例獲得對應的新發行海爾智家H股。
私有化之前,海爾集團實行“雙平臺戰略”,在中國擁有海爾智家、海爾電器兩個上市主體,把家電業務分拆給兩個平臺。其中,A股海爾智家主營冰箱、空調及海外家電業務;H股海爾電器主要負責洗衣機、熱水器及內銷渠道分銷業務。海爾集團作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是A 股海爾智家的最大股東和實控人,H股海爾電器則是海爾智家的子公司。
私有化完成後,沒有改變企業性質和股權結構,海爾集團依然是海爾智家的控股股東,海爾電器則成為海爾智家的全資附屬公司。
下一步怎麼走?
如今邁出“整合平臺”第一步的海爾,未來是否有機會向著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奮起直追?
光大證券指出,海爾在利潤端的差距是其市值落後對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空調業務的短板、海外盈利的短板(甚至因為收購帶來了財務收益的巨大落差)是制約海爾利潤的客觀因素;但另一方面,仔細拆分報表,公司強勢業務在報表端未有體現是利潤問題的內在原因。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海爾智家總計實現營收586.84億元,歸母淨利潤35.2億元;海爾電器營收218.4億元,歸母淨利潤13.2億元。與此同時,格力電器實現營收568.66億元,歸母淨利潤73.37億元;美的集團更是達到營收776.9億元,歸母淨利潤80.9億元。
“隨著私有化最終落地,海爾後續投資邏輯將錨定兩點:第一,在自上而下的利益和治理結構梳理下,公司經營管理最佳化,業績改善能否持續兌現;第二,業績市值端的正反饋能否開啟利益結構、治理水平進一步上行。”光大證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