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頭部乳企在上游、原奶、液態奶等方面不斷髮力,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呂明俠
隨著近期伊利、蒙牛等乳業大佬相繼公佈上半年業績,國內主流上市乳企的半年報已經披露完畢。在產業鏈的不同埠,各企業的表現也有差異。
從半年報披露的資料來看,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乳企營收、淨利雙雙飄紅,有的企業終於實現扭虧為盈,還有的企業營收不突出,但淨利頗為可觀。
《每日財報》對20餘家國內A、H兩地上市乳企2020上半年業績進行了盤點,並以人民幣為單位按營收進行由高到低排序。透過資料對比發現,乳品行業格局正在發生著一些新變化。
其中:
市值三甲:伊利股份、中國飛鶴、蒙牛乳業
營收增幅之最:妙可藍多,增長51.74%;
淨利增幅之最:中國聖牧,增長898.39%;
營收跌幅之最:ST科迪,跌幅70.67%;
淨利跌幅之最:ST科迪,跌幅170.09%
淨虧損:莊園牧場、三元股份、ST科迪
營收、淨利雙降:莊園牧場、三元股份、ST科迪、新乳業
1
奶源成頭部乳企爭奪焦點,搶“奶”大戰持續升級
今年上半年,在最上游的奶牛養殖端,利好於國內原奶價格的穩定增長以及下游企業的保量收購,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等大規模養殖企業業績均好於去年。
2020年上半年,在營收規模及利潤水平方面,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等大規模養殖企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營業收入分別為28.28億元、12.51億元;淨利潤分別是2.21億元和1.43 億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疫情影響下,中小牧場持續退出,進口奶源等原料供應不暢,而高品質低溫鮮奶需求持續上漲,這也促使下游乳企加速佈局上游奶源。
日前,中國飛鶴與原生態牧業釋出聯合公告稱,飛鶴擬向原生態牧業提出自願性有條件現金要約,每股定價0.63港元,同時以現金換取登出所有尚未行使的購股權,股份要約的價值約為30.71億港元。本次要約成功後,飛鶴將成為原生態牧業的控股股東。
這也是繼光明、蒙牛、伊利之後,又一頭部乳企強勢入局上游奶源。2019年12月,光明乳業以7.5億元的價格拍得輝山乳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及輝山牧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相關資產(以下合稱“江蘇輝山資產”)。
今年7月在江蘇輝山資產的基礎上,光明乳業聯手銀寶集團成立的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工廠、江蘇銀寶光明牧業牧場在江蘇省射陽縣開工(以下合稱“射陽牧場”),並舉辦揭牌儀式。今年7月28日,中國聖牧發發布公告稱,蒙牛乳業行使全部認購權證,認購11.97億股,每股行使價0.33港元,總價約在3.95億港元(3.56億元)。
認購完成後,蒙牛所持股份由3.83%增至17.80%,成為中國聖牧單一最大股東。8月2日,伊利股份釋出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認購中地乳業定向增發股票約4.33億股,認購價為每股0.47港元,認購總價約2.03億港元(約1.83億元人民幣)。
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16.6%的已發行股本。對此《每日財報》認為,中國的優質奶源不多,而“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乳企搶“奶”大戰將不斷升級。
2
伊利、蒙牛繼續領跑,三元成“虧損王”
據尼爾森資料顯示,上半年國內常溫、低溫液態奶和奶粉細分市場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5.1%、下降7.8%、增長4.9%。在下游企業中,以液態奶銷售為主的企業,前期由於物流、線下售賣活動無法正常進展,營收出現下降。
而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又受到消費積極性影響,液態奶企業庫存積壓嚴重,不得不在降價促銷、清理庫存。這就導致了企業促銷時間被拉長,影響了企業的“賺錢能力”。
從淨利潤情況來看,上半年,在上述21家A股上市乳企中,17家盈利,佔比80%。其中10家乳企出現淨利下滑,佔比近48%。
ST科迪降幅最大,下降170.09%。三元股份、莊園牧場淨利降幅都超過100%。
2020年上半年,在營收規模及利潤水平方面,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繼續維持行業領跑地位,營業收入分別為473.44億元、375.33 億元;淨利潤分別是37.35億元和12.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上半年的營收及淨利均為負增長。相比上述兩家,科迪乳業、三元股份、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莊園牧場等區域性代表乳企利潤差異明顯。
其中皇氏雖營收正向增長,但利潤卻下降近100%。其實皇氏集團近幾年來受文化產業投資失敗影響,其營收逐年下滑,淨利表現也不理想,負債率也連年走高。
而三元股份、ST科迪業績則顯得尤為慘淡。上半年三元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34.04億元、1.86億元,同比下降18.43%、70.67%;淨利潤為-1.01億元、-0.56億元,同比減少144.31%、170.09%。以虧損額計算,三元股份為上述乳企中的“虧損王”。
三元股份在半年報中表示,業績下滑是由於下屬艾萊發喜、送奶到戶事業部、外埠、學生奶、餐飲等業務受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影響較大,且2020年執行新收入準則的緣故。
據《每日財報》瞭解,三元股份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下滑幅度較大,現金流較為吃緊。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淨流出為0.7億元,而2019年同期則為1.94億元,同比下降136.36%。同時,三元股份的負債規模也在擴大,據歷年年報資料,2017年-2019年,三元股份的資產負債率為33.84%、55.75%、54.93%;而到2020年6月末,三元股份總負債已達78.39億元,資產負債率升至57.27%。
《每日財報》注意到,像伊利等巨頭乳企市佔率依舊穩步上升,而區域性乳企盈利能力則愈加受限,近年來已有部分乳企被巨頭收購。未來隨著頭部乳企在上游、原奶、液態奶等方面不斷髮力,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間或將越來越小。
3
奶粉企業業績多增長,高階細分貢獻增長亮點
疫情之下,進出口貿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消費者開始選擇大品牌的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給國產嬰幼兒奶粉市場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因此以奶粉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因為市場需求的堅挺而在疫情中保持了增長。
2020年上半年澳優、飛鶴、貝因美三家企業均實現了營收、淨利雙增長。其中中國飛鶴上半年收入87.07億元,同比增長47.78%,淨利潤27.53億元,同比增長57.25%。
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飛鶴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總體市場份額從一季度的13.4%增長至14.5%。
同期釋出半年報的澳優情況也類似,雖然二季度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但半年報澳優收入為38.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61%,淨利潤為4.09億元,同比增長64.77%。在經歷了2019年的虧損後,貝因美上半年也成功扭虧。
今年上半年,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14.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78%;實現淨利潤0.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0.04%。
而相比之下,雅士利則出現了業績下滑,其上半年實現營收16.45億元,同比下滑5.86%。
不過,從淨利潤佔比總營收的比例來看,雅士利和貝因美都不高,今年上半年貝因美略高雅士利1%。
目前我國奶粉市場競爭激烈,頭部企業市場佈局更廣,終端推廣能力及應對風險能力更強,品牌力因此進一步釋放。而雅士利一方面品牌力不足,終端消費者認可度不夠,另一方面且缺乏明星單品,最終導致收入下滑。
除奶粉行業外,其它乳製品行業同樣呈現出高階細分貢獻增長亮點的趨勢。其中表現最好是乳酪,從財報上看,妙可藍多營收10.83億,同比增長51.74%,淨利增速更是高達727.87%。
伊利、蒙牛都在財報中指出了乳酪業務發展勢頭良好,也先後成立乳酪事業部。兒童成長類需求及西式餐飲增長將成為其主要增長驅動力,光明乳業、恆天然等企業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零食乳酪產品。
另外伊利、蒙牛、光明三大頭部乳企均在財報中指出了低溫液態奶的增長。隨著國內冷鏈運輸產業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乳企加入到這一賽道中,低溫鮮奶幾乎已成為大型乳企的標配產品。
頭部乳企在低溫鮮奶等業務上的大力投入,使得產品更加趨於高階化,以滿足消費者的高品質生活需求。
目前,從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來看,我國乳製品消費量遠未達到飽和狀態。
下半年各大乳企將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提高渠道滲透率,搶佔更多市場份額?《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宣告: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