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兩家知名的深圳企業同時舉行了2021年度股東大會,一家是萬科(00002.SZ),一家是中集集團(02039),兩家龍頭企業掌門人的發言同樣令人矚目。
萬科CEO鬱亮第一次重磅表態說,房地產市場短期已觸底;中集集團CEO麥伯良則坦言,2021年集裝箱及航運市場的景氣,是一個非常年份,不是常規年份表現,“今年會逐步迴歸常態”。
一個是底部的反轉,一個是從歷史景氣期的轉折,兩個均高達萬億元級市場的行業拐點,必然會波及到更多的國計民生。
麥伯良在做這個發言時,現場股東不多。但是,現場之外,一定有遠為龐大的聽眾,從業者們都想聽聽這位行業引領者的視角與聲音。
於行業而言,6月24日美東線每FEU運價已經跌破1萬美元,創近一年新低。隨著現貨運價跌穿長約價,越來越多的託運人開始與船公司重新談判協商長約價格,而這個報價較之前合同已經少幾千美金。
這無論是對於集裝箱亦或是航運市場,都是兩年來最大的變局。
於公司而言,中集2021年全年營收約1637億,同比增長74%;營業利潤達134.7億,同比增長81%,創造歷史最佳紀錄。
以兩者為基底,中集大機率會入圍2021年全球企業500強之列,而2022年能否延續2021年的表現,則成為投資人關注的議題。
投資人和媒體人很喜歡參加中集的股東會,大機率是因為麥伯良比較直率,能夠抖出很多幹貨。
作為總裁的高翔,回答問題時四平八穩,更願意談商業模式和願景;作為董秘的吳三強,主要是拾遺補缺,並更多聚焦於子公司IPO和細分市場的問題上。
在為時近兩個小時的股東會里,投資人、媒體、券商等極為踴躍,共提出了20多個問題並獲得了中集三位高管的坦誠解答,其問題囊括集裝箱市場、海工業務景氣度、冷鏈物流、“氣化西江”等。
本次股東大會幹貨多多,智通財經APP特將此股東會內容整理,以饗讀者。
一、關於集裝箱市場及中集集裝產業的預測
2021年,全球集裝箱產量達到718萬TEU,創下歷史最高值;全球集裝箱海運貿易達到2.07億TEU,年度增速增至6.5%,成為近十年來增速最高的年份。
麥伯良認為,2021年集裝箱行情是一個非常年份,不是常規年份,2022年會逐步迴歸常態,量價都會回撥。“但從歷史來看,還是處於偏高水平”,目前中集的集裝箱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季度,“毛利也不錯”。
二、Q2中集集團受到較大的疫情影響
4月27日,中集集團公佈了2021Q1業績的情況:營收入同比增長23%至356億,毛利率18.06%,與去年同期持平;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3%至17.1億,綜合負債率進一步降低至61.3%,1季度ROE約3.69%。
對於二季度的情況,受制於上市規則,麥伯良沒有給予具體數字。他表示,公司確實受到疫情的影響,譬如在上海的工廠直接停產,“但6月份已經恢復”,預計三季度全部恢復正常,公司計劃以三四季度的追產趕回來,彌補二季度損失,“原來訂下來的預算計劃會完成”。
吳三強則表示,中集集團囊括集裝箱、海工、冷鏈物流、儲氫罐、重卡等,一半的業務在海外,所以相對同行而言影響更小一些。“譬如Q1時候的重卡,全行業銷量下降較多,但由於歐美處於景氣期,所以中集該塊業務影響較小”。
三、海工業務景氣度提升
2021年中集集團海洋工程業務的營業實現收入為54.4億元,基本持平;淨虧損20.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虧3.87%,但這其中含海工減值約15億。
面對投資人提出的2022年海工是否會再次計提的尖銳問題,麥伯良表示,中集海工會不會減值,要看市場的情況,依照現在的油價不會再減值。但如果再遇到油價跌到20美元/桶,就難言是否再計提,“WHO KNOWS?”市場自己會走出來。“我們會根據市場來判斷”,近幾年海工會持續致力於擴大營收規模,力爭早日扭虧。
據智通財經APP的測算,倘是全年營收超過100億元,或較2021年營收翻倍,則中集海工距離實現營收平衡目標會更進一步。
智通財經APP獲悉,2021Q1,中集海洋工程業務新增生效訂單4.94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約五成,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22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0億美金實現120%的增長。
麥伯良透露,目前海工在手的存量平臺,爭取2022年全部出租或是部分出售,“雖然難度比較大,因為其中有一兩個難度比較大,但大部分都能夠出租或是出售”。
他同時透露,目前中集海工正在發力海上石油煉化平臺(FPSO),而FPSO的總包建造價格較高。
資料顯示,2019年中集海工已交付給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一艘 FPSO船體,而2022年其與馬來西亞國際航運公司(MISC)簽訂一份關於FPSO改造、模組建造和模組總裝的合同,後者亦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服務。
高翔則透露,中集將會圍繞海上風電、海上養殖等賽道加大研發投入、適當性地加大資本支出。2021年集團成立了專門的海上風電運維基地,希望能提供更加專業的水下服務。
四、海洋科技集團的出資即將到位,海工重組小步快跑
5月23日,新加坡來福士、南方中集與煙臺國豐集團正式簽署合資合同,將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出資成立海洋科技集團,註冊資本為50億元。
高翔透露,“這個協議已經簽署好了,目前還是按照計劃推進”。
煙臺國豐集團為煙臺國資旗下企業,在其入股後,按照麥伯良的說法,隨著煙臺國資入股,中集集團海工重整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下一步會繼續引入戰略投資者,小步快跑。
麥伯良透露,這個禮拜總裁高翔已領頭成立工作組推進海工重組事宜,“工作組就意味著實質推進”,爭取下半年有成果。“成立工作組就意味著實質性在推進,中集將牽頭成立一個更強大的中國海洋科技集團。光靠中集,做這樣一個高難度大國重器很難。”
除卻海洋科技集團外,2021年12月,中集與9大央企擬出資組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該工作亦進展順利。
五、中集車輛下半年會業績或反轉
中集的道路運輸板塊,繼多年高速增長後,業績開始出現下滑。4月26日,中集車輛釋出一季度業績公告稱,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約51.32億元,同比減少25.29%;淨利潤約1.24億元,同比減少38.65%。
麥伯良表示,中集車輛延續去年下半年下滑的開局,主要受國五切國六排放標準的影響,疊加燃油成本提升因素驅動。他判斷,2022年下半年國內需求會恢復;國外方面,2021年因為“雙反”銷售亦受到比較大影響,但今年全部釋放出來,今年上半年海外歐美都表現優異,特別是冷藏車銷量有較好的表現。
六、氣化西江
目前廣東省級層面及各地市,正在推進珠江流域船舶的“油改氣”工作。中集集團規劃未來在珠江流域陸續投入300-500艘LNG動力系統的新船,同時幫助存量散裝運輸船進行改造。
據悉,截止4月份,中集安瑞科已拿下112條訂單,訂單金額約4億人民幣左右。
麥伯良稱,以珠江做為試點,中集現在業務已開始拓展到長江、洞庭湖等流域。“現在幾百萬條船都要改成新能源,天然氣是主力,幾百萬條船十年內要麼淘汰、要麼改”,留給中集的市場空間極大。
高翔透露,“氣化西江”主要分成兩個方面:舊船的改造、少量的新船訂單。目前就整個訂單情況而言,“今年能夠做到200條左右”。同時,除了珠江流域,目前長江流域等一些內河也在推進油改氣工作,公司在廣東外的部分城市也在推進獲取訂單工作。
七、中集世聯達和中集天達的IPO推進
目前中集正推進兩家子公司的A股IPO工作,這兩家公司分別為:中集世聯達、中集天達。
此中,中集世聯達歸屬物流板塊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高效、穩定、低碳的物流解決方案。資料顯示,中集世聯達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94.71億元,同比增長177.09%;實現淨利潤人民幣5.42億元,同比增長103.91%。
中集天達是一家空港與物流裝備、消防與救援裝置生產企業。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11億元、61.76億元、60.74億元和9.15億元。
吳三強表示,中集世聯達的上市正常推進,計劃下半年可以交表。中集世聯達業務這兩年受益於全球海運市場的景氣度,在美線和歐線都有比較強的競爭力。“中集天達稍落後於進度,但還在計劃之內”。
直面中集世聯達毛利率較低的問題,高翔解釋,物流板塊不僅僅是關注毛利率,從板塊對標種類更適合用ROE回報率來評測指標,目前中集物流板塊ROE高於20%。
八、冷鏈運輸
麥伯良表示,中集目前決策下來做的鄉村振興專案,其中有一個重點是生鮮供應鏈的重構。目前生鮮從產地到銷量,一般需要五層鏈條,且沒有全程冷鏈。中集從前端的移動冷庫,到冷箱、冷藏車,再至迴圈包裝,或是全程物流的中集世聯達,都可以負責從產地到銷地的全程運輸,目的地方面,無論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或是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國家均可抵達,將五層鏈條變成一層,“目前在雲南、江門做了試點,即將在新疆進行探索和嘗試,”下半年市場會看到中集相關佈局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