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信託業受到疫情衝擊,業務開展受阻。不過,到了二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整個行業也逐步回暖。但從整個上半年來看,信託業的利潤依然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9月11日,信託業協會資料顯示,雖然今年二季度174.92億元的利潤環比一季度增長了5.31%,但整個上半年信託業341.02億元的利潤卻同比(374.96億元)下降9.05%。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市場上比較關注的不良率問題,信託業協會並未披露今年上半年不良率整體情況,這也是有資料披露以來首次未出現這個指標。
利潤同比下降
總的來看,上半年,信託業的整體資料指標二季度出現恢復性大幅增長。比如,上半年信託業實現經營收入550.52億元,其中,二季度為294.86億元,比一季度增長15.34%;上半年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的信託業務收入為401.34億元,同比增長12.23%,其中二季度為210.75億元,比一季度增長10.58%。
但出現下降的資料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在經營收入中,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為107.52億元,同比下降15.04%;投資收益佔比為19.53%,低於去年同期的24.20%;今年上半年信託業利潤為341.02億元,同比下降9.05%。其中,二季度利潤為174.92億元,環比一季度166.10億元增長了5.31%。
“今年二季度利潤增加,與加快復工復產後經濟執行態勢的改善有關,原有信託專案按時推進與新專案設立更好結合,取得了穩定信託業務收入和促進利潤增長的良好效果。三季度、四季度要乘勢而上,把上半年開始時的損失彌補回來,預期未來兩個季度信託業的經營收入和利潤將穩步增長。”復旦大學信託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說。
從各家信託公司的年報可以看出,上半年盈利增速在機構之間出現分化,頭部信託公司盈利優勢顯著,部分信託公司淨利潤下滑,少數信託公司跌入虧損行列。
例如,雲南信託釋出的一則研報顯示,雖然2020年上半年信託行業營業收入較為可觀,但由於風險專案增多,不少公司疲於應對產品暴雷的風險,華融信託、華信信託、四川信託分別虧損8.2億元、5.5億元以及2億元,60家信託公司中淨利潤收入沒有進入億元大關的就有9家。
信託業協會首次未公佈不良
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風險事件還未化解,今年7月中旬新時代信託和新華信託又被接管,很多投資者對信託行業的不良率極為關注,但此次信託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資料時並未披露。
在2017年之前,信託風險資產率雖有波動,但多數時候維持在0.8%以下,2018年底小幅上升至0.98%,2019年末則大幅上升至2.67%;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業資產風險率為3.02%。
記者根據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信託行業共發生160多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專案金額共計約960億元。
從未來一年信託到期情況看,規模預計接近4.9萬億元,其中,集合信託規模為2.53萬億元,到期兌付壓力較大,部分信託專案按期正常清算面臨不小挑戰。
“這次疫情從資金端和資產端對信託業務產生了雙向衝擊,一些投資專案的期限安排面臨調整。下半年信託公司的利潤和資產質量是否進一步承壓,關鍵取決於疫情是否在秋冬季反彈。”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對於未來發展,殷醒民稱,近期監管部門決定延長《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過渡期至2021年底,但監管方向並未發生大變化,信託業要增強機遇意識,珍惜和抓住對沖疫情影響的政策調整視窗期,制訂全新的戰略規劃,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加快轉型步伐,迅速構建起淨值化產品體系和服務信託產品體系。
目前來看,信託公司的增資意願普遍增強。今年5月,《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將資金信託業務開展的規模限制與信託公司淨資產掛鉤,這使得建立和完善資本補充機制、增加資本實力顯得較為迫切。信託公司透過增加股東實際投入、減少分紅等多個方面提高淨資產規模,提高資金信託業務的相關額度。
殷醒民認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信託公司要利用智慧科技推動業務模式創新,可以引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技術、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等最新科技,打造線上化、智慧化的信託科技運營系統,為信託業務轉型提供更加精準的科技賦能。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