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刷臉支付”獨角獸衝刺上會!背靠阿里系,朋友圈影響有多大?3年虧13億,研發支出超收入

由 公冶爾藍 釋出於 財經

IPO流產近一年後,螞蟻集團所投資的一家擬IPO獨角獸即將叩響科創板上市委之門。

據上交所安排,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比中光)的科創板IPO將於12月7日上會稽核。

資料顯示,奧比中光成立於2013年,到2015年開始量產消費級3D感測攝像頭,隨著刷臉支付的流行,奧比中光獲得阿里注意。2018年5月,彼時的螞蟻金服領投了奧比中光超過2億美金的D輪融資,當前,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雲鑫)持有奧比中光13.56%股份,為第二大股東並躋身董事會席位。

與第二大股東的股權關係之外,還體現在諸多業務關聯上。據奧比中光招股書披露,2020年螞蟻集團及其關聯方佔當期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0.03%,2019年時這一比例一度高達51.88%。

而從財務表現來看,奧比中光在2018年以來長期陷於虧損境地且呈現擴大趨勢,去年疫情影響線下零售更是導致當年度收入同比下滑超6成。同時,作為一家高速成長的創業型科技公司,衝刺上市的奧比中光數次與該公司原員工捲入員工持股平臺的財產轉讓糾紛,也引發關注。

3年合計虧損13億,研發支出超收入

奧比中光是一家聚焦於視覺感知領域的3D感測器研產銷一體化企業,其產品包括3D視覺感測器、消費級和工業級應用裝置等,並主要應用於生物識別等領域,作為一家視覺感知領域“獨角獸,其3D結構光技術受到資本市場關注;招股書顯示,其於2015年完成了3D感測器的量產銷售,這也是國內首家,全球繼蘋果、微軟、英特爾第四家量產3D感測器的公司。

但受到近年來疫情衝擊,奧比中光報告期內的業績卻出現大幅下滑,報告期內長期陷於虧損境地,且虧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招股書顯示,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奧比中光期間獲得的營收分別為2.10億元、5.97億元、2.59億元及1.62億元;同期對應歸母淨利潤為-1.01億元、-5.16億元、-6.15億元和-1.15億元。

2020年疫情影響線下零售,導致營收更是同比下滑超6成,奧比中光解釋稱:“主要系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終端應用於線下支付的 3D 視覺感測器需求暫時性下降”。不過同期,該淨利潤也連續虧損且呈現擴大趨勢。

對於虧損原因,奧比中光稱上市時存在未彌補虧損,主要系公司自創業以來持續保持較高研發投入強度,並對骨幹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確認大額股份支付費用所致。

首先看研發上,從2018年至2020年,奧比中光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5億元、3.7億元和2.8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4.98%、62.06%和110.68%。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雖然公司營業收入暫時下降,但仍然堅持既定的技術發展戰略,保持發展耐心,維持高強度研發投入,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規模基本相當。”奧比中光表示。

招股書稱,自2015年底量產以來,公司已先後服務全球超過1000家客戶及眾多的開發者,包括OPPO、螞蟻集團、捷普、牧原股份、中國移動、Matterport、貝殼如視、江博士等行業龍頭。

其中,公司為OPPO旗艦機Find X定製開發前置結構光3D感測器,使其成為繼蘋果iPhone X後,全球第二款量產超百萬臺搭載3D視覺感測器的智慧手機;為螞蟻集團定製開發超百萬臺應用於線下支付的3D視覺感測器;為Matterport、貝殼如視等定製開發實現房屋3D掃描功能的3D視覺感測器;為全球三大汽車彎管生產企業之一日本三櫻提供三維光學彎管檢測系統等。

儘管長期虧損,這家公司卻屢屢被資本追捧。隨著刷臉支付的流行,快速崛起的奧比中光獲得阿里注意。2018年5月,奧比中光宣佈完成超過2億美元的D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彼時的螞蟻金服領投。當前,螞蟻集團旗下的上海雲鑫透過多輪增資成為持有奧比中光13.56%股份的第二大股東,並躋身董事會席位。

“背靠阿里”,朋友圈影響有多大?

無論是股權結構,還是主營業務構成,招股書披露的蛛絲馬跡,都顯示了這家公司和阿里關聯企業的諸多聯絡。

奧比中光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對螞蟻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26萬元、8496萬元、942萬元和2642萬元,佔比分別為3.94%、14.23%、3.64%和16.36%;對阿里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為0.37萬元、4042萬元、4795萬元和535萬元,佔比分別為0.00%、6.77%、18.52%和3.31%。

同期,該公司對其他線下支付細分場景主要客戶商米科技、禾苗通訊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61萬元、2.12億元、1438萬元和898 萬元,佔比分別為5.54%、35.45%、5.55%和5.56%。公司3D視覺感知產品最終應用於支付寶刷臉支付應用生態的客戶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24.05%、77.13%、51.70%和37.46%。

而在奧比中光披露的關聯交易中,阿里集團、螞蟻集團以及上海雲鑫持股近30%的商米科技均是其前五大客戶。2020年,前五大客戶阿里集團和螞蟻集團一共為奧比中光帶來0.57億元的收入,佔其同期營收比重為22%。

這些與阿里巴巴、螞蟻的直接合作之外,奧比中光的合作方還有不少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

2020年為奧比中光貢獻了0.12億元營收的天波資訊,其第一大客戶便是阿里巴巴及其關聯方,後者在2020年為其貢獻了1.21億元的營收,佔天波資訊當期銷售收入比重達到18.19%。

2018年為奧比中光貢獻了0.15億元營收的友寶線上,公開資訊顯示,2019年8月21日,友寶線上獲得16億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之一便有螞蟻。

2018年5月奧比中光還與上海雲鑫共同投資設立螞里奧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支付識別業務相關產品的研發與銷售,其中奧比中光的持股比例為51%。2020年11月奧比中光又以0.98億元的價格回購上海雲鑫手中持有的49%股權。這一合作也引起監管層關注,奧力中光對3D視覺感測器和刷臉支付裝置的技術研發情況進行了披露,並否認螞里奧技術的研發、銷售和經營與螞蟻集團及其關聯方存在依賴。

由於阿里系及螞蟻集團對外投資繁雜,股權關係盤根錯節且關聯公司眾多,證監會此前在對奧比中光問詢中要求其披露“最終客戶為螞蟻集團及其關聯方的銷售收入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情況”,同時進一步分析論證公司是否具備獨立面向市場獲取業務的能力和相關業務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奧比中光回覆稱,若以螞蟻集團及其關聯方為計算口徑,其2018年至2020年來自這一口徑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18.72%、51.88%、30.03%,在回覆中,被納入螞蟻集團及其關聯方的企業共有支付寶、阿里巴巴等18家主體。

創始人“突擊”特設表決權,員工持股平臺糾紛不斷

據招股書顯示,奧比中光的一共經歷了8次外部融資,創始人黃源浩直接持股的股權比例從 62.33%稀釋到 32.92%,目前加上其透過持股平臺控制奧比中光的9.45%股份,黃源浩合計持有39.7%的股份。

在多次外部融資中,黃源浩的股權被不斷稀釋,在衝刺上市之前的2021 年1月30日,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設定特別表決權,透過設定特別表決權,黃源浩控制了63.67%的表決權。

這一“突擊”設定表決權的事件也一度引發監管層問詢,“請發行人說明,融資過程中未考慮設定特別表決權的原因。”

奧比中光表示,2020 年 8 月進行最後一輪融資時,其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已相對較低,不利於公司長遠穩定持續發展。但是考慮到當時設定特別表決權的情況下成功在科創板發行股票並上市案例較少,從審慎角度考慮,發行人在最後一輪融資時未設定特別表決權。

不過,衝刺上市的奧比中光已數次捲入員工持股平臺的財產轉讓糾紛。

近期,該公司兩家員工持股平臺“珠海奧比中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奧比中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涉及五名奧比中光前員工,指控自己所持有的股權投資份額,在他們不知情時被人“離奇”轉讓。他們並未收到任何書面通知,且也未曾收到相關股權轉讓款項,甚至連簽名都是被人代簽、拼湊的。五人均已向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被受理。

奧比中光在2021年11月10日的《補充法律意見書(三)》中,對上述事項進行了披露。不過,該公司認為,因涉訴財產所涉金額小、涉訴股權佔比少,“訴訟事項對本次發行上市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網易清流工作室調查顯示,截至目前,法院已經凍結涉案平臺股權。而在其釋出的最新版的上會稿中,奧比中光提到該起訴訟時,則稱其中兩人案件法院按撤訴結案處理,目前已結案。但涉案人卻明確表示未曾撤訴,相關凍結仍在走流程。

這類糾紛並非首次。2020年,該公司的另一持股平臺奧比中鑫,也因該公司原員工的企業份額轉讓糾紛與合夥人對簿公堂。目前,奧比中光實控人黃源浩所持該平臺的合夥企業份額已被凍結,涉及金額達375萬元。招股書顯示,奧比中光共有多達10個員工持股平臺,且實控人均為黃源浩。自2018年起,奧比中光持股平臺也出現過多次增資,定價依據也均為當時的公允價值,而員工離職時則要其按照出資額轉回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黃源浩1980年出生於廣東潮州,是國家級人才計劃專家、國際知名光學測量專家,北大畢業後黃源浩先後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研發人員數量669名,佔比65.4%。其中博士68名(含17名博士後),國家級人才計劃1名、廣東省珠江人才7名、各類深圳市高層次人才17名。

2013年,黃源浩從研究所出來創業,在深圳成立奧比中光研究3D感測技術。2015年,奧比中光成功研發出我國首顆3D感知晶片,開始量產消費級3D感測攝像頭;當前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現任董事長、總經理,也是奧比中光的核心技術人員之一。

創業八年之後,公司衝刺A股上市臨門一腳。

責編:林根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Tips:在券商中國微訊號頁面輸入證券程式碼、簡稱即可檢視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程式碼、簡稱即可檢視基金淨值。

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