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黑馬 整理:牧童學 編輯:九錄
2022年7月22日,黑馬企業加速大課在杭州開課,火山石投資創始合夥人章蘇陽進行了《不確定性中尋找投資的可能性》的主題分享。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全球經濟陷入危機的討論不絕於耳。對此,章蘇陽表示,經濟危機有不同的型別,包括結構型、週期型和事件型,目前雖然有一些突發事件,但通脹、加息以及經濟下滑的特點顯示,目前的危機仍然是週期型的。
受當前經濟形勢影響,許多機構不敢投資,但章蘇陽認為:“投資人在估值低的時候去投資也沒什麼不好,因為經濟危機過後,估值會漲起來。”他還以硬科技行業為例,分析了當前投資的主要機會,“近期融資環境明顯地偏向先進製造、新材料、半導體等硬科技行業,先進製造很值得投資,相比較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風險相對可控。”
以下為章蘇陽分享內容,經編輯。
我最初想的題目叫《 不確定性當中的確定性》,直到著手準備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個“坑”。於是就把題目改了一下,改為《不確定性中尋找投資的可能性》,投資不可能找到完全確定性的東西,用“可能性”來表述我對形勢的分析和對未來機會的判斷,更合適一點。
01
正確看待危機
一般來說,人們把經濟危機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結構型經濟危機。
經濟結構性失衡和金融泡沫問題嚴重。結構型危機通常對經濟的影響時間比較長,需要國家採取一些經濟政策進行調整,而這些經濟政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起作用。
比如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就是這種型別。1933年,羅斯福當選總統後實行了一系列新政,使美國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
第二種是週期型危機。
生產擴張不可能無限制地脫離社會需求,當供需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週期型危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資本主義所謂的市場化並不是真正能夠完全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的,因為它依然不能對整體社會需求做出精確的解釋。在資本主義社會,每隔一段時間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就會爆發,這是一個週期型的危機。
第三種是事件型危機。
比如戰爭、油價上升等事件,不會導致全國衰退。
資料來源:高盛集團
這張圖顯示了美國曆史上(1825年起-至今)的經濟危機與復甦情況。在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危機是在什麼時間開始的,什麼時間結束的,持續了多長時間,股市跌了多少等等。
根據我的分析,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週期型+事件型危機。雖然其中夾雜著一些突發事件,但現在的通脹、加息以及經濟下滑的特點,讓我們判斷這次是週期型危機。
不同型別經濟危機的維持時間與經濟復甦所需的時間不同。
上面三張圖是關於美國曆史上經濟危機發生及恢復的時間曲線示例。1990年後,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由於各國政府共同調節的努力,經濟危機持續的時間和復甦所需要的時間都縮短了。
我在1994年進入投資領域,經歷了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也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尤其是2000年之後,各國政策對危機的干預效果更強。既然是週期型危機,總會有上有下,也總會過去,大家不需要過於焦慮。
02
對投資人來說任何時候都有機會
危機對創投行業來說當然是有影響的。從投資資料可以看到,VC投資同比去年下滑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VC應如何應對?
第一,要有覺得未來會更好的樂觀心態,以積極的心態繼續進行投資。
第二,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探索未來可能會獲得大發展的技術和商業模式。
將目光聚焦到未來三年的落腳點上,看看技術發展的可能性在哪裡。因為技術的發展會帶給整個行業方向性的變化。
第三,估值低是認識更多公司的機會。
確實,現在很多行業的整體估值比前幾年下降了25%到30%,比如原來估值100元,現在估值變成70元。估值低了,許多人不敢去投資了。其實,投資人在估值低的時候去投資也沒什麼不好,因為經濟危機過後,估值會漲起來。
03
硬科技的過去與未來
接下來我以硬科技行業為例,分析一下當前的投資機會。
硬科技又叫先進製造業,中國在先進製造業方面發展起步比較晚。這裡我用1999年的世界前100強企業排名,為什麼要用這一年的資料,因為1999年之後,網際網路企業成為一個獨立於傳統行業的新興上升行業,吸引了絕大多數的優秀人才,使其發展速度遠高於製造業等傳統行業。所以看硬科技歷史發展的話,我們需要看網際網路行業崛起之前的硬科技企業。
1999年,世界前100強企業裡,有55家為硬科技公司。但是,這些公司主要來自歐美國家。
以“1900年英國的水平為100”作為基準值,1913年,一戰以前,假定美國的人均工業化水平是126,英國是115,日本是20,日本和英美相差很大,但是日本在1913年以後,製造業快速發展。
你會發現,今天的發達國家,在當年一定是一個擁有先進製造業的國家。
美國在二戰前就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得益於它們的科技研發。至今,美國仍在工業、軍事等領域佔據技術的全球領先地位。
歐洲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誕生地,在一戰前(1914年)就實現了工業化,奠定了龐大的工業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在先進製造業和硬科技方面,一直在補課。
“一五計劃”時期,我國從蘇聯與東歐國家引進156項重點工礦業基本建設專案,包括: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化工、機械、輕工、醫藥、軍工、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這些專案夯實了我國的工業化基礎。
“二五計劃”時期,赫魯曉夫任蘇聯總書記,蘇聯又繼續支援了我們102個企業。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透過市場換技術的方式,我們不斷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1977年,中國同日本新日本鋼鐵公司協商合作建設現代化的上海寶鋼;1984年,中國高新技術領域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貝爾成立(郵電部、比利時貝爾);1985年,上汽與德國大眾各出資50%,成立上海大眾——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家轎車企業,等等
最近十年,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最優秀的人才開始迴流到硬科技行業。
首先是因為2015年之後,鮮少有現象級的網際網路公司產生,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另一其次是因為2016年之後,資料成為新的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
再次,政府和資本市場不斷加大對“硬科技”的支援力度。
小米的雷軍原來是金山軟體的創始人;小鵬汽車的何小鵬原來是UC的創始人,後來又去過阿里;蔚來汽車的李斌原來是易車網的創始人;石頭科技的昌敬原來是騰訊、百度的高階產品經理;小馬智行的彭軍原來是百度自動駕駛部門的首席構架師……
今天,相當一部分領先的硬科技公司或者先進製造業公司,創始團隊從網際網路公司離開後做起來的。
04
硬科技的投資迎來上升期
從投資的角度看,目前硬科技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領域。
資料來源:天眼查研究院,烯牛資料
近年來,在先進製造方面的投資每年都在增長,2020年增長14%,2021年增長16%,2022年上半年增長達到22%。特別是先進製造業的投融資,僅2022年上半年,先進製造業投融資佔了25.2%。
多年來,我國實現了很多個第一: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全球第一、太陽能發電裝機總量全球第一、深潛次數全球第一……最近,我國的比亞迪電動車銷量也成為全球第一。
從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第一,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此外,中國在研發支出方面在全球表現積極。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1年科學報告》
我國當下發展比較快的領域,都和研發支出有關。
1、北斗導航系統
目前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的精度是0.73米,已經可以辨別各種運載工具。下一代北斗導航系統的精度將做到0.4米。
2、新能源
新能源方面主要是太陽能,太陽能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大貢獻。
這個貢獻不是太陽能企業對世界的貢獻,而是一群做太陽能貿易的人做出的貢獻。
當年無錫有一家最早的太陽能公司,在當時就能做到14%的轉化率,現在達到了20%以上。
資料來源:麥肯錫
在這張雷達圖上,能夠看出我國的強項有很多:太陽能、中低端的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家庭電子產品等。當然,也有很多方面,比如工程機械、建築材料、通用化學、冶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這些短板都需要進一步的投資,讓它成長起來。
我們相信,在未來的5年、10年、15年的時間,我們的硬科技的技術實力和規模會逐步地全面趕上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