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8月13日電 題:鄭永年、謝丹陽等專家學者羊城共議科創賦能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記者 王堅
“投資科技永遠不會過剩。”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12日在廣州舉行的“科技創新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下稱“科創促產論壇”)上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於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據介紹,科創促產論壇由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與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共同舉辦,旨在從宏觀解析和實務分享兩個維度探討了科技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以及未來應如何進一步挖掘潛力和動能,吸引了來自全國多地不同部門和專業機構逾百人參加。
在宏觀解析方面,鄭永年認為,在當前的經濟週期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於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離不開基礎科研、應用技術和金融支援。所以需要完善自身的教育系統,培養出既懂技術、又懂資本和市場的人才。
鄭永年表示,在此基礎上,要繼續增加基礎科研和應用技術的投入,併發揮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和民間風投的角色,確保有從0到1的原創科學研究的同時,也具備從1到10的技術轉化和高階製造能力。
“前景非常值得期待。”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社會樞紐院長、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經濟系講座教授謝丹陽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在車輛通行、稅務安排、跨境支付、人才流動、企業註冊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這樣可以彙集國際性人才,吸引更多研發中心和科技投資,成為年輕人嚮往的地方。
除了鄭永年與謝丹陽分享了自己關於“科技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係”的看法,還有5位深耕在實務領域的資深專家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分享了對於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感想與看法。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市政專業總工、教授級高階工程師李紅寶認為,當前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大灣區是中國參與全球科技創新博弈的核心抓手,也是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支點。過去的發展主要依託基建拉動,而未來將會是“製造業當家”。為支援未來的灣區發展,她建議應從三大新基建——超級運輸體、智慧城市中樞和超級能源體系——進行超前謀劃,新基建源於科技創新又服務於科技創新。
廣東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業務總監戴川分享了打造以“人才”為核心的技術轉移新模式的經驗,即圍繞核心功能定位,打造專案、需求、人才和服務商四大專業資料庫,構建九大技術轉移轉化功能平臺,在構建技術轉移生態體系中實現多方共贏。
香港科技園公司業務發展副總監簡依雯表示,近年來香港大力推動科創發展,如推出退稅政策、設立投資基金、引進科技人才等。作為香港最大的科創企業孵化基地之一,香港科學園已和深圳合作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主辦方表示,希望透過該活動匯聚政、企、學、研、金等不同機構和部門關於大灣區建設及發展的實務經驗和理論洞見,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提供科學、可行的思路和建議;併為不同行業領域人士提供了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希望以此促進跨領域、跨學科、跨地域的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