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遭遇了史上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年報致辭中如此說道。疫情毫無疑問是2020年的底色,“穩”字毫無疑問成為個體、企業到國家層面的共識。
作為一家營收規模超萬億,市值近1.5萬億,資產規模近10萬億的龐然大物,穩健增長亦成為中國平安2020年的主旋律。疫情衝擊之下,中國平安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整個集團加速數字化轉型,在疫情導致線下展業受阻時,利用AI等數字化技術積極向線上拓展,使得集團迅速收復失地,實現正增長。
2020年,中國平安實現營運利潤1394.70億元,同比增長4.9%;營運ROE達19.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0.99億元,同比下降4.2%。業績表現穩健成長。
與此同時,中國平安繼續用真金白銀回報股東。年報顯示,平安將向股東派發末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1.40元,全年累計派發股息達每股2.20元,同比增長7.3%。
2020“穩”字當頭穩,是中國平安2020年的關鍵詞。
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宏觀經濟下挫,中國GDP增速2.3%,很有可能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在此情況之下,保險傳統代理人業務展業受阻,宏觀經濟下行疊加個人收入面臨不確定性也導致使用者謹慎進行長期保障產品消費,作為平安最核心的板塊,保險業務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此外,財險、銀行、信託、證券、科技等業務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儘管如此,公司業績仍然實現穩定增長。年報資料顯示,平安2020年歸母營運利潤1394.70億元,同比增長4.9%;營運ROE達到19.5%。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936.66億元,同比增長5.3%。同時,在車險綜合改革等複雜的經營環境下,平安產險仍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5%。
從利潤結構來看,2020年公司88%的營運利潤來自個人業務,機構及其他業務佔比僅12%。其中,後者年內增速高達62%,成為中國平安年內“成長擔當”。
2020年,平安持續將“1+N”綜合金融模式延伸到團體業務,以“商行+投行+投資”的綜合模式服務全國性戰略客戶及區域性大客戶,以線上化方式服務小微客戶,推動客戶分層經營。
資料顯示,團體業務綜合金融融資規模同比增長69.7%,對公渠道綜合金融保費規模同比增長84.8%。截至2020年12月末,團體業務為個人業務提供資產餘額達1.21萬億元;為保險資金配置提供資產餘額達5190.22億元,全年新增1479.06億元。
作為平安營運利潤的主要來源,個人業務營運利潤同比增長0.1%至1229.77億元,扭轉了2020年上半年的負增長趨勢,繼續發揮業績“穩定器”的作用。
其中,使用者規模擴張是關鍵。2020年年末,集團個人客戶數超過2.18億,較年初增長9.0%;全年新增客戶3702萬,其中36.0%來自集團網際網路使用者;客均合同數2.76個,較年初增長4.5%。
與此同時,平安品牌價值也在持續提升。2020年,公司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21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7位;BrandZ™全球品牌價值100強第38位,五度蟬聯全球保險品牌第1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增速短期受到較大沖擊的不利環境下,平安向股東釋放了最大的誠意。2020年,平安提升了分紅水平,向股東派發末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1.40元,全年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2.20元,同比增長7.3%。
實際上,中國平安向來注重股東回報。2017年—2020年,公司分別派發每股現金1.50元、1.72元、2.05元和2.20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3.62%。
數字賦能 主業開花科技,是中國平安數十年如一日的不變追求。
2020年,平安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截至12月末,公司科技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10029項,累計達31412項。公司位居金融科技、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榜單全球第一,位居人工智慧、區塊鏈專利申請榜單全球第三。硬核科研投入壘砌的高臺上,開出了中國平安2020年最受矚目的花朵。
集團整體數字化轉型之下,平安科技業務板塊率先受益。
2020年,平安深入推進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智慧城市生態圈建設,創新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四家上市科技公司市值總額達684億美元。科技業務營運利潤達82.21億元,同比大幅提升76.4%。
截至12月末,四大科技公司中,陸金所控股實現管理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7.9%;金融壹賬通累計為642家銀行、106家保險類機構提供服務,優質客戶數從473家增長至594家,全年營收規模增速達42.3%;平安好醫生累計註冊使用者量達3.73億,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5%至68.66億元,其中線上醫療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4%;在全國乘用車銷量下跌的情況下,汽車之家營收同比增長2.8%,據悉,該增長主要得益於汽車廠商和經銷商線上營銷服務需求的提升。
特別是2020年疫情衝擊之下,線上醫療需求劇增。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率先推出抗疫24小時線上義診,疫情高峰期累計訪問量達11.1億次;平安醫保科技派遣移動CT影像車馳援武漢,透過遠端線上閱片輔助診斷,併成為第一批入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定點機構。支援抗疫的同時,也完成了自身醫療科技能力的輸出,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受益。
科技板塊之外,金融主業亦受益良多。年初,受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全民居家隔離,企業不得不線上辦公,很多依靠線下場景的業務展業受阻,中國平安也不例外。禍兮福之所倚,上半年線下展業受阻,也推動中國平安依託強大的科研積累,在數字化轉型上加速突進。
以高度依靠傳統代理人線下拜訪的壽險業務為例。2020年,壽險業務推出的數字化營銷、數字化服務和數字化風控大放異彩。
數字化營銷方面,智慧拜訪產品為為代理人提供AI展業支援,線上累計拜訪客戶超380萬人次;智慧保透過AI分析客戶保障需求,制定保障 計劃,全年轉化150+億元壽險承保保費。數字化服務方面,平安AI客服全年累計服務客戶超2.2億人次,加保率提升9個百分點;AI影片回訪全年成功回訪380 +萬單新契約,一次回訪成功率98%,較傳統模式提升27個百分點。
產險業務也不遑多讓。2020年,“平安好車主”APP註冊使用者數突破1.26億,累計綁車車輛突破8100萬,12月當月活躍使用者突破3000萬。
除保險板塊,平安銀行板塊也在數字化方面表現優異。一方面,AI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產能效率。例如,AI客戶經理月均服務客戶數增長693%;AI名片等營銷工具高效賦能隊伍,理財經理人均產能同比增長22%。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也讓銀行運營成本大幅下降。2020年,平安銀行整體成本收入比為29.11%,同比最佳化50個BP。
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中國平安科技能力厚積薄發,助力集團業務實現整體增長,得益於面對危機時的靈活應變,更得益於極具前瞻性的戰略佈局。接下的2021年,儘管疫情影響仍未消退,但全球經濟已進入復甦階段,在更加有利的宏觀環境中,中國平安表現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