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類基金和主題類基金成為5月發行的基金中比較常見的產品。短期市場以震盪為主,中長期來看,市場仍呈現結構型行情。
雖然春節過後,基金髮行遇冷,但5月的前兩個工作日基金髮行市場突然擁擠起來。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五一”假日後的兩個工作日就有22只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開始扎堆發行。同時,5月10日之後到月底還有55只基金排隊等待發行。
多隻基金設募集上限
新基金動輒百億千億的募集規模已很難再現,但絕大部分大型基金公司因為規模和影響力等優勢,同時還有明星基金經理加持,擁有超強的吸金能力。資金有越來越流向頭部機構和頭部基金經理的趨勢。
頭部基金公司廣發和華夏基金旗下兩隻基金似乎對基金募集很有信心,為基金設定了募集規模上限。5月7日,廣發恆信一年持有混合設定了120億份的募集規模上限,認購天數7天。華夏消費優選混合於5月6日開始認購,募集規模上限80億份。
2020年股票型基金業績冠軍陸彬掌管的匯豐晉信核心成長於5月6日開始認購,並設定了60億份的募集規模上限,認購天數14天。
同時,部分主題類ETF和債基也設定了募集規模上限。聚焦人工智慧產業的西部利得人工智慧主題指數增強基金設定了20億份的募集上限。
國投瑞銀順成定開債基於5月6日發行,募集規模上限為80億元。招募說明書顯示,該基金投資於債券資產的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的80%,但在每個開放期的前10個工作日和後10個工作日以及開放期間不受該投資組合比例限制。
博時基金和華安基金旗下兩隻短期債基也設定了80億元的上限。其中,華安眾鑫90天滾動短債的募集天數僅設定為一天。
封閉類基金受寵
除了5月6日和7日基金髮行擁擠,5月10日之後到月底還有55只基金排隊等待發行。5月10日和5月17日這兩個週一是新基金髮行最集聚的兩天,分別將有18只(A/C份額合併計算)和12只基金開始募集發行。
談及5月基金髮行擁擠的原因,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就公募基金而言,5月份新基金髮行數量相比於春節後,數量明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基金在3月份4月份遭遇了募集難題,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降,有的新基金髮行失敗,有的將發行推遲到5月份。”
記者梳理發現,以募集起始日看,5月發行的新基金中封閉式基金受寵,共有26只(A/C份額合併計算)。其中不僅包括易方達穩健回報一年混合、安信招信一年持有混合、銀華富饒精選、寶盈祥樂一年持有和海富通富利三個月持有等混合基金,還包含國泰鑫享穩健6個月持有債、建信泓利一年持有債等債券類基金。
“基金髮行擁擠只是對前兩個月發行遇冷後延期、堆疊到5月的一次短期同步發行所致。基金公司在尋求市場主題,比如通脹背景下的機會,也尋求透過更多封閉式基金來提升規模收益。基金髮行冷熱與信貸週期高度相關。”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除了封閉類基金,主題類基金也成為5月發行的基金中比較常見的產品。
相對於寬基ETF,基金公司更積極佈局細分行業主題ETF.5月新發行基金中不乏天弘新材料ETF、國聯安新材料ETF兩隻首批新材料主題ETF,還包括招商中證醫療器械ETF、建信醫療保健裝置與服務ETF等醫療主題ETF。此外,裝備產業、消費主題、光伏產業、物流行業等多個細分賽道均有基金公司佈局。
到了佈局良機?
5月基金迎來了密集發行,是否意味著A股市場迎來了佈局良機?
展望後市,業內人士認為還不明朗,不宜過度樂觀,中長期視角來看,市場仍呈現結構型行情。
“短期市場仍處在混沌階段,市場難以快速形成一致預期,後續重點關注信用收縮程度和海外市場風險。風險充分釋放後或迎來反彈,核心驅動因素或來自全球經濟共振復甦。”國金證券認為,短期印度疫情大規模爆發給全球經濟復甦蒙上了陰影。中長期來看,市場仍呈現結構型行情,向上空間有限,向下調整幅度同樣有限,指數將呈現區間波動趨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展望後市,本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有助於穩定市場,偏利好的因素伴隨4月市場偏強震盪已經有所反映,不宜過度樂觀。微觀資金面近兩個月環比持續走弱,股市資金處於存量格局,4月外資邊際貢獻較大,A股大幅調整,外資買入意願提升,伴隨A股反彈,預期外資進一步大幅增配意願環比降低。全球宏觀流動性邊際有望逐步迴歸,價格資料將進一步加速政策的常態化。
經過兩年上漲,部分行業板塊已經處於估值高位,價效比高的低估值板塊或是5月A股市場青睞的物件。同時,景氣度較高的板塊也值得關注。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休閒服務與食品飲料處於近10年估值相對高位。家用電器、電氣裝置、醫藥生物估值水平同樣處在歷史較高水平,其中後兩者估值水平環比小幅提升,前者環比小幅回落。當前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的有建築裝飾、房地產、通訊、非銀金融、公用事業、傳媒和採掘等。在市場流動性預期較為一致的背景下,5月A股市場或將圍繞個股估值價效比為主題以窄幅震盪為主。
“歐美髮達國家需求持續改善,新興市場受疫情影響,供給修復弱於預期,供需差可能驅動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板塊上週期較為佔優。其次關注景氣度較高的電新、醫藥及半導體行業。”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