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實施第二年,A股上市企業股票被終止上市的數量快速增加,並呈現出明顯的提速之勢。截至6月8日,已有42家公司收到終止上市決定。
最大規模退市潮來襲
2022年滬深交易所加快了退市節奏,截至6月8日,已有42家公司收到終止上市決定,總數已經超過去年A股退市公司。
從A股過往退市資料來看,2019年以來A股加快退市步伐,2019到2021年退市數量分別為10、16、20家,同比增速分別為100%、60%、25%,並且財務指標類退市案例增多。
“非標退市”走向常態化
2018年以前A股退市公司主要原因是吸收合併、轉板上市、面值低於1元等,如美的集團吸收合計小天鵝、中弘控股面值低於1元退市。2022年僅ST平能一家公司因被龍源電力吸收合併終止上市。
2022年多數企業退市是因為經營惡化,2021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也有部分企業因年報難產及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有關。
6月份被決定退市的企業中,*ST數知、*ST當代等退市原因均提到公司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濟堂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年年度報告;*ST金泰最近一個年度營收低於1億元,淨利潤為虧損。
監管精準打擊空殼公司
為了規避退市,2021年不少瀕臨退市企業開始透過“突擊銷售”的方式提升業績,透過資產重組方式提升公司質量,但實際結果並不理想。
2021年年底,滬深交易所釋出了營業收入扣除業務辦理指南,明確了非正常交易合併取得的收入進行扣除規定,精準打擊空殼公司,推動A股“應退盡退”。
2022年4月29日,證監會發布並實施《關於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後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退市後監管工作,退市情形更加健全,退市效率大幅提升。同時也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適應常態化退市的要求,構建“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的優勝劣汰良好生態。
常態化退市機制A股非常重要一環
知名財稅審專家、資深註冊會計師劉志耕表示,退市新規後,“非標退市”公司數量驟增,這是退市新規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機制。“非標退市”政策是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機制非常重要的一環。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如果任由瀕臨退市企業留在資本市場,不僅會擾亂市場本身,也會降低資本市場資金使用效率,這並不符合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要求。
本文源自網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