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子產品企業柔宇科技最終決定放棄境外上市、闖關A股科創板。
八年前剛成立時,這家公司曾想要挑戰三星電子的行業話語權。然而,幾輪高調融資下來,卻因產量難以實現其最初設想而被業內人士質疑是PPT公司。最出名的一戰是2019年初,該公司副總裁與小米高層對摺疊屏手機誰才是業界首家而展開爭論。
1月7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上交所披露了一份長達549頁的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外界才得以窺視這家公司的部分成色:搭建VIE架構一年多即拆除;股東結構複雜,資本總額在最近三年迅速激增;產品銷售收入遠低於研發投入,累積高額的借款與業績虧損。
招股書顯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10%。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投資於柔性前沿技術研發專案、柔性顯示基地升級擴增建設專案、柔性技術的企業解決方案、新一代柔性智慧終端開發專案,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上述專案的總投資額約為144.39億元。
幾個月前,2020年8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曾前往柔宇科技位於深圳的柔性顯示基地參觀生產線。該公司一位引導參觀的工作人員介紹,生產線二期將在這一地點開建。此次招股書披露,柔宇科技將其土地使用權抵押用於向銀行申請借款,同時該土地使用權是其本次發行上市的募投專案用地,以及公司未來生產經營的主要用地。
對於身處“人才、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的柔宇科技來說,從二級市場融資或只是其解決短期(兩至三年)補足資金的方式之一。
一塊地的資本最大化:借款和融資都是它
2016年10月,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披露了一宗土地出讓結果。根據釋出的內容顯示,這宗地位於龍崗區坪地街道G10221-0601宗地,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使用年期為30年,用地面積約9.6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8.44萬平方米。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顯示”)以出讓起始價2.86億元人民幣競得。
根據上述招股書,柔宇科技只擁有一項土地使用權,即上述宗地,產權證為粵(2017)深圳市不動產權第0063451號。2019年底之前,這塊土地佔據了這家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超過九成;2020年6月30日,土地使用權佔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約83%。
柔宇顯示是柔宇科技的子公司,成立於2016年5月,其名下擁有包括蒸鍍機、曝光機、封裝機等主要生產裝置,以及自有房屋建築物,即在上述宗地上建設的柔性顯示屏生產專案,總建築面積約為40.18萬平方米,包括綜合樓、主廠房等在內的共12棟建築。
獲得這塊地之後,柔宇科技的資金鍊得以加強。招股書披露,為解決公司規模發展的資金需求,公司將其所擁有的唯一土地使用權抵押、子公司柔宇顯示股權質押、部分裝置抵押和部分專利質押用於向銀行申請借款。2017年9月,柔宇顯示與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農業銀行深圳龍崗支行等五家銀行簽訂貸款合同,獲得36.40億元人民幣銀行授信額度,期限為8年。
不僅如此,柔宇顯示以土地、廠房、裝置作為抵押、擔保,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柔顯系統、柔宇電子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從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獲得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柔宇科技和香港柔宇還分別向匯豐銀行獲得3000萬元人民幣和800萬美元的授信額度。
12輪融資加持下的一級市場明星
上市主體的前身為柔宇有限,成立於2012年5月,最早由包括創始人劉自鴻在內的三個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10萬元。到整體變更前,柔宇科技共有三次大幅擴增資本的時間視窗,一個是成立當年透過資本公積轉增和增資擴股使得資本總額超過了400萬元人民幣,另一個是2013年接近兩千萬元,以及2017年超過4500萬。
招股書披露了報告期內歷次增資和股權轉讓的細節。可以看到的是,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柔宇有限透過增資,使得註冊資本不斷擴大,並且引入了新的股東。同時,柔宇有限還完成了三次股權轉讓。2020年6月,整體變更方式改制,設立本次上市主體。賬面淨資產值約為54.06億元人民幣,按照約15:1的比例折為普通股3.6億股,餘額計入資本公積。
變更後,劉自鴻持股38.61%,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柔宇科技採用了AB股的設定,劉自鴻持有全部A類普通股,其擁有71.56%的投票權。早期參與出資的另外兩個自然人也是柔宇科技的高層,持股比例被稀釋到不足2%。股東名單被列出了41個自然人和機構。
其中多家機構具有關聯,具有深圳市國資委北京的深創投及其關聯方合計持股7.35%。中信資本作為中信資本-鉑睿壹號的基金管理人而登記為公司股東,持有6.05%股權。經股權穿透,其重要股東也是此次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的唯一股東。中信證券股東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透過一系列機構持有公司0.85%股權。
在這份招股書披露之前,柔宇科技以明星投資人加身而叫響一級市場。媒體引述真格基金合夥人徐小平曾嘆息錯過柔宇科技。事實上,創立至今,柔宇科技經歷了多輪融資,除了早期就參與的深創投和松禾資本等,還包括IDG資本、基石資本、Alpha Wealth、前海母基金、李嘉誠旗下的香港尚乘集團等多家機構,以及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柔宇科技的融資記錄頻繁,不僅有股權融資,也有債券融資。
官網披露的最後一次融資資訊,2018年5月,保利資本旗下基金參與了E輪融資,該輪融資後,柔宇科技估值約為50億美元。但據媒體報道,最後一輪是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的3億美元的F輪融資,對應估值為60億美元。柔宇科技並未直接披露這一訊息,但是在其官網上轉發的多篇媒體報道中,到2020年9月,該公司已經完成了12輪融資,估值達60億美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曾報道,2020年6月底,柔宇科技完成多項共工商變更,包括公司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在境內上市的基礎,註冊資本亦從約5300萬提高到了3.6億。
光環下的創始人VS 慘淡的經營現狀
招股書介紹,出生於1983年的劉自鴻為中國國籍,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先後就讀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和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是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正高階工程師。他曾在斯坦福大學擔任博士研究助理,以及在IBM紐約沃森研發中心及半導體研發中心擔任顧問工程師、研究科學家。2012年5月創辦柔宇有限後,他開始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招股書還羅列了劉自鴻的諸多榮譽,在媒體報道中,劉自鴻的標籤是“學霸”,17歲就接連斬獲全國奧賽物理和化學的一等獎,併成為江西省撫州市理科高考狀元。他在大四發明的自動感受人體各項生物指標的“人體生物智慧感測及應用系統”獲得競賽特等獎的同時,賣出了300萬元,收穫人生第一桶金。在斯坦福大學期間,他開始關注並研究“柔性顯示技術”,這也成為了柔宇科技的核心技術。
劉自鴻第一次走入媒體視野是在2014年。當時柔宇科技剛剛搬入深圳科興科技園,同樓的一家遊戲公司剛剛完成赴美上市。柔宇科技當時已經歷了三輪融資,然而這仍難抵其投入,一天的成本將近1萬美元。劉自鴻當時向媒體展示了這家公司一年前研發出的成果,一塊厚度僅0.01毫米的彩色柔性顯示屏,他當時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這將解決人類在溝通和攜帶上對輕便的剛性需求,不僅是一個營銷賣點,還將形成一整條產業鏈。
當時劉自鴻的困境是,如何將只能小批次樣品生產變為大規模穩定量產,並作出產品級的設計,從而將技術實現商業化。他提到,需要花費巨資擴建廠房,“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理想狀態是每個月生產百萬到千萬片。
然而,這一擴就是數年,直到招股書遞交時這一計劃仍在進行。招股書披露,全柔性顯示屏2019年的設計產能約是4.67萬張,產量約是1.46萬張。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生產線產量下滑至1230張。若以小片計算,2019年實際產量約為31.40萬,銷量約為5.27萬;2020年上半年實際產量約為4.86萬,銷量約為2.21萬。
但在媒體走訪活動中,劉自鴻表示,前述柔性顯示基地的產線分兩期建設,按照8英寸的全柔性屏來計算,一期產量約為每年280萬片,二期投產後,產量將達到每年880萬片。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6472.67 萬元人民幣、1.09億元人民幣、2.27億元人民幣,以及1.16億元人民幣。其中2018年和2019年相比上年的收入增長率分別為68.47%和108.15%。2017年12月,該公司釋出了面向消費者的智慧手寫本和頭戴系列產品,而2019年的增長來自於摺疊屏手機和文娛傳媒領域客戶。
柔宇科技尚未披露2020年下半年業績,不過,招股書提及,2020年下半年簽署的1000萬元以上的銷售合同主要有三家,分別是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採購合同,以及Vertu(緯圖)的定製合作協議。
與營收增長相反的是,這三年半,柔宇科技連續虧損。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分別約為3.59億元人民幣、8.02億元人民幣、10.73億元人民幣和9.61億元人民幣。淨虧損逐年擴大,且2020年上半年的淨虧損已接近2019年全年。柔宇科技為此甚至披露其上市後未盈利狀態可能持續存在,並導致退市的風險。
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累計未分配利潤已高達約-24.27億元人民幣。
爭議背後:技術路徑選擇能否支撐估值
柔宇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公司從事柔性電子產品的下游行業對於柔性電子產品需求尚處於初期,公司正逐步經歷從研發到下游客戶拓展的關鍵階段。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柔宇科技發現,該公司產品展廳陳列了包括智慧手機、頭戴式移動影院、車載屏、無葉風扇、智慧音箱、附帶螢幕的衣服和箱包等多個產品。
在眾多柔性屏應用中,目前被市場最為看好的是智慧手機,因為摺疊屏被視為與5G網路一樣可以帶來換機銷售的關鍵因素。對柔宇科技來說,手機對其來說有著重要意義。2014年釋出彩色柔性顯示屏後,2018年10月釋出的首款摺疊屏手機是其全柔性顯示屏進入量產的標誌性事件。目前其手機產品已釋出到了第二代。
不過,在這一領域也引發了外界對柔宇科技技術的質疑。2019年1月,時任小米總裁的林斌與創始人雷軍聯手製造了小米第一臺摺疊屏手機的社交網路傳播。這引發了柔宇科技副總裁樊俊超發文怒懟。樊俊超是柔宇科技早期三個自然人股東之一。他在文章中指出,柔宇才是顛覆創新者,而(小米)則是“買個別的尚未量產的概念柔性螢幕”。劉自鴻也親自下場,在微博上回應“人若犯我,雖遠必誅”。
從招股書來看,柔宇科技進入手機行業也主要依靠的是ODM合作,聞泰資訊負責手機的部分設計、加工及組裝環節,而柔宇科技負責的是提供全柔性屏、全柔性感測器、轉軸的開發、工業設計、產品作業系統的設計及部分軟體的設計。
與小米的爭論最終淹沒於其他熱點新聞,不過在上述招股書中,柔宇科技提出了關於“全柔性屏”的概念,即“指可以反覆摺疊、捲曲等支援物理形狀動態改變的顯示屏產品”,該公司提供的是柔性電子產品與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基於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感測器技術的多種場景應用。
對柔宇科技來說,其商業帝國的基礎是自主創新成功開發並量產的超低溫非矽製程整合技術。這項技術可以降低製程所需的最高溫度,而且無需鐳射退火、離子注入、高溫脫氫等裝置的投入,減少了TFT製程道數及高溫裝置的投入,並且產品具有更低成本、更耐彎折的特性。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境內外已授權1102項專利,另外1326項已提交申請。
為了支援技術研發,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的研發支出合計約18.18億元人民幣,佔營業收入合計的比例為351.71%。研發佔營收的比例遠高於科創板上市標準。
柔宇科技稱,由於柔性電子產品尚未在行業內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或確定的技術發展路線,存在技術路線分歧的風險,進而可能影響消費者對柔性電子產品的選擇。柔性電子技術處於快速發展時期,不排除有新的替代技術出現,導致現有技術面臨新的競爭。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梁辰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