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6月2日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2日報道稱,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和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正籌集數萬億美元,為從化石燃料轉向綠色能源提供資金。
全球資本彙集
報道稱,今年一季度,全球“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近2萬億美元,三年內增長兩倍多。投資者每天向此類基金投入30億美元。現在,每天發行的用於資助綠色能源計劃的債券和貸款價值50多億美元。美國最大的兩家銀行承諾在未來十年裡提供4萬億美元的面向氣候領域的融資。
道明尼能源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詹姆斯·查普曼說:“我們已經到達轉折點,甚至已經越過了。”該公司已經開始發行綠色債券,計劃未來5年向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投資260億美元或更多。
報道認為,在經歷多年的間歇性興奮和預期的破滅後,綠色金融現在看起來與其說是具有社會意識的投資者的小眾興趣,不如說是一種可持續的淘金熱。受特斯拉等電動汽車企業和電池生產初創公司的估值飆升驅動,銀行和投資者押注淘汰化石燃料的轉型將持續下去,而且他們可以透過支援這種轉型來賺錢,這進一步鞏固了這種轉變。
報道稱,在間歇性噴湧的資本背後,各種力量匯合在一起。大型基金經理看到了獲得可觀利潤的機會,不過他們也擔心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金融風險。他們的許多客戶——規模龐大的養老基金和熱衷於快速交易的年輕投資者——都希望為(以減輕環境受到的破壞為目標的)專案提供資金。
報道還稱,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在增加環境方面的支出,並制定新規定管控導致氣候變化的碳排放。拜登政府提議斥資數百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這些舉措為私營部門押注綠色能源提供了動力,加快了轉型速度。
新興行業崛起
報道指出,即使投資者和政府蒙受損失,流入的資金仍可能在電池(要想大幅減少碳排放,電池是必不可少的)等領域催生創新。英國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負責能源轉型業務的首席分析師戴維·布朗說:“華爾街會為這個問題砸錢。有人會虧損,有人會盈利,淨效益是,新行業將崛起。”
報道稱,就在2014年,全球各地的能源公司還在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方面投入了7350億美元。諮詢企業挪威呂斯塔德能源公司說,去年這一數字下降了一半多,而風能和太陽能專案的開支則從6年前的1350億美元升至近2200億美元。一些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幾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開支將超過石油和天然氣領域。
各能源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專案上的開支增加,在石油和天然氣專案上的開支減少,但分析人士說,要實現全球氣候目標,還需要更多的資金。
據報道,國際能源署最近表示,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排放歸零的目標,到2030年,全球對能源專案的投資需要在目前的水平上翻一番以上,達到每年5萬億美元。該機構說,這筆開支中的很大一部分需用於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綠色專案。
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估計,到2050年要按《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目標減少化石燃料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至少需要50萬億美元的投資。算出這一數字的依據是該協定設定的如下目標:全球在未來30年裡實現淨排放歸零,並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內。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透過建立模型估計了滿足溫度目標所需的風能、太陽能、蓄電池等專案的數量。
該公司說,上述資金中約一半需投入風能、太陽能和蓄電池等領域。另外還需要花18萬億美元來實現電網的現代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向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過渡。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如果沒有這些投資,今後幾十年裡,與天氣有關的災難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損失將達到數十萬億美元。
能源過渡提速
跟蹤綠色投資的彭博新能源財經說,去年對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其他環保專案的投資總額超過5200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彭博新聞社的資料顯示,這方面的開支同比增長12%,與2015年的水平相比增長近60%。
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2015年至2020年間,太陽能和陸上風能專案的融資成本分別比2010年至2014年間低20%和15%。
報道稱,投資公司正在回應客戶的需求。基金追蹤機構晨星公司的資料顯示,自2019年初以來,流入以環保為部分目標的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資金淨額達到4730億美元。與此同時,流入其他所有股票基金的資金淨額為1030億美元。資料顯示,投資公司去年新設了579只環保基金。
晨星公司稱,今年頭4個月,在以“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為投資方向的基金中,超過70%的收益高於不對這些領域進行投資的基金。近年來,電動汽車公司和可再生能源生產商一直是市場上表現數一數二的投資目標,儘管它們最近幾周的表現已在下滑。一些投資者說,如果利率上升且導致早期投資的吸引力下降,綠色能源公司可能會陷入困境。
在網際網路和手機剛剛興起的克林頓政府時期,裡德·亨特是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他說,“這些都是深刻的經濟變化”,這一投資浪潮將壓低價格,加速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市場給出的方向是,購買最便宜的燃料——不管是風能還是太陽能”。
全球“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基金2018年至2021年初每季度所持資產圖表(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