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B站破防了?

11月17日嗶哩嗶哩(B站)公佈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B站三季度營收52.07億元同比增61%。

其中,最大收入來源“增值服務”,同比增長95%達19.1億元;廣告業務增長最快,同比增長110%達11.7億元;遊戲業務佔營收約三成,同比增長9%達14.0億元;電商及其他業務收入也繼續高速增長,同比增長78%達7.3億元。

同時,運營資料方面,月均活躍使用者達2.67億,同比增長35%;日均活躍使用者達7200萬,同比增長35%;月均付費使用者同比增長59%,達2400萬,付費率提升至8.9%。而很久沒突破的日均使用時長也從去年同期的81分鐘增至88分鐘,創歷史新高。

當然,代價是調整後B站的淨虧損為16.2億元,較去年有所上升。實話實說,這代價不菲。

但別忘了,B站是一家高速成長期的網際網路公司,它的前輩,京東5年虧損174億,才有5億年活躍使用者,1300億美元市值;拼多多3年虧損180億,使用者才從3億變8億,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

此時,只沉迷於這一個季度的資料,只聚焦於細枝末節,結果,也只會忽略其高速成長的根本邏輯、基本趨勢。

比如,2020年B站因為跨年晚會、《後浪》等動作,在使用者端快速破圈,而今年開始,內容平臺們都在加速B站化,這種行業內破圈才是真出圈。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有媒體朋友就抱怨,圖文滿足不了領導的胃口,他們沉迷B站知識類影片的風格,自己只能絞盡腦汁想選題、指令碼,跟領導對口徑,和影片團隊磨合拍攝模式,比圖文耗費3倍以上的精力,還白做了N多廢片,浪費了N多時間。

可呆板的舊媒體形態下,不論是居高臨下地說教,還是靠表情包湊數,都沒法複製B站的強勢。

同時,挖角B站UP主(內容創作者)的事情也從未停止,可這一年多下來,除了一地雞毛,還是一地雞毛,案例太多,不勝列舉。

總之,B站能否繼續兇猛,就看三點:

1、行業是否認可,這是大勢;

2、使用者和內容增長是否符合預期,這是護城河;

3、商業化增長究竟怎樣,這是基本盤。

只要這三項不拉垮,那所謂的“危險、不配、被拋棄”,都是瞎子摸象,B站只要耐得煩,霸得蠻,速度就是禮物,規模就不是詛咒。

不依賴遊戲,更有錢景,才能長大

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說:包含著某些真理因素的謬誤是最危險的。

既然大勢不改,使用者增長無可質疑,B站的商業化,就成了集火攻擊的焦點。

比如,遊戲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9%,連續兩個季度收入佔比低於30%,和剛上市時,84%的收入佔比,簡直不能比。果然是聽君一席話,勝似一席話。

2018年,B站上市時,遊戲佔比極高,還有人說它是披著社群外衣的遊戲公司,但當時,小郝子就寫過,那是對B站極度的誤解。

更何況今年以來,遊戲面臨強監管,版號嚴審,上半年行業增幅才7.9%,遊戲王騰訊遊戲的增速也從去年45%激降到8%。對行業來說,這是個系統性難題。對比再看,9%的增速已不算低?

更明確的是,臉書(現在叫Meta)、Twitter、Y站甚至微博,哪個社群是靠遊戲收入過活?廣告、增值服務才是支柱。

現在看,網際網路大廠的廣告增速都從兩位數降到個位數(百分比),整體市場舉步維艱。但B站三季度新增了UP主推薦廣告位,拓寬了廣告主範圍,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10%,達到11.7億元。

當然,只看絕對值不夠,單活躍使用者的廣告收入ARPU(廣告收入/MAU),更能明確其廣告變現力。如下圖: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可見,7個季度下來,廣告ARPU從1.24元升到了4.39元,成長3.54倍。

它得益於B站新使用者猛漲,使用者粘性(DAU/MAU)也未大跌,最近3個季度還恢復到27%,離粘性最高值僅差2個百分點。

另外,2020年,“花火”商業合作平臺建立,讓“黑貓廚房”等UP主能更好地“恰飯”,不至於聯絡不到廣告主、被“跑單”,或者被中間商層層盤剝(品牌方花10塊,到UP主手裡只剩2塊)。同時,它也減少廣告主與UP主之間的摩擦,解決品牌需求與內容調性平衡等問題……

像唯品會、拼多多、王者榮耀,常年全站覆蓋,也能借花火,直接對接更多UP主,製造現象級推廣。比如最近雙11,拼多多在美食、影視區爆發,王者榮耀在舞蹈區颳起“公孫離”風潮。

更有甚者,樂歌股份請“何同學”恰飯升降桌,雙方共創,再造蘋果放棄的Air Desk,影片火爆全網,還讓其股價上漲超10%。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基於此,10月,B站再次入選“2021年BrandZ™中國品牌100強”,成為品牌價值增速亞軍。

畢竟,按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的說法:“B站平均使用者年紀在22.8歲,86%在35歲以下。”不誇張地說,B站已成為國內年輕使用者純度最高的平臺。隨著Z世代崛起,沒有品牌願意放棄這個流量增長的新戰場。

甚至可以說,廣告猛漲、遊戲佔比下降,B站才真正撕掉遊戲公司標籤,成為社群標杆,擺脫了低市盈率、低市值的命運。

一句話,大時代的程序中,不變的就只有變化。

那些曾“看不見、看不上、看不懂”B站的廣告主,現在是怎樣追著UP主合作的,看看-LKs-《揭秘向丨什錦區UP主會收到哪些商單邀請?》,就真明白了。

硬核,要硬在哪裡?

財務專家劉順仁教授說: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但面對那些堆砌的乾癟數字,有人找的是故事,有人找的是事故。

比如,三季度財報後,有人說B站燒錢換市場,虧損換流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價。

的確,B站播放內容的93%由UP主貢獻。為了社群穩定,內容不斷,分錢給UP主,才能讓他們更專注內容。因此,“收入分成成本”不斷高企,已達21.5億元新高。但別忘了,這些UP主也帶來直播等增值收入(VAS)和廣告收入。

於是,小郝子整理最近7個季度的資料,對比“收入分成成本/(增值收入+廣告收入)”,驗證投入產出比,如圖: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可見,去年四季度起,收入分成成本佔比已經大幅回落,即便最近兩季有所“抬頭”,數值也只有65-69%,遠低於去年B站剛“破圈”時的87%+,投入產出效率已顯著提升。

此外,以稿件量計算,收入分成成本/投稿量,再估算內容產出效率,如圖: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可見,近兩季度,單個投稿的運營成本雖然仍在高位,但沒有再創新高,武斷地說運營代價“前所未有”,其實並不科學。

對應的,單個月活躍UP主帶來的直接收入(增值收入+廣告收入)卻從2020年一季度的560元升至今年三季度的1142.2元。如下圖: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綜上,UP主創造高質量內容,吸引忠誠粉絲,B站藉機尋求商業化變現,再投資高能UP主——其商業模式的根本並沒變化,這是它最硬核的部分。B站未來的好壞,就看它運作效率的高低。

最近,三季報集中釋出,網際網路的優等生都沒能拿出像樣的成績單。顯然,新的宏觀環境、監管要求下,整個網際網路都處於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邏輯重構、價值重估不可避免。

大家都必須解決三大難題:1、使用者增長乏力;2、使用者粘性有限;3、變現難度增大。按三季報分析,B站這三個問題回答得並不差。

但面對網際網路所謂的“諸神黃昏、白銀時代”,內卷也將加劇,B站要持續解答好上面三大難題,一切“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總之,既是過往,皆為序章,那些瞎子摸象、量子對沖的玄幻分析,真不會讓一家公司事業熄火,運營止步,時間最能證明一切。

PS:追蹤B站看三大核心打點就夠了:1、使用者;2、粘性;3、內容不斷出圈,高能UP主不斷湧現(1、2是基本盤,2、3保證變現),這三點不壞,B站就不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32 字。

轉載請註明: 爭議極大,B站究竟怎麼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