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後市“反向操作” 基金大舉自購“買買買”
記者 餘以墨
本報訊 “我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卻像是大風颳走的。”隨著A股市場持續調整,基民的自嘲成為近日持續不斷的話題。昨日A股全線下跌,又是基金手上“綠油油”的一天。《投資快報》注意到,部分此前熱門公募基金的淨值持續大幅回撤,連日來的調整幅度已經超出很多投資者的預期。不過與此同時,多家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個人卻開啟了“買買買”模式,近期自購金額超過2億元。有機構預測,調整期第一階段或將結束。
春節後近600只基金跌幅超過20%
昨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其中滬指下跌1.82%,創業板指更是大幅下跌3.50%。行業板塊呈現普跌態勢,僅港口水運、旅遊酒店、鋼鐵、民航機場等有限板塊逆市走強。事實上,這樣的下跌態勢已經延續了一段時間。資料顯示,2月18日-3月9日,創業板指已經累計下跌接近23%,跌幅位居全球股市跌幅榜首。而深證成指下跌超過15%,上證綜指下跌超過8%。
指數回撤,讓基民很受傷。從農曆春節首個交易日起至3月8日,近5000只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為-11%,其中跌幅超20%的達到595只。昨日A股依舊大跌,這意味著跌幅超20%的基金將更多。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公募產品收益率中位數已從春節前的高點10.7%回落至0%,其前100大重倉股的收益率也從18.3%回落至-1.6%。資料顯示,僅3月8日當天就有3070只基金下跌,佔比99.32%。其中,15只基金跌幅超7%,123只基金跌幅超6%,492只基金淨值跌幅超5%,跌幅最多的達8.56%。
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開啟自購模式
基金淨值快速“縮水”甚至進入“脫水”狀態,不少基民開始割肉贖回。不過與此同時,不少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卻在實施“反向操作”,開啟自購模式。
永贏基金近日就釋出公告稱,自購旗下新發基金永贏惠添益5000萬元。據悉,該產品基金經理李永興也自購了100萬。“之所以選擇在這一時點自購,是因為公司對資本市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堅定看好,儘管資金面、流動性方面會有變化,但是目前並未達到發生重大變化的臨界點。”永贏基金方面表示,“2021年,即便是估值抬升放緩速度,還可以去掙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的錢,這是價值投資很好的視窗時點。”
除了李永興,近日華夏先鋒科技擬任基金經理周克平也出資50萬元自購,還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進行了100萬-600萬不等的自購。統計顯示,在2月18日至3月8日,除了永贏基金,富國、匯添富、天弘、華夏等10家基金公司開啟自購模式。短短兩週內,基金公司累計自購總額近2億。
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表示,對於發起式基金而言,公司自購1000萬是常規動作。但對於非發起式基金來說,5000萬自購除了有為基金髮行造勢的作用,基金公司對後市看好的意味也多了很多。
機構:調整期第一階段或將結束
基金公司用自購行動表明未來並沒有那麼悲觀,不少機構觀點也與此不謀而合。
安信策略陳果釋出市場點評稱,A股從8日到昨天上午的調整,大機率不再是由美債利率擔心驅動,而變為絕對收益止損操作及負反饋擔憂主導,這構成調整期第一階段的底部,在各種因素影響下,交易性層面集中的急性壓力已經釋緩。“雖然不排除有反覆,但我們認為基本可以判斷調整期第一階段已經結束。”陳果表示,短期市場企穩,A股市場進入調整期第二階段:舒緩階段,可以適度把握交易性機會,但仍需揣著熊膽,預期收益不宜激進,未來數週,一季報超預期是核心主線,無論是白馬還是非白馬,都可以兼顧當前估值、近期股票表現和一季報超預期程度選擇標的。
東方證券也表示,從市場表現看,結構性高估是導致A股持續調整的主要原因,但從另一方面來說,A股也僅是區域性失衡而非全面高估,結合當下宏觀以及微觀流動性條件看,指數全面走熊的機率較低,目前更多的是風格切換,高估值品種短期難有超預期表現;配置方向上,積極擁抱低估值藍籌,價效比較高的中游製造板塊亦值得逢低佈局。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近兩週以來由於海外通脹預期的上升以及投資者對貼現率的擔憂,A股市場尤其是前期抱團股出現迅速且猛烈的調整。當前的問題其實更多的是結構性矛盾,而非總量問題。在中小盤結構當中,週期公司數量與市值佔比均相對更高,隨著經濟復甦的縱深與景氣的擴散,更多的抱團外的行業、公司有望進入盈利和估值的改善。另一方面,利率上升部分反映的是經濟增長的加快,其次是通脹預期的上行,在短期劇烈的通脹預期波動後,未來通脹預期的斜率有望收斂,恐慌情緒也有望逐步緩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